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5-12-19张文华牛玉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头颈部脑血管病半胱氨酸

张文华 牛玉秋

山东单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单县 2743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1—2013-12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排除出血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 200例,男575例,女625例;年龄35~90岁,平均(62±8.9)岁。均通过头颅CT/MRI检查确定梗死部位,部分患者通过MRA、CTA、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来确定有无血管狭窄。根据病情分为复发组308例,初发组892例。

1.2 观察指标 病人就诊后对住院病人分别检查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T3、T4、TSH)、颈动脉B超、尽量动员其做头颈部CTA、头颅MRI、MRA,分别统计2组病人的年龄、烟龄,收集高血压史。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组别 n 年龄/岁 血糖增高血脂异常CRP增高颈动脉B超阳性头颈部CTA阳性头颅MRI阳性头颅MRA阳性感染 高血压 高血压时间 吸烟 烟龄(a)复发组308 65±7.5 140 139 10 70 30 90 75 10 290 42±5.1 285 31±5.3初发组892 59±8.1 300 101 7 55 20 120 85 0 801 29±5.3 300 27±6.5 P 值<0.05 <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0.05 >0.05>0.05

2.2 2组甲功能检查见表2。

组别 n FT3 TT3 FT4 TT4 TSH复发组308 2.14±0.2 0.83±0.7 13.98±1.5 83.3±2.3 4.58±3.1初发组892 3.19±3.2 1.3±1.1 14.5±0.9 73.1±3.2 3.98±1.9 P 值<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的国家之一,其中80%为脑梗死,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对人类生命及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周玉姣[1]认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炎症、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预防性治疗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本文结果表明,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的脑动脉狭窄、吸烟、年龄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与脑梗死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血压史越长,舒张压水平越高,脑梗死复发的危险性越大,说明血压控制仍是重点。本研究脑梗死复发组合并高血压290例(94%);初发组合并高血压的801例(90%),2组无明显差异,复发组高血压时间较长,明显长于初发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压即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梗死复发的重要举措。

糖尿病病人死于脑血管并发症较非糖尿病病人高2~4倍,本研究发现复发组血糖升高140例(45.5%),初发组300例(33.6%),提示糖尿病对脑梗死的发生和复发影响较大。308例复发性脑梗死35例做头颈部CTA,30例(85.7%)显示脑动脉硬化,初发组3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25例(83%)显示脑动脉硬化,说明脑动脉狭窄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复发组平均年龄65±7.5岁,初发组平均年龄59±8.1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是影响脑梗死复发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文献报道[2],吸一支香烟也可使心率增快,平均血压增高,心脏指数增高,动脉弹性降低。本文复发组92.5%病人吸烟,说明戒烟是预防脑梗死发生和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复发组感染诱发10例(3.2%),初发组无感染。当机体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体液丧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滞度增高,即容易诱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热、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均能引起脑梗死复发。

研究报道[3-4],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增加脑血管病发病风险,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引起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升高。因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率减慢,造成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使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代谢受阻,转甲基酶的诱导生成减少影响血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使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代谢产物清除作用下降,也导致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体内蓄积,最终导致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增加。本研究发现复发组游离T3、总T3均低于正常值,与初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T4、TT4、TSH 2组比较结果无差异。说明甲状腺功能减低与复发性脑梗死间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游离T3、总T3水平。

[1]周玉姣.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J].临床荟萃,2012,18(27):1 615-1 617.

[2]苏克江,高宗恩.缺血性卒中的预防[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8):582.

[3]樊建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5):22-23.

[4]邓晓峰.关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J].求医问药.2013,11(7):58-59.

猜你喜欢

头颈部脑血管病半胱氨酸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