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5-12-18韦树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硬膜逆向冲洗

韦树德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河池 547000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颅内血肿的一种类型,指颅内出血在硬脑膜下腔积聚,伤后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的血肿,发生率占颅内血肿的10%,硬膜下血肿的25%[1]。CSDH 有多种治疗方法,钻孔引流是目前临床公认首选的治疗手段。但CSDH 易患人群较为特殊,钻孔引流术治疗的病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分别达1.5%~8%和9.2%~26.5%[2]。据报道,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可提高CSDH 疗效,且安全性好[3]。我院回顾性分析45例采用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治疗的CSDH 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4—2014-04收治的87例CSDH 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符合CSDH 诊断标准[4],且经CT 和MRI检查证实;排除动脉瘤出血及脑血管畸形出血;排除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病变。所有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2 组,观察组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38 例(84.4%),呕吐12 例(26.7%),意识障碍5 例(11.1%),不同程度肢体偏瘫32 例(71.1%),记忆力下降4 例(8.9%),癫痫发作2例(4.4%),瞳 孔变化4 例(8.9%);影像 学检查显示颅骨内板下呈新月形病灶,等密度22例(48.9%),稍高密度10例(22.2%),低 密 度6 例(13.3%),高低混杂7 例(15.6%),病灶以额颞顶为主。对照组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36例(85.7%),呕吐11例(26.2%),意识障碍3例(7.1%),不同程度肢体偏瘫30 例(71.4%),记忆力下降3 例(7.1%),癫痫发作1 例(2.4%),瞳孔变化3 例(7.1%);影像学检查显示等 密 度21 例(50.0%),稍高密度9 例(21.4%),低密度6例(14.3%),高低混杂6例(14.3%),病灶以额颞顶为主。2组性别、年龄、血肿部位、血肿量、致伤原因、GCS评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治疗:根据头颅CT 影像,选择血肿额侧穿刺点穿刺,指向血肿同侧枕极,调节YL-1型血肿粉碎针(北京万福特公司)长度,确保其正好进入血肿腔,局部麻醉,粉碎针经皮钻颅进入血肿腔后,将侧孔连上测压管,连接引流袋,退出钻头,封闭尾孔,记录血肿液引流量;采用同样方法在血肿最厚层中部偏枕顶部再穿刺引流。术后待脑中线完全复位去除引流,缝合穿刺伤口。对照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根据头颅CT 影像,选择血肿最厚位置作一直切口,长3~4cm,达颅骨,钻孔,切开硬脑膜和血肿外包膜,缓慢放出积血,血肿腔各方向均放置引流管,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冲洗液澄清,将引流管置于血肿腔低侧,另戳孔固定,缝合。术后外接引流袋,2~4d拔管。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3d清除血肿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1.3 疗效评定 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标准进行评价[5]:良好,即恢复正常或可自理;重残,即不能自理或植物生存状态;死亡;治愈率为良好患者百分比。术后并发症:颅内积气、颅内血肿、蛛网膜损伤、颅内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 (±s)

表2 2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 (±s)

组别 n 手术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3d清除血肿量(mL) 住院时间(d) 医疗费用(元)观察组45 1.0±0.2 0 86.5±10.5 6.2±1.2 5840.5±250.5对照组 42 2.0±0.3 50.0±10.0 70.5±10.1 9.8±1.5 7280.5±335.5 t 值13.62 37.20 7.23 8.96 22.78 P 值 <0.01 <0.01 <0.01 <0.01 <0.01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41例,4例由于效果不佳继续留院治疗,治愈率91.1%;对照组治愈36 例,6 例治疗效果不佳继续留院治疗,治愈率为85.7%。2组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1.423,P>0.05)。

2.2 其他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d清除血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2.3 2组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比较 [n(%)]

3 讨论

CSDH 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常有头部轻伤或未被注意的受伤史,伤后3周开始出现症状。额顶颞半球凸面是CSDH 的高发部位,血肿量一般可达100~300 mL[6]。CSDH 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颅内压升高,因而出现头痛,部分患者认知能力下降,表现为淡漠、智力下降甚至痴呆,少数患者表现为失语、偏瘫和癫痫发作。CSDH 的血肿出血来源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血肿的产生和桥静脉、蛛网膜颗粒损伤、皮质小血管损伤、血肿的高渗透压作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脑萎缩、血肿包膜壁层新生毛细血管漏血、静脉压升高及全身凝血功能障碍等诸多方面相关[7]。总之,CSDH 是一种慢性过程,若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手术,效果满意。对外伤史不甚明确的患者应采用头颅CT 仔细检查,为其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彻底冲洗及持续性通畅引流是CSDH 患者治疗的关键前提。因此,术中应尽可能将血肿内纤溶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产物冲洗干净,从而改变血肿质量。传统的治疗CSDH 的手术方式包括钻孔引流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包膜切除术等。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是一种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局部麻醉、手术创伤小、不出血的特点。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符合液体流动学原理,将高位设置一个孔封闭,低位设置一个孔引流,便于液体流出,可彻底冲洗引流,如果血肿腔内合并亚急性血肿块不易冲洗出,可予少量尿激酶保留灌洗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d清除血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提高血肿清除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8]。提示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安全性好,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我院CSDH 患者采用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总结该手术方式具有如下优点:(1)微创:YL-1型穿刺针直径仅为3mm,可避免去骨瓣、开颅等损伤;(2)操作简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3)迅速彻底清除血肿:血肿形态为新月形,双针穿刺可将血肿完全引出,且对于有分隔的血肿腔,两针间有液体流动,也可突破分隔[9];(4)减少并发症:该冲洗法可使血肿由下至上、由后至前充分冲洗出,血肿腔处于生理盐水充盈状态,避免积气。综上所述,CSDH 患者采用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疗效确切,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提高血肿清除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安全性好。

[1]段晓春,余坚,印佳,等.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路径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1):71-72.

[2]张晶,刘藏,侯瑞光,等.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203-205.

[3]刘志华,程率芳,王改凤,等.双针正压逆向冲洗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1):62-63.

[4]Mumkami H,Hirose Y,Sagoh M,et al.Why do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 continue to grow slowly and not coagulate.Role of thrombomodulin in the mechanism [J].J Neurosurg,2002,96(5):877-884.

[5]Singh AK,Suryanarayanan B,Choudhary A,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use of drain versus no drain after burr-hole evacuation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J].Neurol India,2014,62(2):169-174.

[6]Behari S.Closed drainage following surgery for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omplacency causes critical lapses[J].Neurol India,2014,62(2):121-123.

[7]王科大,赵继宗,李京生,等.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7):460-463.

[8]卢帆,朱志辉,王晓东,等.钻孔引流术、YL-1型微创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对比临床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5(3):354-358.

[9]王健.硬通道YL-1型穿刺针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56-57.

猜你喜欢

硬膜逆向冲洗
核电站核岛管路冲洗方式分析
逆向而行
鼻腔需要冲洗吗?
一种阴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逆向思维天地宽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腰-硬膜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经常冲洗易患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