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必要性探究

2015-12-18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程化辅导员育人

宋 梅

(鞍山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辽宁鞍山114007)

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近年来,高校频频探索以“课程化”模式开展辅导员工作就是要更好地兼顾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职责,使辅导员工作更加系统化、长效化,因此建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

关于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省内最早提出此工作模式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2009年提出的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方案中描述为:将内容不一、形式多样、头绪繁多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如思想政治教育、文明行为管理、学习方法指导、心理健康工作、生涯规划辅导、评优入党选干、第二课堂开展等等,按照课程理念加以整合,突破课程即学科的已有的课程观,从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的新课程观角度和以学生发展为本角度出发,构建领域广泛、复合交叉、点面结合的若干模块课程,辅导员为所带学生开设“综合指导课”,分为基础指导课、专项指导课、特色创新课,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具体化[1]。

简单地说,就是辅导员通过“上课”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同时把辅导员的教育实践或活动整体转变成一门课程的形式,并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和规律加以建设[2]。

二、高校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必要性

(一)改变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的需要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等三个方面是高校辅导员主要工作内容。这样的工作内容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就都是辅导员的事”,辅导员整日都沉浸在繁琐零碎、杂乱无章的事务性工作中,能作为专任教师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的机会微乎其微;作为管理干部,辅导员不仅要履行管理学生的职责,还要随时完成学校管理部门布置的工作,辅导员成了“万金油”,但因缺乏相应的行政级别和职务,辅导员在他人眼中就是学生的“大保姆”和“勤杂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

长此以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变得非常尴尬,“边缘化”越来越严重。工作待遇低、地位低、没出路,使得辅导员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丧失信心,将这个岗位当成“中转站”,想方设法的离开这个工作岗位。辅导员队伍流动频繁,辅导员岗位陷入“没能力的干不了,有能力的不愿干”的怪圈。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使辅导员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能将具体工作用课程形式进行整合,像专任教师一样走上讲台,既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又能强化教师身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辅导员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在社会地位、薪金待遇、晋级评职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才能使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教师师能对自身的前途发展充满信心,并树立将辅导员工作当成终身职业的信念。

(二)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教师,从学生入校开始,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辅导员教师都是全程相伴的,对于学生的爱好兴趣、心理状态、精神需求等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如果辅导员有能力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适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必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不高、学科知识结构单一、思政专业能力低下等原因,只能就事论事地进行简单说教,流于形式,不能满足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一方面可将思政教育内容更系统、更全面,与学生的需求更贴近,使说教不再空洞,更易于学生接受;另一方面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地位的提高、整体素质的完善,以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都是十分有利的。

对于辅导员承担的大量学生管理和服务性工作,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可以避免辅导员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将科学管理变成简单应付,将上传下达变成简单复制,将热情周到变成冷若冰霜;可以将辅导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课堂教学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提高工作实效性。

(三)科学评价和考核辅导员工作的需要

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能够为高校客观和准确地对辅导员进行培养、使用、分配、调整、晋级和续聘等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也是对辅导员职责行为的规范和强化。但从工作实践上看,辅导员考核存在着复杂性和难操作性,主要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繁琐性、事务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决定的,要完全做到科学、规范、有效是非常困难的。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或纠正在对辅导员进行绩效评价和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缺乏科学经验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缺乏操作性的评价和考核方案,缺乏监督性的评价和考核过程,缺乏反馈性的评价和考核结果等等。同时,借助课程和教分,在全面反映辅导员工作的特点的同时,还能对辅导员的发展方向和行为表现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四)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需要

目前存在的辅导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混杂、学历层次不高、学科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只有辅导员队伍走专业化道路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要彻底摆脱将辅导员看成是学校分流的富余人员或可以滥竽充数的工作角色的固有印象,必须通过专业化的培训、选拔机制和规范化的管理、保障体系来加强辅导员的理论水平,整合和优化辅导员的知识结构,提高辅导员的能力素质,建成一支符合教育工作需要的专业素养高的辅导员队伍,这样才能提高和改善学生工作的工作效能和效果,使高校的教育质量得以保证。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能够让辅导员从繁杂的、不相干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在授课的过程中获得较强的专业素质,并逐渐发展到专业自立;能够让辅导员队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鲜明的专业标准,获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能够让辅导员拥有稳定的专业地位,这是安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

(五)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需要

高校的核心工作就是“育人”,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课程;无论是显性教育形式,还是隐性教育形式,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工作来展开。辅导员作为高校“育人”一线的主力军,如果实施工作“课程化”模式,那么既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教室外开展教育活动;既可以知识讲授的形式,也可以现场演示的形式进行教育活动;既能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明规范、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整合为课程教学内容,又能将社会实践、党团建设、校园文化、学生资助等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可见,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内容是以非正式课程形式构筑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部分,这部分课程教育对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以学生为中心,用非正式课程弥补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专业教育不足,是高校实现全面育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一终极目标的必经之路[3]。

尽管实现辅导员工作“课程化”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制度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等一些列配套支持,但这种工作模式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会有更大的突破,是高校建设好辅导员队伍值得探索的新途径。

[1]肖文学,叶玉清.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现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334-336.

[2]叶芜为.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0(4):18-20.

[3]王俊,索文斌,施林淼.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内涵、定位和课程资源开发[J].高校辅导员,2013(4):10-14.

猜你喜欢

课程化辅导员育人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