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2015-12-20何永海李学良王力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局麻开颅全麻

何永海 李学良 王力伟

河北乐亭县医院 1)手术室 2)急诊室 乐亭 063699

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何永海1)李学良2)王力伟1)

河北乐亭县医院 1)手术室 2)急诊室 乐亭 063699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06—2013-05我院收治的2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各112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并进行ADL分级。结果 局麻组呼吸道梗阻3例(2.7%),吸入性肺炎2例(1.8%),血管扩张5例(4.5%),肺部感染14例(12.5%),死亡6例(5.4%);全麻组呼吸道梗阻15例(13.4%),吸入性肺炎8例(7.1%),血管扩张13例(11.6%),肺部感染31例(27.7%),死亡14例(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痊愈9例(8.0%),显效43例(38.4%),有效37例(33.1%),无效23例(20.5%),总有效率79.5%;全麻组痊愈7例(6.2%),显效44例(39.3%),有效31例(27.7%),无效30例(26.8%),总有效率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ADLⅠ级13例(12.3%),Ⅱ级49例(46.2%),Ⅲ级22例(20.8%),Ⅳ级12例(11.3%),Ⅴ级10例(9.4%);全麻组ADLⅠ级12例(12.3%),Ⅱ级51例(52.0%),Ⅲ级18例(18.4%),Ⅳ级10例(10.2%),Ⅴ级7例(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麻处理下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并发症少、无复苏延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局麻;全麻;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多发生于50 ~70岁人群,以男性患者见多,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并伴嗜睡、昏迷等症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骨窗开颅术已逐步取代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血肿穿刺吸除术,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2]。本研究选择2010-06—2013-05我院收治的2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6—2013-05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24例,入选标准[3]:(1)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2)经CT及MRI诊断,确诊为脑叶、基底核及丘脑出血;(3)符合“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级标准”Ⅰ~Ⅳ级。排除标准:(1)外伤性出血者;(2)凝血功能障碍或脏器功能不全者;(3)随访资料不完整者。本组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各112例,局麻组112例,男63例,女49例,平均年龄(57.9±10.3)岁;脑叶出血18例,基底核及丘脑出血94例,高血压脑出血Ⅰ级17例,Ⅱ级41例,Ⅲ级38例,Ⅳ级16例。全麻组112例,男67例,女45例,平均年龄(59.1±11.4)岁;脑叶出血16例,基底核及丘脑出血96例,高血压脑出血Ⅰ级15例,Ⅱ级42例,Ⅲ级36例,Ⅳ级19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及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式 局麻组:患者取仰卧位,依据术前头颅CT的血肿部位影像定位,在投影部位作一5cm左右的直切口,常规消毒铺巾,采用2%的利多卡因行头皮局部浸润麻醉。逐层切开头皮,牵拉头皮暴露颅骨,行颅骨钻孔,以铣刀开启骨瓣,采用咬骨钳扩大骨孔,形成3cm×3cm大小的骨窗[5]。“十”字形切开硬脑膜,悬吊于头皮下。脑穿针穿刺血肿,定位血肿位置,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清除血肿时,避免损伤血肿周围组织,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保证视野内未见明显的活动性出血,电凝止血。术后于血肿腔内留置硅胶引流管,关颅。术后次日行常规CT复查,若有残留血肿,给予尿激酶。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引流管可于术后2~7d内拔除,必要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或气管切除术。全麻组:麻醉方式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其他手术操作方式及处理同局麻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a。

1.3 疗效评定与指标检测 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对患者进行ADL分级。术后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梗阻、吸入性肺炎、血管扩张、肺部感染、死亡。近期疗效评定:痊愈:减分率91%~100%;显效:减分率71%~90%;有效:减分率21%~70%;无效:减分率0~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依据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减分率=1-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ADL分级法量表对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估(不包括死亡患者):Ⅰ级为社会、家庭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Ⅱ级为社会、家庭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Ⅲ级为日常生活需他人帮助;Ⅳ级为意识清晰,但卧床不起,日常生活需他人帮助;Ⅴ级为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疗效比较 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n(%)]

2.3 2组术后ADL分级比较 2组术后AD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ADL分级比较 [n(%)]

3 讨论

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变性,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此外,高血压引起的脑小动脉痉挛亦可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脑出血。临床表现为脑血肿对侧偏瘫,瞳孔缩小,血肿扩大后,脑水肿加重,颅内压升高,血肿侧瞳孔扩大,并出现呼吸障碍、血压升高等症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6],降低血压,小骨窗开颅术既能准确定位出血部位,有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又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避免复苏延迟,符合“微创”理念。全麻处理常导致舌后坠、口腔分泌物阻塞、喉头水肿等症状,造成呼吸道阻塞。全麻患者术后吸入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麻醉意外[7],本研究出现的2例局麻吸入性肺炎及8例全麻吸入性肺炎均为老年患者。全麻药物具有镇痛作用,可降低脑血流量,长时间的主动脉阻断可引起缺血,无氧代谢产物逐渐蓄积,导致血管扩张[8]。全麻采用气管插管处理,易导致肺部感染。同时,全麻处理可造成复苏延迟,主要原因如下:(1)患者自身条件较差,药物耐受性低,代谢功能紊乱,术中长时间低血压,导致大脑缺氧,患者昏迷不醒。同时老年患者及体质肥胖者较其他患者更易出现复苏延迟现象;(2)过量的麻醉药及术中的不当管理与患者苏醒情况密切相关,同时术中通气不足常造成呼吸抑制,麻醉处理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如提前拔除气管内导管,易造成气道阻塞,导致缺氧,此外,护理不当导致的患者体温下降亦可引起复苏延迟[9]。通过手术经验的交流及总结,我们认为局麻有以下优点:(1)无需进行气管插管,能够有效减少肺部感染;(2)术中维持患者的自主呼吸,避免麻醉药物引起的复苏延迟现象及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10];(3)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脑损伤轻;(4)术中止血迅速,可有效预防再出血,能够较为彻底地清除血肿;(5)颅骨损伤程度小,无需再次修复,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在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同时,对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随访,结果显示2组AD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局麻处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本研究证明,局麻处理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较全麻处理并发症更少,无复苏延迟,且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费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我们认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以期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1] 李玉庆,刘国防,周立兵,等.改良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82例[J].山东医药,2011,51(30):77-78.

[2] 涂明,郑伟明,苏志鹏,等.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4例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 929-2 931.

[3] 毛俊杰.中药鼻饲配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的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4):345-346.

[4] 蒋荣宽,程远.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激光杂志,2011,32(3):63-64.

[5] 康凯.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3,34(4):35-36.

[6] 魏胜程,王志刚,曲春城,等.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 635-4 636.

[7] Hassan AE,Chaudhry SA,Zacharatos H,et al.Increased rat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and poor discharge outcome among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following intubation for endovascular treatment[J].Neurocritical Care,2012,16(2):246-250.

[8] 朱磊,姜凤鸣,金立民,等.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用于减轻全麻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4):731-732.

[9] 姜丽霄.综合保温措施对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寒战的影响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479-480.

[10] 汤华,李刚,陈少军,等.不同麻醉方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14-16.

(收稿2014-05-28)

R743.34

B

1673-5110(2015)07-0118-02

猜你喜欢

局麻开颅全麻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五官科局麻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