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研究现状及研究综述
2015-12-19PANBin
潘 斌 PAN Bin
(1. 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北京100081; 2. 内蒙古财经大学 商务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70)
(1. School of Economics,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uhhot 010070, China)
近年来,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之一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稳步提升。 2014 年8 月6 日, 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 2014 年11 月16 日, 国务院又印发了《 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 在这两个意见中均提到了要发展物流业、 加快物流业的组织化建设,以期解决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 不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 改变这种滞后给发展所带来的制约瓶颈现象。 事实上, 造成这种制约瓶颈的重要因素就是结构性矛盾问题。 因此, 正确认识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 加速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2015 年1 月, 以中国知网《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为文献来源, 以篇名“ 物流” 和以全文“ 物流业市场结构” 分别进行检索, 文献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 检索的时间范围为2000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 共计检索到112 篇文献。 对文献的研究机构、基金项目、 期刊分布、 研究领域等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机构分布
发文量≥4 篇的研究机构共有8 个, 其中北京交通大学、 南开大学发文量较多, 分别为8 篇和7 篇。 另外, 长安大学6篇, 山东大学、 福州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各4 篇。 以上数据说明北京交通大学是研究物流业市场结构的主力研究机构, 为了证实这一结论, 笔者首先通过中国知网的期刊大全, 用“ 物流” 作为关键词找到了有关的物流期刊为《 中国物流与采购》 、 《 物流科技》 、 《 物流技术》 、 《 物流工程与管理》 、 《 物流技术与应用》 、 《 铁路采购与物流》 、 《 中外物流》 、 《 中国流通经济》 和《 物流技术与应用》 (货运车辆) , 然后搜索了这9 个期刊从2010 年1 月到2015 年1 月的发文机构, 共计搜索到文献13 866 篇, 其中北京交通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和福州大学排在前三位, 分别发表的数量为42 篇、 41 篇和18 篇, 而大连海事大学、 长安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发表的数量则分别为10 篇、 7 篇和5 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北京交通大学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有重要贡献。
2.2 基金分布
通过对相关论文基金资助的考察, 可以了解国内各级机构对这一主题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 探索了该主题的发展状况。在112 篇文献中, 有36 项基金资助完成的文献共计28 篇, 占文献总量的19.4%。 其中, 由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完成的文献有10 篇, 省市级基金项目资助完成的文献为15 篇, 其他基金项目资助完成的文献为3 篇。 可以看出, 国家和省市对这一主题的资助力度还较小, 有待进一步认识物流业市场结构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
2.3 期刊分布
物流业市场结构的112 篇文献分布在45 种期刊中, 其中发文量≥3 篇的有5 种期刊, 共23 篇, 占文献总量的20.54%。 从数为4 篇, 占总量的3.57%。
2.4 研究领域
对策研究、 物流企业管理、 产业间互动与融合等方面。 其中产业组织(结构、 效率与绩效) 相关研究文献最多, 达到了39 篇,占总量的34.8%, 代表性文献有桂寿平、 游琼和杨丽敏等; 其次有关物流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方面的文献, 占总量的14.3%(16 篇) , 代表性文献有魏际刚等; 关于产业间互动与融合的文献也比较多, 代表性文献有苏秦和张艳等。
表1 刊发物流业市场结构文献的期刊分布
表2 物流业市场结构文献的研究领域分布
通过对涉及物流业市场结构最新研究文献分析, 我国对物流业市场结构的研究主要是高等院校, 尤其是北京交通大学; 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较少, 说明国家对物流业市场结构的研究资助力度还较小, 有待进一步加强; 物流业市场结构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 物流技术》 和《 物流科技》 等期刊上;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产业组织、 产业发展与对策、 产业间互动、 融合等方面。当然, 在搜索的期刊中, 《 中国流通经济》 也发表了众多在内容上或多或少涉及物流业市场结构的文献。 除了所搜索的期刊之外, 其他很多重要的期刊(如经济学家、 中国工业经济等) 也都有相关物流业的文章, 也均从不同的视角对相应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下面就对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
3 研究综述
