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电影改编热的原因探究
2015-12-18新疆大学830046
聂 楠(新疆大学 830046)
一、青春电影与青春文学
青春片即青春电影。观众范围主要是基于青少年或者年轻的成年人,如初恋、青春期焦虑、成年、叛逆、和父母冲突等,这些严肃的题材一般纷繁复杂缠绕在一起出现于电影里。
文学作品产生的时间远远早于电影的产生,电影的创作首先从文学形式——剧本开始,文学一直为电影提供充足的故事资源。青春文学基本上都是小说,尤其是2013——2015年间改编成青春电影的作品主要有网络小说和出版小说两种构成。例如,王全安《白鹿原》;管虎《斗牛》《杀生》;娄烨《花》;滕华涛《心中有鬼》《失恋33天》等电影都来自小说。张艺谋是拍摄小说为原型的电影最多的一位,共有10部。张艺谋曾对小说改编电影给出自己的理解:“所以我首先要感谢文学家们,感谢他们写出了那么多风格各异,内涵深刻的好作品。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中国一大批好电影都改编自小说,就我个人而言,我离不开小说。”1
两者的区别从以下两方面来说:
人物:小说的人物必然是多余电影人物的,电影人物最多在配角上可以为了剧情的发展随意的增删,男主女主的生活背景,性格脾性,包括最终要的事件转折80%都是保持原著。
剧情:小说的剧情多少取决于人物的增删,如果电影中加入了新的主要人物角色,那么在剧情上为了能更好的塑造新的人物形象就一定会多加一条剧情发展路线,同时电影剧情会相应的增加。反之,如果电影中的人物少于原小说,那么剧情方面肯定会有取舍或者合并,让相同或类似的剧情叠加或选取最终要的部分来表现情感。总体说来,短片小说为了让电影更丰满会增加内容,而中长篇小说为了让电影更有戏剧冲突则会谨慎地增减内容。
二、青春文学改编电影的现状
从2000年开始网络文学就成为改编成影视剧作品的主要来源,痞子蔡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2000年登上大银幕,但是首次的“尝鲜”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直至2010年《杜拉拉升职记》的上映,1.2亿的票房总算是让网络文学的电影改编境遇得到了改善,继而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将网络文学与电影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大陆的著名导演们也开始关注和重视网络文学产业带来的影视契机,尤其是相继投入将青春文学改编成青春电影的队伍中。例如,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陈凯歌的《搜索》,滕华涛的《失恋33天》等。2013年赵薇的新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7.2亿的票房成绩使得青春文学电影改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青春文学的改编热潮,日渐引发人们对青春文学以及其改编现象的大讨论。青春文学与新媒体的强强联手增强了产业升级力度,这也是深化网络文学产业、挖掘价值利益最大化的良好途径,尤其体现在青春文学的影视改编上。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电影题材匮乏,好剧本少之又少,而网络文学中青春文学的蓬勃发展为影视产业提供了类型化丰富的文本资源。
为了探究青春文学电影改编热的现状和原因,笔者做了相应的市场调查,在全国的范围内发放问卷,最终随机抽样120份,对其数据进行了专项分析。我在调查问卷中选取的青春电影样本分别是《致青春》《小时代》《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何以笙箫默》。
由明显的折线图,我们可以看出,按照上映的先后顺序,青春电影的关注率除了带给改编界新高潮的《致青春》其余都在50%的关注率上,然而在2014年末到2015年初,关注率有所下降,但是这也毫不影响2015年成为青春文学电影大胜的一年,关注率的下降只能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该题材的要求有所上升,而问题二的饼状图,《致青春》压倒性的优势更是能反映出人们渐渐开始对简单的校园情节产生免疫,想要青春电影票房口碑双丰收,创作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改编出新意,改编出效果。
三、青春文学电影改编热映的原因
(一)电影产业飞速发展与网络人气小说
