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山区黄芪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5-12-18刘和兵
吴 云,刘和兵
(1.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2.恩施市农业局,湖北恩施 445000)
鄂西南山区黄芪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吴 云1,刘和兵2
(1.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2.恩施市农业局,湖北恩施 445000)
通过对鄂西南山区黄芪[Astragalusmembranceus(Fisch) Bunge]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黄芪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紫纹羽病、白粉病、白绢病4种,在实验室对该4种病害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致病性进行了初步鉴定;通过防治试验总结出一套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
黄芪;病害;综合防治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名黄蓍,其根入药,为常用补益药物。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1]。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为了提高黄芪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对黄芪在鄂西南山区发生的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在实验室对其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从2013年开始连续进行了2年的综合防治试验,旨在为黄芪病害防治提供借鉴。
1 鄂西南山区黄芪主要病害
1.1 黄芪根腐病
1.1.1 症状。地下部发病初期,须根和细根首先腐烂,除去表皮,病部呈红褐色,病害逐渐蔓延到主根和根茎后,须根和细根脱落。根茎受害后表皮脱落,露出内部的皮层和韧皮部,皮层及韧皮部的纤维变为红褐色。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顶部的嫩梢中午出现萎垂,以后随着地下部病害的加重,植株逐渐萎蔫枯死。
1.1.2 病原。鄂西南山区黄芪根腐病的病原经分离培养、致病性鉴定,初步确定有2种致病菌,一种是半知菌亚门真菌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另一种是半知菌亚门真菌尖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Schiecht)。尖镰孢菌菌落白色、灰白色至粉红色,菌丝繁茂絮状,松散,小型分生孢子单孢,个别双孢,椭圆形或卵圆形,两端较尖,大小为(6.8~10.1)μm×(2.3~3.1)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壁厚,多为3~4个隔膜,大小为(26.1~37.6)μm×(3.2~4.1)μm。腐皮镰孢菌菌落土灰色、淡灰黄色,絮状,菌落表面似灰土状,菌丝无色,其上形成厚垣孢子,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长椭圆形,无色,单孢或双孢,大小为(5.5~10.5)μm×(2.8~3.6)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纺锤形,壁厚,大小为(24.6~35.2)μm×(3.8~4.8)μm。该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为害黄芪外,还能为害多种豆科、茄科和菊科作物。
1.1.3 发病条件。在鄂西南山区该病一般5月初开始发生,7~8月发病严重,直到收获均会发生。多雨潮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区有利于发病,线虫及其他地下有害生物的为害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而加重根腐病的发生。
1.2 黄芪紫纹羽病
1.2.1 症状。感病植株先从须根开始发病,逐渐蔓延至主根,受害部位初呈灰白色,病部交织着灰白色绒线状物(即病菌的菌索),菌索逐渐加厚,颜色由灰白色变为紫褐色,最后在根表形成一层紫褐色菌膜,菌膜包着的病根由外向内腐烂,菌膜破裂时流出糜渣。植根发病后,地上部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发黄枯死,最后全株死亡。
1.2.2 病原。鄂西南山区黄芪紫纹羽病由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有隔担子菌亚纲木耳目木耳科卷担子菌属真菌(HelieobasidiummompaTanaka)引起。菌丝层扁平,紫绒状,由5层组成,其外层着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子无色,圆筒形,大小为(25.0~40.0)μm×(6.0~7.0)μm,向一方弯曲,有隔膜3个,分成4个细胞,在每个细胞上各长出1个小梗;小梗无色,大小为(5.0~15.0)μm×(3.0~4.5)μm。担孢子着生在小梗上,无色单孢,卵圆形,顶端圆基部尖,大小为(16.0~19.0)μm×(6.0~6.4)μm,菌核半球形,紫色,大小为(1.1~1.4)μm×(0.7~1.0)μm;剖面外层紫色,内部黄褐色至白色。该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寄生160多种植物,除为害黄芪外,还为害党参、黄连、桔梗等多种药用植物。
1.2.3 发病条件。在鄂西南山区该病5月上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新开垦生荒地及靠近林边的坡地发病较普遍,土壤偏酸有利于发病;夏季多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1.3 黄芪白粉病
1.3.1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先在植株下部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蔓延。发病初期,在叶背出现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展到全叶,上面着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发病后期在病部出现黑色小点(即病原的子囊壳),叶片卷曲,变黄枯死。严重时,叶片全部脱落,只剩下茎杆。病害也可蔓延至茎和种荚上,茎和种荚上的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
