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国留学日本热潮的动因
2015-12-18计裕人
计 裕 人
(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清末中国留学日本热潮的动因
计 裕 人
(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甲午战争后,大批优秀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满怀救国之志,东渡日本留学,出现了一股留日热潮。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的推动、清政府的政策支持、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以及日本政府的政策吸引。当时人们把留学和救亡结合在了一块,形成了一股留学救国思潮。
关键词:清末;中国学生;留学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2.025
在隋唐后的上千年时间里,日本一直以中国为师。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认知世界里,日本不过是一个一直在学习我们的东夷小国。但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日本打败了中国,并且强迫满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惊醒了沉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就成为他们奋斗的主要目标。他们意识到,此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想求强求富,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向日本学习。这种特殊的社会需求把派遣留学生的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甲午战争后的第二年,清政府就开始派遣学生到日本留学,此后人数逐年增加,逐渐兴起了留学日本的热潮。留日热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的推动
“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时代内容和社会时代特征。而不同的社会历史时代,又赋予那个社会时代的人们以不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历史使命。”[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知识分子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学风,反对脱离实际,反对崇尚空虚,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实现强国御侮的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看到了中国武器装备的落后,继承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极力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因此,当第二次鸦片战争刚一结束,曾国藩就提出:“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忘备?……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2]
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经济掠夺和文化入侵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审视自己的文明,探求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在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后,洋务派又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在国内大力开办各种洋务学堂,聘请外国教习,学习“西文”和“西艺”,以达到救亡图存目的。中国人把学习的目标瞄准西方,对日本那样的小国却熟视无睹。在甲午战争中,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被向来为国人所看不起的东洋小国所击败,并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惨败和战后面临的瓜分危机,使得中国社会各阶层不同程度地对清政府感到了失望,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呼声。在清政府内部,也有不少人上奏疏、递条陈,要求在财政、用人、军事和教育方面进行某些改革。
明治维新后,留学教育对日本的迅速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给张之洞等清政府中的一些大官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求派遣留学生赴日的舆论逐渐占了上风。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分析日本走向强盛的原因时指出:“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榎本、陆奥诸人,皆二十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洋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3]同时,甲午战败的残酷现实,也使得进步知识分子从中日两国地位的巨大转换中看到了中国的出路。由当年留学日本的学生编辑的《留学生鉴》中坦言其留学动机:“留学者数千人,问其志,莫不曰:朝政之不修也,社会之腐败也,土地之日狭也,强邻之日薄也,吾之所大惧也。吾宁牺牲目前之逸乐,兢兢业业,以求将来永远无暨之幸福,此则吾之所大愿也。”他们明确宣称“惟游学外洋者,为今日救吾国唯一之方针。”[4]正是这种在知识分子群体心头沉重的民族危机感,为留日热潮的形成注入了一股强烈的催化剂。
二、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留学生的派遣是国与国之间交流学习的一种形式,受到国家政治、文化以及政府政策的直接影响。西方一些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这是当时的清政府所不能接受的。而日本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保留了天皇,清政府认为这种不动摇皇权又能使国家富强的方式正是自己所要学习的。因此在留学政策上清政府更倾向于向日本派遣留学生。
进入20世纪,清政府通过诏旨和有影响的大臣的宣传,号召青年学子出国留学,并给予回国后录用授官的许诺。1903年,清政府下发《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章程规定:“留日归国学生凡有日本普通中学堂毕业并得有优等文凭者,给予拔贡出身,分别录用;凡由高等学堂毕业并有优等文凭者,给予举人出身,分别录用;凡由大学堂毕业者,给予进士出身,分别录用;凡由国家大学堂毕业持有学士文凭者,给予翰林出身,持有博士文凭者,除给予翰林出身外再给予翰林升阶,并分别录用为官。”[5]赴日留学比走科举考试道路更易晋升,这使得那些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青年学子拥有一条新的道路,于是留学日本成为社会热潮。1905年,清政府痛下决心废除了科举制度,这大大促进了留学事业的发展。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给清政府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清政府提倡各省地方对出洋留学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而且在生活上对自费留学生予以适当照顾。自费生回国参加考试或授予出身等,与官费生同等待遇。
1898年,“经正女学”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女校,此后,女子学堂在中国逐渐兴办。随着女校的兴办,女子中学的师资十分缺乏,从1899年开始,逐渐有女学生赴日留学。“由于‘用才孔亟’,清政府开始选派女生留日学习速成师范,一年、半年即归。起先,女子留学多是自费,随着女子留学事业的发展,清政府开始调整留学政策,逐渐选派官费女子留学。1905年,湖南省首开风气,奉天、江西等省继之,使东京留学女子很快增至百人。”[6]1905年,湖南选派20名优秀的女学生赴日学习。1907年,奉天女子师范学堂派遣15名优秀女学生到日本实践女校学习师范课程。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里,要求妇女恪守“三从四德”,她们的价值体现在家庭中,对于其社会价值没有要求。所以这时的年轻女性能够勇敢地冲破社会藩篱,走出国门,来到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学习,象征意义很大,可以说在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也成为后来者追捧的对象。
为了给赴日留学提供方便,当时出版了不少留学指南,如《日本游学指南》一书就明确提出,百闻不如一见,尤其是日本,其“维新之历史,足为东阳未来国之前鉴”,认为学习日本是使中国强盛的最佳捷径[7]。“如欲采他国之长,以补我国之短,非亲历其境,不能得其益也。”[8]以上资料均反映了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想变革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改变国弱民穷、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的。
