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2015-12-19毕进
毕 进
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 武汉 430010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由于该病在发病初期具有隐匿性,如未及时发现,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通过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适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病情,避免出现糖尿病足等并发症[2]。本文对我院2013-07—2014-07收治的12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07—2014-07收治的12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女54例,男66例;年龄40~78岁,平均54.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不存在哺乳期、妊娠期妇女及肝肾功能异常、其他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的性别、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糖水平测定,然后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给予适量短期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血糖在10.0mmol/L以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口服500μg/次,3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开始0.2~0.4g/d,每天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最大的剂量不能超过1.6g,每天分3次服用;15岁以上儿童每天的用药总量不能超过1.2g;本研究中仅有少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天的用药剂量达1.6g。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肌电图仪对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进行测量,并将其作为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SCV与MCV在同一部位提高到5m/s恢复正常;有效:SCV与MCV速度有所加快,但<5m/s;无效:CV与MCV速度基本未发生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丙氨酸转氨酶、空腹血糖等血液生化指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总有效率比较 [n(%)]
表2 2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n(%)]
3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3-4],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较为复杂,绝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是由神经缺血、营养因子减少、多元醇通路活性增高、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高血糖等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无特异性疗法。近年来,在对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进行血糖控制治疗时,通常根据其病理机制及病因选择其治疗措施[5]。研究指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通常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累及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6]。在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常会选用多种药物联用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单一药物使用过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且提高了两种药物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有研究表明[7],在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甲钴胺更易于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同时还能参与脊髓神经元与脑细胞胸腺密核苷的合成,从而增加叶酸的利用率,加快核酸代谢,同时还可以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卡马西平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抗癫痫药物,其具有膜稳定作用,可以降低细胞膜对钙离子以及钠离子的通透性,从而使细胞的兴奋性降低[8]。目前,对于卡马西平的抗惊厥及止痛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其在降低中枢神经突触传递方面的作用已明确。采用卡马西平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皮疹、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9],故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酌情用药,且必须对药物的剂量进行严格控制,以避免因用药过量而发生的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血液生化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及使用。
[1]王海澜,冉春风,王明军,等.经皮电神经刺激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31-434;439.
[2]毛齐彬.黛力新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J].中国药业,2013,22(5):81-82.
[3]赵辉,王翀,朱琳,等.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0):1 016-1 019.
[4]毛齐彬,李成江.黛力新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3):3 589-3 590.
[5]Tesfaye S,Selvarajah D.Advances in the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2012,28(Suppl1):8-14.
[6]Tesfaye S,Vileikyte L,Rayman G,et al.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diagnosis,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J].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2011,27(7):629-638.
[7]Huser W,Bartram C,Bartram-Wunn E,et al.Adverse events attributable to nocebo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drug trials in fibromyalgia syndrome and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Systematic review[J].The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2012,28(5):437-451.
[8]Pieber K,Herceg M,Patemostro-Sluga T,et al.Electr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 review[J].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0,42(4 TN.9):289-295.
[9]Erbas T,Ertas M,Yucel A,et al.Prevalence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painful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Turkish diabetic pati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2011,28(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