物流业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物流企业间在数量、 市场规模、 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关系, 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竞争形式。 它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实用经济问题, 其不仅涉及微观层面的企业制度设计, 而且也与工业社会的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王健、 钟俊娟(2013) 通过市场势力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与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国物流市场结构亟待调整”。 那么, 什么因素影响着物流业的市场结构呢? 事实上, 物流业市场结构模式只是市场结构范式的具体运用, 它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具体而言, 影响物流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 产品(或服务) 差异度及市场壁垒。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对物流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3.1 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 最重要的因素, 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集中会逐步通过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张推动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 就我国产业发展的态势而言, “ 产业的市场集中主要是从分散竞争的市场结构向集中型市场结构转变(杜传忠, 2009) ”。 王晓东(2008) 指出, 从集中度上看, 我国的物流市场属于原子型市场, 并提出可以通过控制市场规模增长来提高行业集中度从而改善其明显的二元经济特性。 蒋博(2011) 通过梳理我国物流企业在2007~2009 三年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和计算这三年的市场集中度, 从数据上支持了王晓东的观点, 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市场集中度低且属于微粒市场。 高秀丽、 孟飞荣(2012) 对东莞市物流业市场结构的研究进一步印证, 我国物流业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呈现出竞争激烈态势下的原子型(竞争型) 市场结构。 他们指出, 这样的市场结构“ 不仅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的损失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而且会对消费者福利产生负面影响”。 龚晓丹(2009) 则指出, 我国物流市场集中度低的形成因素是我国物流市场企业规模小和市场容量大, 这提升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可能造成整个物流市场的混乱或垄断的形成。 因此龚晓丹(2009) 认为对市场集中度的判断“ 需要考虑物流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全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 显然, 这不仅仅是市场结构的一个简单问题, 更具有对其他产业的一种传导性影响。 因此, 他们建议物流业应建立适当集中的寡头主导型市场结构。 周昌林(2004) 更是通过对细分的第三方物流的研究也反映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低集中度市场结构的真实情况, 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业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得出“ 实践证明了寡占市场结构对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这样一个结论恰恰吻合了高秀丽、 孟飞荣(2012) 的建议。 解京淑(2012) 的研究指出, 我国物流市场目前突出显示的竞争激烈现实①也充分表明了集中度较低, 这就导致物流行业利润率水平不高。 王德章、 宋德军(2007) 以我国绿色食品工业为例指出了合作竞争理念的培育和发展滞后是物流业市场集中度低的原因所在。 钟俊娟(2013) 延伸了王德章、 宋德军(2007) 的研究, 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实证分析指出, 产业融合对物流业市场集中度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其中内部融合提高了市场集中度, 而外部融合降低了市场集中度。 显然, 根据这一结果就需要从制度层面、 产业层面、 企业层面、 市场机制等方面促进物流业的内部融合, 从而“ 提高物流市场集中度, 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 优化物流市场结构(钟俊娟, 2013) ”。 白雪洁(2013) 也从产业融合视角延伸了钟俊娟(2013) 的研究指出, 产业融合能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融合的过程也是影响物流业市场结构的过程。 同时, 她也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将出现“ 物流市场分层和企业分化, 寡头型市场和竞争型市场并存”。 这一研究结果为企业发展和物流市场供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2 产品(或服务) 差异度
物流产品(或服务) 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物流服务能力的体现, 其内含了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龚晓丹(2009) 认为, 我国物流市场上物流企业和物流服务呈现出严重的“ 均质化” 倾向, 加之部分物流细分市场仍存在的行政垄断, 导致了企业间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从而无力、 无心也无法推动和创造差异化服务。 支燕、 刘秉镰(2007) 支持了龚晓丹的观点, 并指出产生这种竞争态势的原因是由于相对单一的物流业务领域, 而竞争的结果是行业平均利润率低。 李小林(2005)和秦金中(2010) 分别从企业与消费者、 物流服务划分两个角度分析了物流业服务产品差异化, 同样得出了我国物流服务产品差异化低, 增值服务相对落后的结果。 这进一步印证了物流服务同质化现象没有改观。 随后, 鲁涛、 周晶、 满涛(2007) 和高秀丽、 孟飞荣(2012) 分别对江苏省和东莞市的物流业进行了分析, 他们发现两地都存在着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狭窄,因此这就无法形成物流业务领域的差异化, 即产品(或服务) 差异化程度较低。 然而, 鲁涛、 周晶和满涛(2007) 也指出江苏省的部分物流企业其实已经开始尝试差异化服务, 但由于相关的配套措施缺位, 导致差异化的效果不明显。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 陈小燕、 张彤(2007) 认为, 物流信息技术落后和创新力度不够也是导致产品差别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因素。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和创新力度都会影响到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所以, 汪志东(2014) 总结指出造成同质化的根源是: 物流服务能力弱, 从而导致物流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率都比较低下。 闫莉、 薛惠锋、 陈青(2011) 指出, 物流服务能力明显不足是受制于专业化物流的发展。 当然随着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物流服务与第一、 二产业以及经济发展的关联越来越密切, 对物流提出了很多新的服务需求, 也提出了更高的服务标准。 其实, 白雪洁(2005) 早就指出, 通过产业融合能够改变物流业具有的单一产品属性, 因为“ 融合后的物流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是分层的, 同是物流企业可能分属不同的市场”, 所以他们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就会具有多重产品属性, 即差异度。 这样, 在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基础上, 物流服务通过专业化实现了产品(或服务) 的差异化。