清朝政府对留日学生的资助以及给予的优惠待遇大大推动了学生赴日留学。学生到日本后主要学习法政、师范科和军事科等实用的专业,其中以学习师范科的学生为多。因为清政府当时奖掖留学生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改革所需要的人才,挽救清政府的衰亡。这些留学生学成后回国,大多进入政界、教育界和军事领域,1904年后,各省学校的教员中大多数是留日师范生,各地谘议局中留日法政生占大部分。留日学生成为推动这些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引领中国迈入近代化的门槛。
三、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一直是日本的文化母国。甲午战争前,中国人普遍固守着传统认识,视其为东夷小国,不会有所作为,更谈不上威胁到中国。但是在甲午战争中,日本以咄咄逼人的态势、速战速决的战略,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原来的东夷小国进而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清政府国力的虚弱及文化的衰微在强大的日本的面前暴露无遗,出人意料的战争结局也惊醒了部分国人。知识分子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是最早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的。中国的不断衰败与西方列强的迅速崛起形成巨大的反差,使他们最早萌发民族觉醒的意识,促使他们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于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出现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救亡思潮。日本向西方学习的成功示范效应,无疑为中国树立了榜样。
甲午战争后,陈独秀、陈天华、邹容、秋瑾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纷纷赴日留学寻求救国之路。1901年,陈独秀在目睹了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政府的懦弱无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毅然自费赴日留学。1902年回国后,陈独秀创办了青年励志社,之后又四次赴日学习军事和文化,将国外先进的思想带进国内,通过创办《新青年》等期刊向广大青年传播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批判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新青年》启蒙了一批青年人,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思想。在与传统思想和势力的斗争中,一些留日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05年陈天华在日本蹈海自杀,希望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来警醒世人。1903年留日女青年日渐增多。一些爱国女青年冲破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毅然赴日留学。秋瑾是这一批女青年中的杰出代表,1904年她不顾丈夫的反对,变卖自己的首饰筹资赴日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秋瑾积极投身于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活动。回国后,秋瑾痛感于广大女同胞的沉沦,于1907年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女权思想,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这在广大妇女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一批青年学子的身体力行和号召下,留学的青年越来越多。
四、日本政府留学政策的吸引
《马关条约》将中国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但在俄、法、德三国的干涉下,日本被迫宣布放弃辽东半岛。此时俄国加紧在朝鲜扩张势力,同时强租中国的大连和旅顺港,这直接威胁到日本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日俄矛盾日益加深。为了遏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扩张,日本力图拉拢利用清政府来与俄对抗。而此时留日的中国学生日益增多,留日热潮乍起,日本政府立即意识到这正是他们可以利用的一个重要资源,通过教育中国的青年一代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当时日本的民间也有同样的认识:“支那渴望教育,日本教育家可趁此时机容啄于支那教育问题,握其实权,则日后之在支那,为教育上之主动者,知识上之母国。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皆由是而起。”[9]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热”逐渐在日本兴起。这些“关心”中国的日本人中,其心态各不相同。一些中下层民众在生活中接触到大量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希望通过中国学生赴日学习加强两国的学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的感情。日本当权者则别有用心,把接受中国留学生作为侵华政策的一个部分,企图通过文化教育来培植中国留学生对日本的感情,安插侵华代理人。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曾致函总理衙门,称“日本政府拟与中国倍敦友谊,藉悉中国需才孔急,倘选派学生出洋习业,该国自应支其经费”[10]。后来,他又向清政府官员面述,声称“中国如派肄业学生陆续前往日本学堂学习,人数约以二百人为限”[11]16。在日本政府派要员亲自来华游说清朝政府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同时,日本教育界人士也是积极行动。1898年高楠顺次郎创办日华学堂,教授中国学生日语及各学科,在该校章程中写道:“创设本学堂专在教养清国学生,务使学生从速讲习我语言,谙熟我风俗,并修普通各科之学,而为治专门各科之地步,以期培养成其材。”[11]171902年日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嘉纳治五郎在东京创建弘文学院专门招收中国学生,该学院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日语日文及普通学科,后来开设师范科,鲁迅、黄兴、陈独秀等都曾经在该校学习。另外,日本还为中国学生创办了许多特殊的学校,如政法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为中国培养政治财经等方面的人才,实践女学校、东亚女学专为中国女性增设师范和工艺等科。
日本政府和教育界人士积极推动中国学生赴日留学,是出于对华侵略的长远考虑,通过对青年的教育来培养为侵华效劳,并不是要为中国培养
实用的人才。由于中国积贫积弱,留学生在日本经常受到蔑视、侮辱和不公平的待遇,激发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留学生在日本创建各种民主进步团体,号召广大青年团结起来,维护国家的利益,成为中国旧民主革命运动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李侃.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4:2.
[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卷12[M].长沙:岳麓书社,1991:58.
[3]张之洞.劝学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7.
[4]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76.
[5]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6]陈九如.清末女子留日热潮的成因[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7]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20.
[8]吴玉章.辛亥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9.
[9]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
[10]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23.
[11]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7.
责任编校:徐希军
中图分类号:K252;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2-0113-03
作者简介:计裕人,男,安徽庐江人,安庆师范学院政治学院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安庆师范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44-K2030000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