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2015-12-19陈祖勇赵艳清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1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医护人员风险管理

陈祖勇赵艳清

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陈祖勇①赵艳清①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前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风险管理后的70例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案例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服务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神经内科病房在实施风险管理后,其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为87.1%,实施前为4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风险管理; 神经内科病房; 事件发生率; 服务质量; 满意度

神经内科的患者具有年龄大、病程长、病情重、并发症复杂等特点,其护理工作的多样化也从客观因素上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提高[1]。而神经内科病房的风险管理,是指科室系统性、合理性、科学性的对病房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与应对方案,以期降低风险的发生率以及风险发生时所造成的结果[2]。因此,如何健全神经内科病房的风险管理机制,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已成为神经内科的重点课题[3]。本研究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前往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护理治疗的140例临床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后接诊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28例,年龄51~85岁,平均(67.5±2.5)岁,其中帕金森症8例、持续性癫痫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9例、脑出血17例、脑梗死30例;再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未实施风险管理时神经内科病房接诊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51~85岁,平均(67.2±2.6)岁,其中帕金森症7例、持续性癫痫5例、蛛网膜下隙出血8例、脑出血18例、脑梗死32例[4]。两组性别组成、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风险管理方法 针对本院神经内科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利用头脑风暴法与专家打分法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与应对策略[5],观察组需向受试者家属告知本研究的目的、方法、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后方可实行,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改进:(1)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风险意识与安全意识的学习。对全院近些年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归纳,并针对所发生的风险事件来源与应对做好培训与学习,做好风险知识的宣传工作,培养医护人员在日常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针对患者进行风险知识的科普与宣传,让患者明白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如何能防范风险的发生或在风险事件发生时保护自己的安全[6];(2)明确风险责任。针对所识别的各个风险因素以及环节进行拆分,由专人或专组负责某一个因素或某一个环节的风险防范与应对,将风险的责任归于各小组以至个人。如此便能制约各个医护人员的不良行为,减少因缺乏责任心或个人行为、方法的问题所导致的风险事件[7]。在此基础上还应制定对应的奖罚措施,并鼓励各个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经常利用头脑风暴法来发现风险、并消除风险;(3)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改进本院神经内科病房中落后的医疗护理方法与制度,首先是建立风险教育制度,不定期的针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识别、分析、评价、防范以及应对的只是培训,并进行风险应对能力的考核与审查,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风险应对演练[8]。其次是完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医护人员的责任,培养其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最后是规范医疗护理作业制度,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规范制度,注意个人卫生与自身行为,不得因个人因素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9]。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医护人员对入院患者进行安置并进行统一的集中化管理、注意维持环境卫生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介绍,每日例行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体温等,定期巡视病房,做好基础护理及晨晚的护理工作,且配备技术力量雄厚的医护人员进行上述工作。

1.3 效果评价 从各个风险因素发生的情况来记录两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与医疗护理质量的问卷调查,满意度评价分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五个等级,而护理质量主要从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规范作业与防范风险意识五个方面进行打分,每个方面满分为20分,综合评价总分为100分[10]。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样本率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前神经内科病房的风险发生率为22.9%(16/70),实施风险管理后为8.6%(6/70),观察组的风险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采取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措施,很好地减少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9,P<0.05)。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在实施风险管理之前的神经内科患者满意度为45.7%,在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之后,患者满意度增加至87.1%,远远高过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医疗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后的神经内科医护质量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规范作业与防范风险意识各项的评分上皆远远高出对照组,对照组的综合评分为(46.7±0.8)分,而观察组的综合评分增加至(70.7±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神经内科病房的风险是指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医疗治疗的过程因不安全因素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的风险[11-12]。神经内科因其服务人群的特殊性,除了具有一般科室所具有的风险因素外,还具有风险不确定性、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其风险管理务必贯穿于整个神经内科的医疗护理过程中,因其患者老龄化的特点,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导致事故纠纷[13]。因此如何在神经内科的医疗护理中有效地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防范与应对,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表1 两组满意度比较 例(%)

表2 两组医疗护理质量比较(±s) 分

表2 两组医疗护理质量比较(±s) 分

?

本文针对本院神经内科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发现自实行风险管理一年时间以来,有效减少了医疗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由实施前的22.9%降低至现今的8.6%。且患者的满意度也由实施前的45.7%增加到现在的87.1%,同时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规范作业、防范和应对风险意识也较之前有显著的提高,综合评分由原来的(46.7±0.8)分提高到(70.7±0.8)分。但从整体医疗护理的质量水平上来说还是偏低,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医疗护理中实施时间仅有一年,各个管理制度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执行;其二是医护人员对风险管理政策理解的偏差,认为医学领域就是要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主要目的,而并非以管理政策作为根本;其三是缺少在社会上的工艺宣传,患者在医院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配合[14]。

针对以上的原因,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管理层都应该从风险因素可能存在的细节入手进行风险的预防与应对,不得对风险因素存在大意与侥幸的心态[15];同时管理层、医护人员、患者三方应相互配合,共同预防风险的发生,即使存在万一,也应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风险;最后,还应明白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不断改进的工作,只有共同认可并严格实施风险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和防范事故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16]。

[1]黄进清.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2007,20(4):440-441.

[2]吴洪恩,杨丽梅.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04,12(z2):223.

[3]高广丰.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4,10(5):2661.

[4]许文华.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83-84.

[5]陈佩敏.分析控制神经内科ICU病室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0-71.

[6]卢秀红,朱文红.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59-61.

[7]张莉.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77-78.

[8]张应芳,张丽.探讨夜间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149-150.

[9]李春华.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9):1430-1431.

[10]查万群.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减少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和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6):63-64.

[11]惠娟.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85-86.

[12]黄艳.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59-60.

[13]李文燕.加强急救设备风险管理预防护理不良事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12.

[14]孙海荣,张金彪,陆爱霞.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之浅见[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84-85.

[15]李婵婵.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4):2149-2150.

[16]王艳芳,张如君.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76-77.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Wards of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CHEN Zuyong,ZHAO Yan-q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1):116-118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wards of neurology department.Method:7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selected to set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then compared the risk rat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this two groups with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Result:After implement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wards of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risk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egree of significa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1%,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as 45.7%,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quality of care increased remarkably when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wards of neurology departmen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isk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Risk management; Wards of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Event Rate; Service quality;Satisfaction

10.3969/j.issn.1674-4985.2015.11.040

2014-11-11) (本文编辑:陈丹云)

①湖北省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广水 432700

陈祖勇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shui, Guangshui 432700,China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医护人员风险管理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