3.3 进入壁垒
解京淑(2012) 从需求视角指出, 虽然目前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对物流市场的需求, 但物流市场上大量中小型物流企业, 规模型物流企业寥寥无几的现状充分说明了进入壁垒低的现实。 桂寿平、 游琼和杨丽敏(2014) 通过对我国52 家物流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指出, 由于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 每个子行业尤其特殊性, 导致整个行业进入门槛差异大且低, “ 特别是低端市场进入方便, 导致低端市场企业竞争异常激烈, 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加之工业物流需求的不同, 也导致物流业呈现出高低端两极化现象, 即低端物流竞争激烈, 高端物流供给不足。 刘秉镰(2007) 则明确的指出,我国物流市场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特性, 并“ 按其所提供物流服务的效率与技术水平的高低分为高端物流市场和低端物流市场”, 且由于高端物流市场进入不足、 低端物流市场进入过度, 导致高端物流市场进入壁垒高, 而低端物流市场进入壁垒低。支燕、 刘秉镰(2007) 特别指出, 收益可观的高度物流市场难进入的高难度来自于资金壁垒。 除此之外, 龚晓丹和钟俊娟针对这种二元经济特性, 就高、 低端物流甚至给出了更为苛刻的结果, 即高端物流市场的进入壁垒极高(龚晓丹, 2009) , 而中低端物流市场几乎不存在进入壁垒的情况(钟俊娟, 2013) 。 于是, 周昌林(2004) 从第三方物流的视角给出了依据, 并详细指出了进入壁垒低的原因在于: 制度障碍、 规模经济障碍、 技术障碍和人才障碍。 鲁涛、 周晶和满涛(2007) 更对周昌林的研究进行补充指出, 产品差别壁垒和绝对费用、 资源占有壁垒也是导致物流市场整体的进入壁垒水平低的重要原因。 而陈小燕、 张彤(2007) 虽然也认为总体上我国物流业具有很大的进退壁垒, 但不是来自于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而更多源于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性壁垒。 因此, 李全喜、 刘岩和刘佳琳(2012) 给出了破解壁垒之策, 那就是物流业不仅要纵向发展, 同时也要横向发展, 通过空间和区域的扩张与延伸形成集聚优势, 改变目前的进入壁垒现状。
3.4 其他重要因素
3.4.1 物流创新
物流创新是对物流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且是实现物流服务差异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魏际刚(2013) 指出, 我国“ 物流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研发投入很低, 商业模式创新、 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等滞后, 尚未进入以创新引领发展的阶段”。 就物流产业层面而言, 物流创新, 尤其是技术创新, 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向内生型产业成长模式过渡。 由于物流业是从其他产业分离出来的, 因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可实现规模效益的专用技术的支撑, 而专用技术的创新无疑会对物流业发展与成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张红波(2013) 认为, 当前我国物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发展现状导致物流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适应产业内及产业间的发展需求, 这严重地阻碍了物流服务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因此, 需要进行基于服务效率和水平提升的物流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创新。 肖怀云(2013) 就从服务占优视角解释了物流服务创新, 指出物流服务创新需要以服务占优为价值主张, 并在需求为驱动下创造需求方价值创造的同时, 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 荆林波(2013) 从流通效率的视角指出, 我国有必要从体制、 机制、 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如降低体制性成本、 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O2O模式有效对接等) , 以提升流通效率。 吴群琪、 云虹和张圣忠(2014) 指出, “ 对物流过程的相关服务进行集成(包括与相关产业活动的融合) 优化②, 寻求第三利润源, 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动力”; 另外, 在考虑物流产业生态环境的问题上, 需要重视新业态、 新技术、 新产品、 新模式的影响(王成林, 2013) , 这些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促进物流业升级, 未来物流技术创新将呈现安全、 快速、 大型化、 信息化、 智能化、 人性化、 绿色化和节能化等特点(魏际刚, 2013) 。 因此, 通过理念、制度、 服务模式、 组织、 管理和技术等创新来实施物流业的创新战略, 不仅对物流产业服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上有扩展, 也更有助于推动物流业通过调整市场结构创造更大的价值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4.2 信息技术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 吕政、 刘勇和王钦(2006)将信息作为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通过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他们指出, 建立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并形成信息共享的竞争机制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梁红艳、 王健(2013) 也指出, “ 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 信息产业与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物流业升级, 降低物流服务成本及提高物流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力量。 事实上, 信息技术的逐步推广不仅发展了物流业, 也使得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增加。 