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5-12-19张文华牛玉秋
张文华 牛玉秋
山东单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单县 2743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1—2013-12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排除出血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 200例,男575例,女625例;年龄35~90岁,平均(62±8.9)岁。均通过头颅CT/MRI检查确定梗死部位,部分患者通过MRA、CTA、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来确定有无血管狭窄。根据病情分为复发组308例,初发组892例。
1.2 观察指标 病人就诊后对住院病人分别检查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T3、T4、TSH)、颈动脉B超、尽量动员其做头颈部CTA、头颅MRI、MRA,分别统计2组病人的年龄、烟龄,收集高血压史。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组别 n 年龄/岁 血糖增高血脂异常CRP增高颈动脉B超阳性头颈部CTA阳性头颅MRI阳性头颅MRA阳性感染 高血压 高血压时间 吸烟 烟龄(a)复发组308 65±7.5 140 139 10 70 30 90 75 10 290 42±5.1 285 31±5.3初发组892 59±8.1 300 101 7 55 20 120 85 0 801 29±5.3 300 27±6.5 P 值<0.05 <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0.05 >0.05>0.05
2.2 2组甲功能检查见表2。
组别 n FT3 TT3 FT4 TT4 TSH复发组308 2.14±0.2 0.83±0.7 13.98±1.5 83.3±2.3 4.58±3.1初发组892 3.19±3.2 1.3±1.1 14.5±0.9 73.1±3.2 3.98±1.9 P 值<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的国家之一,其中80%为脑梗死,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对人类生命及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周玉姣[1]认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炎症、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预防性治疗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本文结果表明,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的脑动脉狭窄、吸烟、年龄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与脑梗死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血压史越长,舒张压水平越高,脑梗死复发的危险性越大,说明血压控制仍是重点。本研究脑梗死复发组合并高血压290例(94%);初发组合并高血压的801例(90%),2组无明显差异,复发组高血压时间较长,明显长于初发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压即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梗死复发的重要举措。
糖尿病病人死于脑血管并发症较非糖尿病病人高2~4倍,本研究发现复发组血糖升高140例(45.5%),初发组300例(33.6%),提示糖尿病对脑梗死的发生和复发影响较大。308例复发性脑梗死35例做头颈部CTA,30例(85.7%)显示脑动脉硬化,初发组3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25例(83%)显示脑动脉硬化,说明脑动脉狭窄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复发组平均年龄65±7.5岁,初发组平均年龄59±8.1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是影响脑梗死复发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文献报道[2],吸一支香烟也可使心率增快,平均血压增高,心脏指数增高,动脉弹性降低。本文复发组92.5%病人吸烟,说明戒烟是预防脑梗死发生和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复发组感染诱发10例(3.2%),初发组无感染。当机体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体液丧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滞度增高,即容易诱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热、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均能引起脑梗死复发。
研究报道[3-4],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增加脑血管病发病风险,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引起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升高。因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代谢率减慢,造成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使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代谢受阻,转甲基酶的诱导生成减少影响血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使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代谢产物清除作用下降,也导致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在体内蓄积,最终导致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增加。本研究发现复发组游离T3、总T3均低于正常值,与初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T4、TT4、TSH 2组比较结果无差异。说明甲状腺功能减低与复发性脑梗死间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游离T3、总T3水平。
[1]周玉姣.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J].临床荟萃,2012,18(27):1 615-1 617.
[2]苏克江,高宗恩.缺血性卒中的预防[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14(8):582.
[3]樊建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5):22-23.
[4]邓晓峰.关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J].求医问药.2013,11(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