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馆藏文物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及保护对策

2015-12-19姬长霞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馆藏文物保护对策环境因素

姬长霞

摘 要:博物馆是历史文物的保存以及参观和作为研究的主要地方,所以对于馆藏文物的保护是博物馆的保护重点工作。特别是对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本文从影响馆藏文物的几种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的提出了保护的对策方法。

关键词:馆藏文物;环境因素;保护对策

作为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的文物,有着很无法估量的文化以及科学和历史的研究价值,所以为了使这些优秀的文物可以长久的传承下去,我们就在博物馆中对其进行学习和研究。这也是处于保护文物的目的。由于运动的物质是随时进行的,所以馆藏的文物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空气的污染以及光线的辐射,还有微生物的滋生以及温度湿度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时刻的影响着文物使文物出现各种不同的损害,进而导致文物被破坏,使其渐渐的失去其价值。

1 影响馆藏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

1.1 光化学反应对其的影响

在博物馆中可以对文物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原因主要是馆内所用的内部照明系统,它由于光的波粒二象的特性,导致文物发生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光的产生的热使文物出现例如翘曲以及开裂的损害现象。特别是要注意预防紫外线对其产生的破坏。

1.2 温度对馆藏文物的影响

纤维质地的馆藏文物如果在高温的环境下会加速老化,使其的强度降低。并且会使其内部的反应加快。如果所处的环境是一会高一会低或者是变化较大就会导致不同材料的文物的热胀冷缩,导致文物的破坏。

1.3 湿度对馆藏文物的影响

湿度含量大就会导致有机类的馆藏文物会产生霉变,馆藏的文物会因为湿度的大范围变化而出现湿胀干缩,使其寿命降低。这种因为有霉菌产生会使文物产生不可修复的破坏。

1.4 空气污染物对馆藏文物的影响

在空气中有很多的污染物主要是有很多的氯氢的化合物以及含硫和氮化合物,这些都会对纺织类以及古建筑还会出现一些灰尘将会导致微生物的滋生,这都会是馆藏文物出现破坏和损伤。

2 文物保存环境的调控方法

2.1 光的防控

为了避免光的影响,在馆内要禁止阳光对文物的直射,要选择比较柔和的光源,光源的距离要设置合适的距离。为了预防文物的老化,要选用一些荧光灯管以及光纤灯是因为这些灯具都不含紫外线。

2.2 低温保存

对于文物保护最为有利的方式就是低温,国际推荐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合适标准是15~25摄氏度,变化范围要低于5摄氏度。所以要在博物馆中安装一个空调,来确保空气温度稳定。

2.3 调控湿度

在博物馆中的相对湿度是45%>65%。这是在世界上比较认可的范围。但是并不能简单的套用,必须安装馆藏文物的实际进行调整,而控制馆内湿度最为好的方法是在馆内的一些地方放些调湿剂。

2.4 小环境处理

对于那些保存小文物的盒子以及橱柜的内部环境处理就是指文物的小环境处理,这些橱柜以及盒子对于外部的温度以及湿度的变化有抵挡保护的作用,如果馆内的温度比较稳定,那么选择铁质的盒子则能使内部的湿度不会产生太大波动。

2.5 大环境处理

所谓的大环境中的就是控制和治理馆内的大气污染。所采取的措施就是要使用空气净化以及过滤,还要在馆内的出入口上配置清理灰尘的装置,对于馆内的门窗要加封,对于各种建筑设备谨慎的选择,目的是防止有害物质的污染。

3 馆藏文物包装、运输中的保护

3.1 文物的内包装保护

针对一些比较大的文物,其内部的包装大部分都利用硬纸板作底。还用经过消毒的棉花来作为内絮,它有硬囊和软囊之分要按照实际情况选用。作为保护文物的方式把文物放到囊匣中,不仅可以防止外部有毒气体的侵入,还可以预防光对于文物的危害,还能避免尘埃的影响。

3.2 文物的外包装保护

所谓的有关文物的外包装简单的说就是把那些已经装好的文物再放在一个大的比较很适合运输以及搬运的木箱,铁质的箱子或者是铝盒中。对于外包装箱子必须符合保护文物的基本要求。例如包装要具备防潮以及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还要防水和防震,等等。并且要根据文物的特点选择比较很适合材料以及包装的方法。总而言之,对于这些外包装的要求是不但要适合运输还要能确保文物不被损害。

3.3 馆藏文物运输中的保护

对于文物的运输,由于天气以及路况的不同对于其的运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避免文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损坏,首先要对文物经过的运输路线进行分析研究,以及要特别重视对于天气情况的把握,要做好对于文物的防雨以及防潮,还有要针对防止颠簸的措施,避免出现意外。还要对其的运输做好应急预案,以便及时的处理突发事件。

4 结语

有关于文物的保护工作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很多的地方由于博物馆的经费少,根本无法对其做出全面的部署和保护,这就要求各级博物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合理的选择保护文物的方法,使其尽量的节约并可以有效的保护文物。对于文物的保护,简单的依靠专门的文物单位也是有局限的,它也需要群众的参与。有关部门要尽快的向社会大众普及保护文物的知识,并且要及时的进行研究和关注国际相关方面的新技术发展,以达到提高保护文化的水平。馆藏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只有把其好好的保护,才能把其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吴来明,徐方圆,黄河. 博物馆环境监控及相关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分析[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03)

[2] 张文清,沈方红,丁卯,蒋鑫,夏玮. 壳聚糖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定[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3] 徐方圆,解玉林,吴来明. 文物保存微环境用调湿材料调湿性能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S1)

[4] 吴来明,周浩,蔡兰坤. 基于“潔净”概念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S1) [

[5] 王小恒,刘兴荣. 湿度对细木工板中甲醛释放的影响[J]. 卫生研究. 2008(06)

猜你喜欢

馆藏文物保护对策环境因素
论庭院花卉种植的环境因素
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建议
婺源县古树名木调查和保护对策建议
海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仡佬族语言濒危程度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
西藏山南地区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
影响母猪繁殖能能力的环境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