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2013-2014年广东高考化学加强文字表达重视知识应用的趋势的浅析

2015-12-18陈逸珊,衷明华

江西化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原电池广东考查

关于2013-2014年广东高考化学加强文字表达重视知识应用的趋势的浅析

陈逸珊衷明华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广东 潮州 521041)

摘要:经历了几年探索与改进,广东高考化学内容的命题已趋于稳定。整体上而言2014年广东高考化学部分延续了2013年的命题方式,题型依然为(6+2+4),整体难度趋于稳定,但因为问题新颖,考生可能感觉难度较往年偏高。本文主要分析2014卷中比2013年的实验试题有加强文字表达重视知识应用的趋势。下面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试题解析命题趋势

2014年广东理综卷化学内容的出题延续了2013年的出题风格,回归课本,放弃了对边缘知识点的考察。整体上考查的内容、题型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延续了过去三年各个考点的考查。本文针对2013年和2014年的33题进行分析,了解试题中文字表达重视知识应用这一趋势变化,希望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

例:(2013年广东卷理综化学,33题(1)③、(2))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③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____。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的装置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图 原电池的装置示意图

②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其原因是____。

解题思路:(1)③卤素氧化性的考查。这一知识点来源于课本卤素原子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步骤与课本探究的相一致,Cl2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注意分层,Br2在下层,为橙色。文字表述要清晰。

(2)①原电池装置的考查,要注意题目要求和图中电子转移方向,根据电子的转移方向知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有题干中的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可推断出负极为Zn,正极为Cu,溶液即可推断出。

②原电池原理的考查。负极失电子,故Zn棒溶解,现象是固体溶解。

③能量转换的考查,甲可以保持电流稳定,化学能基本能转化为电能乙中的活泼金属还可以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部分转化为热能,故甲更为有效。

例:(2014年广东卷理综化学,33题(1)②④、(2))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表 实验方案

(2)利用图(a)和(b)中的信息,按图(c)装置(连通的A、B 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 瓶中的气体颜色比A瓶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

图 气体反应实验

解题思路:(1)②注意控制变量,以及看清题目,是在不同的溶度条件下,所以是相同时间收集到氧气体积(控制时间一致)或收集相同氧气体积所需的时间(控制收集气体体积相同),文字表达时应精炼简洁,若不清晰,则可能让阅卷老师会错意,则得不偿失。④对同学实验探究能力及控制变量的考查,这道题对于一些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道题可与第②相结合,改变H2O2的浓度以及排除反应溶液体积不一致这一外在因素,故只需使实验1的H2O2体积和实验2的相同,测定收集相同氧气体积所需的时间,这样实验方案即完成。

表 实验方案

(2)对温度影响化学平衡方向移动的考查。红棕色NO2反应生成无色N2O4为可逆反应,从图b分析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从图a知H2O2分解反应同样为放热反应,由此推断出该题主要考查温度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温度升高,反应向左移动,结果是A瓶中,无色N2O4较多,B瓶中则是红棕色NO2,故可观察到B瓶中的气体颜色比A瓶深。对于原因的表达时注意关键词放热反应、升温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总结分析:实验探究题的逻辑性很强,题干中的条件都是有用的信息,一般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离不开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这几大步骤。在解题时,都应是首先浏览一遍题目,大概知道是要做什么实验再从头开始每一步仔细阅读。对题理解清晰透彻后再注意文字表达和知识点的相结合,试题最终还是对知识点的考查,能在文字表达中清晰明朗的对知识点加以提取应用,无疑是正确的。

实验探究题都是以教材当中的演示实验为基础加以改装创新的,教师平时应当注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例如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的表述等。基础知识就是大厦的根基,对实验探究题中文字表达这一部分便是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做支撑。

2014年的高考广东卷体现出了在坚持基础内容考察外,会多角度考察、更灵活提问的趋势。由于对此类基础知识考查形式将依然灵活,对课内内容要全方位学习,不可投机取巧,因此对文字表达的合理和完备性的要求需要在高三进行针对性系统练习,但是基础内容的加强则应该在计入高三之前就开始着手进行。

参考文献

[1]郑琳,衷明华.《近四年广东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型的简要评析与解题策略》.

猜你喜欢

原电池广东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原电池教学设计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广东舆情
电学知识在原电池工作原理讲解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