黄福华和谷汉文(2009) 提出应通过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来实现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王珍珍、 陈功玉(2011) 从共生界面视角实证分析得出, 物流企业要依靠信息化, 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从而提高其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度。 盛丰(2014) 的研究认为, 交通发展程度与信息化水平通过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间接地促进制造业升级, 其实现路径为“ 让更多的非标准化的信息变为标准化的信息, 通过信息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业效率, 让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对制造业升级的空间外溢效益在更远的距离上得以发挥”, 尤其是“ 提高物流业集聚有利于增强物流业对工业效率的提升作用(王珍珍、 陈功玉, 2009; 梁红艳、 王健, 2013) 。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指出在制造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资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 实现信息化是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 物流业通过信息化与整个生产过程整合, 就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可见, 实施安全、 高效、 灵敏、 可控、 人性的物流智能化服务战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4 简要评价与研究展望
4.1 研究评述
纵观已有的相关文献, 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学术界在这方面达成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 即目前我国物流业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导入期, 产业规模还比较小, 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市场过度竞争, 从而无法形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二元经济特性, 物流市场未来将被分层化, 寡头型市场和竞争型市场并存。 总体来说, 目前探索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但是仍有部分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已有文献大多只是针对物流业市场结构进行单一研究, 或只基于SCP 范式进行研究, 或只研究物流企业, 或只研究物流成本, 或只研究物流技术等, 而没有将物流业市场结构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整体而系统的分析研究。 事实上, 物流业市场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等问题是紧密联系的, 应注意进行一个整体性的研究。
(2) 对比物流业的全部研究文献, 已有的物流业市场结构的文献仍相对较少且多为短期、 静态性的研究。 尽管部分学者也运用实证的方法对物流业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 但研究方法仍相对简单。 事实上, 长期来看物流业市场结构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因此, 对其的考察和判断, 需要兼具动态与静态两种眼光。
(3) 已有文献在研究物流业市场结构时, 大多采用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方法, 而较少采用建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此外,部分文献虽然提出了影响物流业市场结构的因素和发展趋势, 但所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够全面; 另外, 我国区域间物流发展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而对其扩大的原因研究相对较少, 更较少考虑与我国(或区域) 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对策。
4.2 研究展望
(1) 拓宽研究领域。 一是对物流业市场结构进行整体性分析, 将其置于运作环境的多样性、 动态性、 系统性中进行研究;二是着重从产业层面来分析物流业市场结构的经济影响, 以拓展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对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 以增强相关研究的实效性。
(2) 加强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通过引入主流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 数学建模等) , 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问题, 并进一步丰富对此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 可基于物流业市场结构来研究其对我国工业发展所具有的深远而系统的影响, 因为一个合理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物流业市场结构不仅有利于整体的经济增长, 更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低碳发展, 进而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结构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
注: ①高秀丽、 孟飞荣(2012) 指出, 市场准入制度不足是导致中国物流市场过度竞争的重要原因。
②从广义上来说, 物流优化, 无论是服务本身还是服务过程的优化, 都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创新。
[1] 王健, 钟俊娟. 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 东南学术, 2013(3):99-108.
[2] 杜传忠. 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 现代产业组织演变的两条基本路径[J]. 中国工业经济, 2009(7):142-151.
[3] 王晓东. 关于我国物流产业集中度的定量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8):51-57.
[4] 蒋博. 中国物流市场集中度研究[J]. 新西部, 2011(12):88,96.
[5] 高秀丽, 孟飞荣. 东莞市物流业的市场结构分析[J]. 物流技术, 2012(1):21-23.
[6] 龚晓丹. 全面开放后的中国物流市场结构分析[J]. 世界经济情况, 2009(1):90-96.
