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飞防药剂对比试验及效果评价
2015-12-18许斐斐汤先锋吕晓坤韩立强孙哲朱芹芹
许斐斐,汤先锋,吕晓坤,韩立强,孙哲,朱芹芹
(1.山东瑞达有害生物防控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2.邳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江苏 邳州 221300)
2014年邳州市暴发了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ry),危害极为严重,部分调查点有虫株率达80%,飞机施药成为快速控制虫害扩大、蔓延的重要手段[1]。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主要以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为主,配以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酯、苏云金杆菌等,这些药剂不是速效性较差,就是灭生性太强,环境危害大[2-6]。1983年出现了第1个酰基肼类杀虫剂——抑食肼,1992年出现的虫酰肼以及1999年出现的甲氧虫酰肼不仅活性更高,而且保留了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有研究表明,低剂量的虫酰肼可诱导鳞翅目害虫舞毒蛾幼虫发育畸形,无法正常取食而死亡[7];浸液法室内测定表明,昆虫蜕皮激素类杀虫剂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对美国白蛾3龄和5龄幼虫表现出较高活性[8]。调查邳州市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后,山东瑞达有害生物防控有限公司技术部进行美国白蛾幼虫的飞防药剂对比试验,以期为美国白蛾破网期及大龄幼虫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剂室内筛选试验
1.1.1 供试药剂 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SC(美国陶氏益农中国有限公司)、10%虫螨腈SC(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20%虫酰肼SC(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1.2 试验方法 将供试药剂摇晃均匀,加水稀释至24%甲氧虫酰肼SC 3000倍液,20%虫酰肼SC 1500倍液,10%虫螨腈SC 3000倍液。选择美国白蛾3龄、4龄幼虫20~50头为1个重复,用喷壶将稀释后药液均匀喷洒至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叶表面,每种药液和清水对照均3个重复。每天定时加入新鲜的悬铃木叶喂食,药后1,3,5 d观察记录美国白蛾幼虫死亡状况,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虫口数量)/药前虫口基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2 飞防药剂田间试验
1.2.1 试验材料 田间试验共设4个药剂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CK)。4个药剂处理分别为:A,24%甲氧虫酰肼SC(225 mL/hm2);B,10%虫螨腈SC(150 mL/hm2)+20%虫酰肼SC(300 mL/hm2);C,25%灭幼脲SC(600 mL/hm2)+5.7%甲维盐微乳剂(ME)(75 mL/hm2);D,25%灭幼脲SC(450 mL/hm2)+2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EC)(300 mL/hm2)。机型为罗宾逊R44,喷洒设备为美国SIMPLEX,喷雾压力2500 kPa,喷杆长8 m,喷头26个。
1.2.2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在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大袁庄。分别选取面积约3.3 hm2的法桐苗圃5块,每块间隔500 m,作为试验地。
每个药剂处理区飞防1个架次。选择上风头设置不施药空白对照区。
喷液量3000 mL/hm2;飞行高度距树木顶端5 m;飞行速度110 km/h。
1.2.3 结果调查
1.2.3.1 喷洒质量测定 在甲氧虫酰肼处理区选择3个地块分别编号为a,b,c,测定飞防喷洒质量,每组对角线5点取样,每取样点选择3棵树。每棵树在冠层内外各设置雾滴测试卡1张,设置高度为最底层枝条处。喷雾后收集雾滴测试卡,并应用deposite scan软件分析雾滴数量中径、体积中径和雾滴覆盖密度,计算雾滴分布均匀度。雾滴分布均匀度用变异系数表示。变异系数(CV)由各个采样点雾滴覆盖密度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CV(%)=SD/X×100
式中:CV—变异系数,%;SD—标准差;X—雾滴平均覆盖密度。