1.3.2 病原。病原为Erysiphepisi,属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白粉菌属。分生孢子呈桶形、柱形或近柱形,大小为(25.3~38.2)μm×(12.8~17.6)μm;子囊果聚生或近散生,呈暗褐色,扁球形,直径为95.0~118.0 μm,个别达149.0 μm,壁细胞呈多角形,有附属丝13~33根,大多不分枝。子囊5~9个,为卵形或近卵形,少数近球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一般有短柄,少数无柄或近无柄。有子囊孢子3~5个,呈卵形、矩圆至卵圆形,带黄色,大小为(20.0~25.3)μm×(12.5~15.1)μm。
1.3.3 发病条件。黄芪白粉病在鄂西南山区发病较早,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发生,6月梅雨季节发病严重,蔓延快,低温高湿、偏施氮肥、黄芪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条件下易发病,7~8月高温干燥,病害则停止蔓延。
1.4 黄芪白绢病
1.4.1 症状。发病初期地下部无明显症状,后期根茎内的菌丝穿出土表,布满病株茎基部的土表,最后在根茎上和土表层形成先为乳白色、米黄色后为茶褐色菜子大小的菌核。后期根茎腐烂,仅存一丝“乱麻”。地上部发病初期顶端凋萎、下垂,最后全株枯死。
1.4.2 病原。该病由SclerotiumrolfsiiSacc.引起。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无孢科小菌核属。营养菌丝洁白、绢丝状,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扩展。菌丝有横隔,分枝常直角,分枝基部略缢缩。菌核大多圆形,直径为0.91~1.32 mm。2~3个或多个菌核能互相联接在一起。
1.4.3 发病条件。土壤、肥料带菌是该病的初侵染源,病菌在田间以菌丝蔓延及菌核随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在鄂西南山区该病一般6月初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发病严重。病害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生严重,蔓延迅速。
2 鄂西南山区黄芪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种植地选择。选择离林地较远的熟地以及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2];与禾本科作物进行5年以上轮作,忌用前作为茄科、豆科、菊科植物的土地种植黄芪,栽植黄芪前茬以小麦、油菜为宜。鄂西南山区生产上实行“黄芪→洋芋→油菜→小麦→黄芪”4年轮作制的栽培模式。
2.1.2 精细耕地,土壤处理。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30 cm左右,充分曝晒杀死土壤中病虫,秋季耙耱整平土地。结合耙耱用辛硫磷3 750 ml/hm2对细沙土300 kg/hm2制成毒沙土施入土内,杀灭地下害虫,减轻次年虫源。开春后定植前耕地、耙耱,以保证地表平整、土壤疏松。
2.1.3 施足基肥,配方施用化肥。合理密植,氮、磷、钾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料,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黄芪药用根系发达,需肥较多,生长季施肥较难,故在开春整地时施足基肥,要求一次性施入优质农家肥37 500 kg/hm2,同时施纯氮120~150 kg/hm2、纯磷(五氧化二磷)120~180 kg/hm2,氮磷比为1∶1~1.5,将化肥与农肥混施,保证黄芪所需养分。
2.1.4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定植时用犁开沟,将苗平置于沟内,株距为30~35 cm,行距为15~20 cm,定植密度为19.5万~24.0万株/hm2。
2.1.5 喷施微肥及生长调节剂。在生长期可喷施锌、铜、钼等微肥进行叶面追施,用100 mg/kg云大-120生长剂750 kg/hm2在黄芪地上部茎杆高度分别为15、30、45 cm时各喷雾1次,增产效果明显。
2.1.6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园清洁,减少病虫危害。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并在病穴中施用石灰消毒,防治病菌扩散蔓延。
2.1.7 适时采挖,分级贮藏。10月中下旬土壤封冻前采挖,抖净泥土,按药材收购标准分级晾晒捆扎,贮藏。
2.2 药剂防治
2.2.1 选择健壮苗,药剂浸苗。定植前选长30 cm左右,根顶直径5 mm,无病斑、虫蛀及机械伤口的药苗,定植前用硫悬浮剂、多菌灵等杀菌剂与苦参碱、新科、皂素烟碱等杀虫剂600~2 000倍混合液浸苗10~30 min,防治黄芪根部病虫害。
2.2.2 毒饵诱杀。在苗期易遭受叶甲类及蝼蛄等咀嚼式口器害虫为害,用敌百虫1 500 g/hm2拌入炒熟的麦麸油渣150 kg/hm2制成毒饵,撒与地表防治。
2.2.3 灌根防治。秋季整地或定植前整地时,用辛硫磷乳剂3 750 ml/hm2拌成毒沙土结合整地施入地内防治地下害虫,减少虫源。
定植前用杀虫剂(线虫杀净、硫悬浮剂)或杀菌剂(皂素)或二者的混合液进行浸苗,预防根病。当黄芪根腐病在5~9月发生时用线虫杀净、苦参素、硫悬浮剂等药剂对黄芪进行灌根,有效地控制黄芪根病发生。
2.2.4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800倍稀释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浇治,10 d一次,共浇2~4次。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5 d喷一次波美度为0.3~0.5的石硫合剂或1∶1∶120的波尔多液,连喷2~3次,也可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进行防治。
[1] 韩学剑.黄芪主要病虫害防治[J].植物医生,2015(18):28.
[2] 谢永高,孙立新.黄芪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0(5):174.
吴云(1968- ),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教授,硕士,从事职业教育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
2015-04-22
S 435.672
A
0517-6611(2015)17-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