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15-12-18刘松涛林丽琼王俊帆曾云阳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城镇金融机构城镇化

刘松涛,林丽琼,王俊帆,曾云阳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刘松涛,林丽琼*,王俊帆,曾云阳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从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融资困难,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金融服务范围不足,金融支持产业不均,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对策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

1.1.1 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以城市作为主体的综合动态演变过程[1]。如果从更广义的程度上来看,“城镇化”不仅包括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转变的过程,还包括城镇自身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历程[1]。

1.1.2 城镇化的特征。城镇化是一个较为复杂且耗时较长的社会历史转变过程。从具体类型上看,“城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①人口身份特征转变。“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农业户籍向非农业户籍的转变。②人口生活方式转变。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村人口逐步融入城镇地区,这些人口传统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并逐步接受现代城镇的生活方式,进而逐步融入现代城市。③相关产业结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是城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有农村地区的产业将发生转变,其产业结构将会得到优化升级,更符合城镇发展理念[2]。④地域空间构成转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面积将会越来越狭小,城镇的面积将会不断扩大。随着众多城镇的陆续崛起,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城镇带,进而演化成城市群[2]。

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将“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过程的核心部分,在通过城镇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综合考虑社会生活、人文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与传统城镇化道路相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环保和效率,也改变了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以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换取的发展,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并努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在增加人民收入的同时也提升他们的基本素质[3]。

1.3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1.3.1 新型城镇化发展定位更加明确清晰。 “以人为本”为核心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明确定位,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各方利益统筹兼顾,并避免过去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协调、环境污染大、管理不到位等弊端。

1.3.2 新型城镇化发展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当前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事实,并改变过去片面、统一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依据各个地方的实情来进行多样化发展。

1.3.3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更加受到重视。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对城镇空间和规模的适度控制,也更加强调对城市整体发展质量和居民宜居程度的提升,并注重对城镇整体环境的优化,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人文城镇。

1.3.4 新型城镇化要求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止注重城镇中心的发展,也更加强调对周边地区的带动效应。新型城镇化力图通过对周边城郊地区的经济带动来化解城郊发展难题,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1.3.5 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注重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传统大型城市和新兴小型城镇的均衡发展,并逐步探索以大城市带动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促进二者进行共同发展,避免再次陷入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泥潭。

2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金融作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体系中的核心部门,其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发挥导向和支持作用,有利于新型城镇化规模推进和质量提高。但从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来看,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2.1 基础设施融资困难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硬件和基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率将从32%提升到50%,并有大约2亿人口将从农村迁徙至城镇[4]。在此过程中将有大量的基础设置陆续建成,而这需要大量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但当前我国地方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基础设置建设的幅度仍然不到位。

2.1.1 地方财政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在当前我国的分税制体制下,地方财政实际可动用的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县级地方财政承载着全国近70%人口,但其收入预算占全国比重却不足50%。这种财政资金短缺的局面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无法对新型城镇化提供有效的财政支持[4]。

2.1.2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出现问题。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最频繁使用的融资模式为土地财政模式,这也是相对较为便捷、风险程度较低的融资模式。尽管该模式存在一定弊端,但其的确有效地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然而,随着我国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强化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土地财政模式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在可预见的将来,土地财政模式必将难以为继,这也就为新型城镇化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埋下了隐患。

2.2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小企业肩负着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地方资源利用率、增强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地方劳动力就业问题等重任。但我国中小企业始终面临着融资困境。这些中小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往往不得已选择民间融资渠道,进而导致融资成本大幅增加;此外,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也较为狭窄,往往大量依赖内源融资[5]。

2.3 金融服务范围不足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蓬勃发展,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明显表现出金融服务范围不足的问题。

2.3.1 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不足。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传达国家政策、补充建设资金的作用。但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由于受到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困扰,始终存在资金不足的尴尬局面;此外,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存在网点覆盖范围较为狭窄、业务类别较为单一等问题,无法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5]。

2.3.2 民间金融缺乏法律认可保障。在法律范畴内发展的民间金融有利于覆盖正规金融的服务盲点,有利于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但在现实中,由于我国的民间金融长期游离于国家法律监管体系外,发展复杂混乱,这就导致其抗打击能力较弱,容易爆发相关金融风险,很难发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5]。

2.4 金融支持产业不均 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金融对不同产业的支持力度上看,可以明显看出当前金融机构对不同产业的支持力度存在一定偏差,该差别可以从贷款数额中得到体现。具体而言,从整体产业类别上看,当前金融支持过度地集中于第二产业上;从具体产业类型上看,当前金融机构支持过度地集中于制造业之中,这明显不利于产业升级和转型。

3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3.1 推行多元化的基础设施融资模式 针对由于分税制导致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无法完全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的融资问题,我国政府可以考虑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适度推广以BOT(建设-经营-移交模式)、ABS(资产证券化)、PPP(公私合营)等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方式;此外,地方政府也可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债券等形式来化解融资困难问题。

3.2 多重渠道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问题,首先,我国政府可以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来增强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意愿。具体而言,政府可在经营政策、财税体制和法律规章上进行调整与修改,并推出相关激励机制,以增强中小金融机构参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动力,进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其次,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发展、完善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并适度修改相关规定来降低企业融资门槛,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外源融资,以扭转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极度依赖内源融资的局面。

3.3 增强金融机构服务范围服务水平 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金融机构服务范围过于狭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有意识地通过颁布相关政策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其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质量。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窗口指导和行政规定等方式来要求金融机构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同时,金融机构自身也应主动扩大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质量,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

3.4 改变金融支持产业不均衡的局面 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不同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当前存在的金融机构对不同产业支持力度悬殊的局面,着力增强金融机构对于基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3.4.1 加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农业产业化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金融机构可在日常业务运营中有意识地向农业产业化企业倾斜,并通过融资支持、科技服务等来弥补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农业生产、材料运输和产品销售等领域的资金和技术短板,以此来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促进农业的整体进步。

3.4.2 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具有边际收益高、资源消耗低、知识含量丰富等特征,但产业发展之初资金求量较大,因此金融机构可通过企业授信等来积极支持第三产业发展。这不仅可以使金融机构在获得稳定的贷款利息收益,也可以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

[1] 汪小亚.中国城镇城市化与金融支持[J].财贸经济,2003(8):4-6.

[2] 邓德胜.中国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9):102-105.

[3] 陈元.开放型金融与中国城市化发展[J].经济研究,2010(7):4-14.

[4] 刘贵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J].西部金融,2009(11):46-49.

[5] 许婷婷.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经营与管理,2013(4):18-21.

The Research o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New Urbanization

LIU Song-tao, LIN Li-qiong*, WANG Jun-fan et al

(School of Economic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Fujian 35000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existing problems were puts forward, such as difficulties in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shortage of fund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sufficient range of financial servic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rfecting financial support for new urbanization.

New urbanization; Financial support; Countermeasures

福建省财政厅财政专项(K81MLV05A)。

刘松涛(1992- ),男,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县域经济与产业培育。*通讯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农村金融与民间借贷研究。

2015-04-22

S-9;F 832

A

0517-6611(2015)17-341-02

猜你喜欢

城镇金融机构城镇化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