1.2.3.2 田间药效调查 每个处理棋盘式10点取样,每样点固定1段50 cm枝条,调查药前虫口基数和药后1,3,5,7 d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室内筛选24%甲氧虫酰肼SC 3000倍液、20%虫酰肼SC 1500倍液、10%虫螨腈SC 3000倍液施药5 d后,美国白蛾3~4龄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00%,84.60%,52.80%,防治效果分别为100%,83.20%,48.40%(表1)。
表1 防治美国白蛾幼虫室内药剂筛选试验效果
2.2 田间试验
2.2.1 雾滴测试参数 甲氧虫酰肼3个处理地块雾滴平均数量中径(NMD)414.2μm,体积中径(VMD)198.7μm,雾滴偏大,变异系数相对较小,雾滴分布均匀度较高(表2)。
表2 甲氧虫酰肼处理地块雾滴检测情况
2.2.2 飞防试验效果 施药1 d后,喷施24%甲氧虫酰肼SC的A处理区与喷施25%灭幼脲SC+20%高效氯氟氰菊酯EC的D处理区内,美国白蛾幼虫出现明显死亡现象,A处理区网幕内3龄以下幼虫几乎全部死亡,地面上发现大量死虫,且大龄幼虫出现明显体毛增长现象;喷施10%虫螨腈SC+20%虫酰肼SC的B处理区未出现幼虫死亡现象,幼虫有较高的活力,仍正常取食;喷施25%灭幼脲SC+5.7%甲维盐ME的C处理区网幕内幼虫有死亡现象,但3龄以上幼虫未出现死亡。
施药2 d后,B处理区美国白蛾幼虫有明显中毒现象,部分幼虫停止取食。
施药3 d后,A与D处理区美国白蛾幼虫基本无存活,其中A处理区内地面死虫量较多;C处理区内3龄以上幼虫未出现死亡现象;B处理区美国白蛾幼虫基本死亡,3龄以上幼虫多挂于树干死亡。
施药7 d后,C处理区在非定点调查的悬铃木树上发现3龄以上幼虫仍有部分存活现象。
施药后A处理区内发现有蜜蜂存活,未出现死亡现象,也进一步验证了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蜜蜂安全的特点。
4个药剂处理组合飞机防治美国白蛾幼虫,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均高于99%。A处理药后1 d防效已达到90.4%,D处理防效已达到99.7%,明显高于B、C两个处理(24.7%,79.9%),药后3 d,A、B、D处理区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已达到99%以上,同时C处理区防治效果也达到95.3%(表3)。因此,4种处理组合对美国白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只是25%灭幼脲SC+5.7%甲维盐ME的速效性比另外3个处理差。
表3 飞防试验田间效果调查
药后1 d,A处理区虫口减退率明显高于B处理区(表4),说明喷施24%甲氧虫酰肼SC的A处理对于3龄以上美国白蛾幼虫的速效性优于喷施10%虫螨腈SC+20%虫酰肼SC的B处理。
表4 飞防美国白蛾3龄后幼虫田间药效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强的触杀作用,但靶标选择性较差,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可在害虫暴发等特殊时期使用,建议在使用时加入灭幼脲等持效期较长的药剂,使用剂量为25%灭幼脲悬浮剂450 mL/hm2+2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 mL/hm2。近几年在林业飞防中使用灭幼脲和甲维盐较频繁,但防治3龄以上老熟幼虫效果较差,长期使用可出现害虫抗药性等问题。甲氧虫酰肼和虫酰肼作用机理一致,具有良好的靶标选择性,对不同虫龄的美国白蛾幼虫均具有快速击杀能力,但虫酰肼作用效果较甲氧虫酰肼稍差;甲氧虫酰肼对环境安全,对美国白蛾幼虫更高效,故可在美国白蛾防治中推广使用甲氧虫酰肼,建议使用剂量为225 mL/hm2。虫酰肼价格较甲氧虫酰肼低,室内试验证明,对美国白蛾幼虫有较强的击倒特性,结合田间试验,虫酰肼和虫螨腈组合使用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击倒特性较好,建议使用剂量是10%虫螨腈悬浮剂150 mL/hm2+20%虫酰肼悬浮剂300 mL/hm2。
[1] 刘世建,杜保德,于晓雯.飞机喷药防治美国白蛾初报[J].植物检疫,1992,6(6):425-427.
[2] 王家民,李广旭,杨华,等.几种生物杀虫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J].北方果树,2006(6):16.
[3] 曹志,孙艳丽.灭幼脲Ⅲ号不同剂量及不同机型防治美国白蛾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2014,33(1):40-42.
[4] 李尧三,商金杰,景志高,等.飞机超低量喷洒阿维菌素防治美国白蛾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06(1):50-51.
[5] 董蔚.应用灭幼脲Ⅲ号防治美国白蛾[J].农药,2000,39(12):40-41.
[6] 宋婷婷,李大军.美国白蛾幼虫对15种农药的药敏试验[J].吉林林业科技,2014,43(3):28-33.
[7] 廖月枝,严善春,曹传旺,等.低剂量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9,36(6):555-560.
[8] 刘永强,周超,王伟,等.27种杀虫剂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比较[J].林业科学,2014,48(4):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