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15-12-19马艳品张虎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神经节达拉自由基

马艳品 张虎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洛阳 471000

脑梗死所引起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主要是因氧自由基的大量释放所导致的,自由基级联反应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其产生的花生四烯酸(AA)向血栓素A的转换率升高,导致脑梗死患者缺血区域血小板黏附性上升,加大了梗死范围[1-2],因此早期做好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能够有效控制梗死区域的扩大。神经节苷脂以及依达拉奉是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本文旨在探讨两药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1—2013-01收治的70例老年AC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62~87,平均(65.2±3.8)岁;合并疾病情况:高血压12例,冠心病7例,慢阻肺5例,糖尿病11例。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61~87,平均(67.3±3.2)岁;合并疾病情况:高血压13例,冠心病5例,慢阻肺6例,糖尿病1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一般处理即溶栓、抗凝、降低纤维蛋白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依达拉奉(海南龙圣堂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0120)30mg/次,配合250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进行静滴,在30min内滴完,2次/d,治疗14d,并应用神经节苷脂(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61096)100mg/d,融入250mL生理盐水静滴,30min内滴完,2次/d,7d后改为40mg,连续治疗14d。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2 结果

治疗后2组NIHS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ACI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很多患者发病后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因此脑梗死急性期应注意对患者的神经修复。

依达拉奉具有强效的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可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脑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阻止脑水肿和脑梗死的进展,并且可缓解伴随的神经症状,抑制迟发性脑神经死亡。神经节昔脂是一种复合糖脂,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神经元细胞的胞膜中,神经节昔脂是神经元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化以及表型的表达对于神经生长起到引导作用,可以保护以及修复多种临床神经损伤。两药联合使用通过静脉注射后较可迅速作用于脑组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避免因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血流量下降,提高灌注压,缩小梗死范围,减少脑神经元细胞的死亡,恢复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神经节昔脂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性ACI具有更好地促进其缺损神经功能的康复作用,但两药联合的治疗方案对ACI患者的远期疗效及神经恢复状况还需要更大样本量以及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7d观察组35 31.4±2.5 21.5±1.5对照组 35 32.4±2.5 17.5±1.6 t 值5.26 6.73 P值 >0.05 <0.05

[1]王洪敏.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470-473.

[2]薛茜,赵宝民,邹玉安,等.C反应蛋白水平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505-507.

[3]叶姝香.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作用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0):1 258-1 259.

[4]王江敏.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 468-5 469 .

猜你喜欢

神经节达拉自由基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