[7] 周昌林.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目标模式研究[C]// 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
[8] 解京淑. 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J]. 商业时代, 2012(36):28-29.
[9] 王德章, 宋德军. 物流形式与产业发展研究——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 2007(3):22-29.
[10] 钟俊娟. 产业融合对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2):87-92.
[11] 汪志东.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14.
[12] 白雪洁. 产业融合影响物流产业市场结构的路径及企业的应对策略[J]. 物流技术, 2005(10):132-134,147.
[13] 支燕, 刘秉镰. 我国物流产业组织的特征分析——基于2002~2005 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 预测, 2007(4):10-14,28.
[14] 李小林. 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分析[J]. 市场周刊, 2005(10):31-33.
[15] 秦金中. 我国物流产业市场结构现状分析[J]. 物流科技, 2010(12):5-7.
[16] 鲁涛, 周晶, 满涛. 江苏省物流业市场结构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07(8):5-7.
[17] 陈小燕, 张彤. 对中国物流业市场结构的判断与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2):42-46.
[18] 李全喜, 刘岩, 刘佳琳. 基于Logistic 回归分析的我国物流产业成长研究[J]. 软科学, 2012(9):7-14.
[19] 桂寿平, 游琼, 杨丽敏. 我国物流业市场结构、 效率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 物流技术, 2014(3):96-99.
[20] 刘秉镰. 全面开放下的中国物流市场结构与特征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 2007(4):37-40.
[21] 陈萌三, 吴群琪. 我国发展物流业切入点的思考[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1(3):7-10.
[22] 吕政, 刘勇, 王钦.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8):5-12.
[23] 杜传忠, 郭树龙. 中国服务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10):75-84.
[24] 何黎明. 2013 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4 年展望[J]. 中国流通经济, 2014(3):34-38.
[25] 马金麟, 陈龙. 中国物流行业结构分析与机遇识别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0(6):117-119.
[26] 丁俊发.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力新机遇新模式[J]. 中国流通经济, 2014(2):9-15.
[27] 梁红艳, 王健. 中国物流业发展对工业效率的影响及其渠道研究[J]. 科研管理, 2013(12):120-126.
[28] 贺登才. 我国物流业政策环境回顾与建议[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3):33-38.
[29] 李国旗, 罗铮, 孙勤琴. 物流服务市场供求关系研究[J]. 物流技术, 2005(10):145-147.
[30] 陈宏伟, 曾建平. 物流市场层次结构与生态结构模型[J]. 综合运输, 2007(2):48-51.
[31] 赵艳. 物流市场容量及其结构变化[J]. 中国储运, 2003(4):27-29.
[32] 宋则, 常东亮, 丁宁. 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8):5-14.
[33] 李兰冰. 基于SCP 理论的物流市场结构特征剖析[J]. 物流技术, 2008(12):5-8.
[34] 罗永泰, 刘刚. 物流服务创新与物流需求关系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J]. 当代财经, 2011(2):61-68.
[35] 闫嘉有. 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系统发展: 制约瓶颈与路径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 2010(5):65-68.
[36] 张健雄. 应该重视物流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3):18-21.
[37] 宋德军, 刘阳. 产业发展阶段与物流业和谐发展研究——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为例的实证及检验[J]. 中国软科学, 2008(1):49-55,87.
[3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5~2006)[R].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6.
[39] 江静, 刘志彪, 于明超.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2007(8):52-62.
[40] 闫莉, 薛惠锋, 陈青.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系统的系统演化模型[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1(1):29-33.
[41] 魏际刚. 中国物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思路[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6):22-27.
[42] 张红波. 不确定环境下物流技术创新的决策机制——基于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视角[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10):40-46.
[43] 肖怀云. 服务占优逻辑下物流服务创新的价值创造机理[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8):44-48.
[44] 荆林波. 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6):13-17.
[45] 吴群琪, 云虹, 张圣忠. 突破认识的囹圄, 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论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其发展思路[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3):32-37.
[46] 王成林.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特征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11):22-25.
[47] 黄福华, 谷汉文. 中国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对策探讨[J]. 中国流通经济, 2009(8):17-20.
[48]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模式及关系研究——基于VAR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分析[J]. 珞伽管理评论, 2011(2):79-93.
[49] 盛丰.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 机制与经验——来自230 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产业经济评论, 2014(3):32-39,110.
[50] 王珍珍, 陈功玉. 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6):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