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
2015-12-19董兆怡
董兆怡
摘 要:对于刚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环境、融入班集体是我们思政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是对新生进行入学后适应、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本文就班级团体辅导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班级团体辅导;高职学生;新生适应
高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期间,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度和改变,在心理上和经济上将逐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在这诸多变化的人生发展阶段,生活环境、角色转化、人际关系、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变化都将会给高职学生带来一系列心理上的变化,很多高职新生在大学的新环境里感到良多不适应。
1 高职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生活适应问题
现在的高职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父母包办代替一切,直到大学才开始过集体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很多新生适应环境需要很长时间。
(二)角色改变引起的心理适应问题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虽不是高中的最优者,但在高中时也有着自身的优势,进入大学后,高手云集,诸多学生不但在学习上并且在交往能力、体育、文艺等方面超过自己,明显感受到自己的不足,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有些学生就会对自己角色定位产生困惑,出现失望、自卑、嫉妒等,进而可能引发多种心理问题。
(三)人际交往适应问题
进入高职校园后,新的环境要求学生主动与各种陌生人交往,社会化要求提高,但由于交往方式与对象的变化,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导致人际关系失调进而出现人际冲突、人际障碍等问题。
(四)学习方面的适应问题
首先进入大学,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无动力等问题;其次,课堂讲授速度快、信息量大,且自习时间相对较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大大提高,这些变化使高职学生在短期很难适应;最后,大学学习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对实习环节有单独的考核与要求。对这样的学习,很多学生茫然失措,不免产生焦虑、厌学等情绪。
2 班级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适应性的影响
(一)班级团体辅导可以为学生提供和谐轻松的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归属感、亲切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在团体辅导中,教师所创设的氛围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和谐与融洽,给学生充足的安全与保护空间。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大家相同的问题,有相同的话题,感觉自己并不孤单,在他乡同样可以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情。使学生意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的行为与言语是可以被接受的,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愿意主动与其他学生交流,发泄自己的情绪,从而重新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定位,敢于和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而这种改变对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心理辅助作用。
(二)班级团体辅导帮助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交往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班级团体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认识大学,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他人,充分发挥交往中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团体辅导,让学生主动学习别人身上积极的认知方式,不断改善自己的社会行为交往方法和人际交往技能,踊跃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以助于良好心理适应能力的形成。
(三)班级团体辅导有助于学生规划大学生涯,明确学习、生活目标,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班级团体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明确定位,有效减少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对自己形成更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以大学作为新的起点,帮助学生重新确定新的发展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从而增强生活、学习的动力,有强烈的成功愿望,能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
(四)班级团体辅导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使新生尽快融入新集体,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班级团体辅导始终以“小团体”作为活动的主体,以团体性活动作为辅导的有效载体。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心理情况,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获得积极体验,增强新生班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彼此鼓励、互相信任的感觉,领悟“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帮助学生接纳新团体、融入新团体,进而加强班级向心力,辅助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
3 班级团体辅导在高职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
(一)设计宗旨
通过本次活动,协助新生尽快融入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促进新生互相间的交流和熟悉,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能在以后探索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为自己的梦想率先启航。
(二)团体辅导活动的实施
1.第一单元热身活动
目的:温暖团体气氛,营造和谐关系。
活动“雨点变奏曲”:
我会給同学们读一段文字
当我说“雷声”这个词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力轮跺双脚;
当我说“小雨”这个词的时候,请同学们食指互相敲击;
当我说“中雨”这个词的时候,请同学们(快速的)巴掌轮拍大腿;
当我说“大雨”这个词的时候,请同学们大力鼓掌;
当我说“暴雨”这个词的时候,请同学们大力鼓掌加跺脚;
请同学们跟着我的口令动起来,
"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过,雷声开始轰隆了,又一道闪电,又一阵雷声,小雨淅淅沥沥地下来了; 很快地, 小雨变成了中雨…… 变成了大雨……又是一阵雷声,暴雨来啦!又是一阵雷声,大雨倾盆,雨渐渐地变小了, 变成中雨,变成小雨……一阵又一阵雷声,大雨又降临了!一会儿,雨过天晴啦!
2.第二单元星星相约
目的:彼此相识,增强了解,彼此欣赏。
(1)活动一“有缘相识”(分组)
首先,请每位同学随机从指导教师手中选取一张卡片。
其次,请同学们按照自己所选卡片上图形的形状,在班级中寻找与自己图形相同的“有缘人”,找到后坐在一起。
(2)活动二“滚雪球”
首先,请坐在一起的同学,以“滚雪球”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介绍内容包括姓名、籍贯、爱好。如第一位同学说:“我是来自xx省xx市爱好跳舞的xx”。挨着的第二位同学说:“我是来自xx省xx市爱好跳舞的xx旁边的来自○○省○○市爱好听音乐的○○”。每个人都必须从第一位同学说起,直到最后一位同学介绍完毕。
其次,当有的同学一时记不起太多的信息时,全组成员可以一起帮助他完成。
再次,請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把全组成员一一介绍给全班同学。
最后,总结本单元的活动收获。
3.第三单元我和“我的大学”
目的:帮助学生整理进入大学后的感受,初步规划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生活目标。
(1)活动一:《送给我的诗》
首先,给全班同学发放《送给我的诗》提纲。(请同学们就自己当下的感受来完成这首诗。)
《送给我的诗》(提纲)
我是 我想知道
我听见 我看见
我愿
我是 我假装
我触摸 我担心
我哭泣
我是 我相信
我梦想 我努力
我希望
其次,先在小组内部交流。
再次,请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诗。
最后,总结本单元的活动感悟。
(2)活动二;《进入大学后的五个最》
首先,请工作人员发放《进入大学后的五个最》提纲。 (请同学们就自己当下的感受完成。)
《进入大学后的五个最》(提纲)
进入大学后,我最满意的是: ;
进入大学后,我最高兴的是: ;
进入大学后,我最关心的是: ;
进入大学后,我最担心的是: 。
进入大学后,我最想做的是: ;
其次,先在小组内交流。
再次,请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概括小组成员的想法。
最后,总结本单元的活动收获。
4.第四单元结束
目的:总结分享感受。
活动:首先,请每一位同学用一句话谈活动感受;其次,总结本次活动。
(三)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效果
通过对辅导班级学生进行高校新生适应性量表前后测试对比与自我感受报告,发现学生在生活事件中的态度和行为上,20名团体成员中12人有所改变,占总人数的60%;在对自我和环境的认同上,20名团体成员中11人有所改变,占总人数的55%;在人际适应性上,20名团体成员中13人有所改变,占总人数的65%;在学业目标上,20名团体成员中 10 人有所改变,占总人数的50%。
同时对参与辅导的部分同学进行个别访谈,结果表明在适应能力与人际关系方面有一定的提高。说明班级团体辅导对新生的适应性改变是有效果的。
总之,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是对新生进行入学后适应、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开展团体辅导的新形式,并努力在新生中普及开展,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团体辅导受益,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叶玉清.大学新生入学心理调适与班级团体辅导.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2]樊富珉、何瑾 . 团体心理辅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3]司家栋、张付山.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主题方案.蓝天出版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