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治疗伴高血糖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2015-12-19孙文早杨亚莉李小龙
孙文早 杨亚莉 王 亮 黄 晶 邹 毅 李小龙
湖北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1)内分泌科 2)心内科 仙桃 433000 3)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神经内科 襄阳 441000
脑卒中是一种在老年人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包括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卒中患者往往在机体的应激反应下会导致患者神经中枢系统对胰岛素的调节失衡[1],引起机体内的葡萄糖的水平显著升高,高血糖会增加渗透性,导致脑水肿的发生,加重病情[2],本文选择2011-06-2013-03接受治疗的118例急性脑卒中合并高血糖患者,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06-2013-03接受治疗的118例急性脑卒中合并高血糖患者,男76例,女42例,年龄45~79岁,平均(57.4±6.25)岁。根据患者治疗高血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胰岛素给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21例,年龄45~78岁,平均(57.1±5.98)岁;观察组男38例,女21例,年龄46~79岁,平均(57.8±6.48)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液(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采用中效、短效预混胰岛素(预混30R)治疗方案。治疗周期为3个月。
1.3 指标及标准
1.3.1 指标: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治疗3个月后有效率的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恶心呕吐、头晕、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低血糖、死亡)的发病率。
1.3.2 指标标准:NIHSS评分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反映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根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治疗的有效率分为:治愈、好转、有效及无效。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神经功能基本恢复;好转: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神经功能大部分恢复,4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9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18%<缺损评分减少<45%,功能有所恢复;无效:临床症状以及神经功能基本无恢复或者病情恶化。总有效=治愈+好转+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软件包为SPSS 16.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及治疗1d、15d、30d、90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d、15d、30d、90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
时间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治疗前 26.3±2.75 26.6±3.14 0.55>0.05治疗1d后 20.5±2.14 17.6±1.98-7.64<0.05治疗15d后18.2±1.87 15.6±2.08-7.14<0.05治疗30d后16.4±1.86 12.6±1.68-11.65<0.05治疗90d后14.5±0.94 10.6±0.95-22.41<0.05
2.2 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2%,观察组为94.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n(%)]
2.3 2组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2.0%,观察组为8.48%,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脑卒中具有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患者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处于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由于机体的应急状态,可能会导致下丘脑控制系统受到损伤,从而引起下丘脑垂体系统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3],下丘脑中存在葡萄糖的神经调节中枢,该中枢系统受损之后往往会导致患者血糖升高。患者血糖的升高,又会导致患者体内堆积乳酸以及自由基[4-5],细胞内外往往会出现中毒现象,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研究报道可通过对患者血糖的测定来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一定的预测[6]。患者体内的高血糖还可以引起一系列疾病,高血糖可能会引起患者机体多个脏器损伤,可能会对患者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严重的伤害,并且还有可能导致上述器官的慢性病变,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病率高于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的胰岛素给药方式在治疗效果上要优于预混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胰岛素泵给药方式是模拟人体对于胰岛素的分泌生理过程设计制造的[7],优点在于胰岛素泵能够保持患者血糖的水平在全天内都维持在稳定的水平范围内。在夜间,胰岛素泵给药制剂会释放血糖维持夜间血糖的平衡,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8],在凌晨,胰岛素泵也会自动为患者补充胰岛素,从而保证血糖的全天稳定[9]。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时,不能有效调节短效、中效胰岛素的作用时间,短效胰岛素的吸收慢而中效胰岛素的吸收波动较大,存在峰值,预混胰岛素不能有效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特征。
综上所述,采用胰岛素泵的胰岛素给药方式相比于给予中效、短效胰岛素的给药方案,可显著改善脑卒中伴高血糖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深入研究。
[1]徐志伟,黄云旗,钟盛武.不同降糖方式对伴高血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6-9.
[2]伍德生,吴晓飞.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9):1 027-1 028.
[3]吕美光,李书剑,周智明.胰岛素治疗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对患者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9):54-56.
[4]关国宏,黄宝强,肖杰扬,钟栋辉.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7):82-83.
[5]汪国宏,朱幼玲.急性脑卒中与高血糖相关性研究现状[J].安徽医学,2010,31(12):1 529-1 531.
[6]努荣古丽买买提,艾比拜玉素甫.两种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2,42(10):87-88.
[7]刘宝江,张秉涛,刘淑艳,等.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增高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9):1 399-1 400;1 471.
[8]黄小婷,陈延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随访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2):75-76.
[9]明扬,陈礼刚,包长顺.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21):3 333-3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