中国电影市场的成长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自院线制改革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电影观众从2006年的0.89亿人次大幅增加到2012年的4.67亿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5%2银幕的快速增长体现了市场作用下影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电影市场化的成熟伴随着消费的主流观众的更新换代。如今年轻一代的观众已经崛起,80、90后是观影的主流群体,他们享受生活的消费观念让电影院成了真正的“黄金地带”,内容新鲜、表达层次深、发人深省和引发大众话题的电影成为新一代观众走进电影院的理由。而其中青春小说因为符合读者的成长经历以及情感经历,所以是最能引发长久热议的改编作品,这也是青春电影大热的根本原因。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青春小说以校园、都市为背景更为接地气、受众广,而科幻、推理小说、武侠小说相对来说比较小众。另一方面,青春小说相比多涉及犯罪、封建迷信等元素的悬疑推理小说的政策风险小,其改编土壤似乎更为肥沃。更重要的,青春片相对于魔幻、科幻与战争片等大制作相比,场面小、特技少、情节简单,虽然常常因此被吐槽制作不精、情节俗套、槽点多,但制作门槛低,成本投入少收益高,也是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更为普遍的原因。所以青春文学电影大热的根本原因一是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二是网络小说与电影改编之间的亲密关系,三是青春文学相比其他文学种类改编成电影时的独特优势。
(二)原著粉丝积累青春情感易获共鸣
青春文学改编的电影为何能“一统天下”,为何即使在口碑不好、作品泛滥的情况下仍能收益不错的票房?究其原因,粉丝是电影的“第一生产力”,而青春小说的原著粉丝积累似乎使得改编电影有了先天市场保障。
无论是最近上映的《左耳》《何以笙箫默》,还是此前在票房上大获全胜的《致青春》《匆匆那年》,这些多年前出版的青春小说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所以一传出改编电影的消息就获得了原著粉丝的专注,而小说出版时正在读中小学的读者们现在已成长为大学生、白领,这正是电影消费的主流人群。此外,小说虚拟人物具象为电影演员、一本书具象为120分钟左右的电影,读者粉丝们对扮演者是否符合原著人物特性、改编情节是否违拗原著本意的争论更是为电影增加话题度。虽然不少青春片被批“消费怀旧”“伪青春”,但是在这个流行怀旧的年代,观众们对其中的“青春回忆”的情感共鸣也无疑是青春小说改编的电影收获票房的法宝。这一点通过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也可以看出大家为什么关注青春电影。
有60%的参与者都认为,以小说为基础,粉丝数量多是青春文学电影最受欢迎的直接原因。乐视影观众,而其中绝大部分观众都是原IP的粉丝。所以我们就遵从了粉丝的意见,就是说为粉丝制造他们这个群体更加业张昭曾把郭敬明比作中国电影界的第一个产品经理,并毫不避讳地谈起了《小时代》系列影片对于粉丝的依赖。而区别于传统电影人从表达自我出发的拍摄初衷,电影圈的产品经理得在拍片前就摸清自己的目标窄众的需求。”除了受欢迎的原因,我在调查中还研究了青春电影最触动人心的元素是什么。
在这个流行怀旧的年代,观众们对逝去青春,逝去回忆的留念与关注也直接成为了青春文学改编成青春电影的推动原因,就像台湾导演侯孝贤说过的那样:“最好的时光是已经逝去的时光。”因为大家对青春的回忆,使得青春电影的票房多了一层保障。
(三)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从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到去年大卖5亿的《匆匆那年》,再到《左耳》《何以笙箫默》,皆是根据畅销的青春小说改编而成。时下正值电影圈IP盛行,所谓IP,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某一个形象,运营成功的IP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转换。而把一个已经成名的IP形态改编成电影,简直就是事半功倍。
电影《左耳》作为苏有朋导演的处女作,同样有着饶雪漫最经典的小说作为基础,成为近日青春片的最大黑马,上映至今票房在昨日已破4亿,远远超过其他两部青春片。而作为一部带有文艺气息的高期待影片,《万物生长》在映前营销期的平庸表现可能正是其票房乏力的诱因之一。虽然有很多专业影评人认为《左耳》故事俗,苏有朋导戏的功力还不够,但是《左耳》在目标群体定位上很准,一开始就定位为二三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并着重针对这些目标群体进行宣传,《左耳》这样的电影一开始就定位这类群体,算是大胆的尝试。根据艺恩数据显示,主打“残酷青春”题材的《左耳》的受众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人群,且以年轻女性为主,而《何以笙箫默》则在30-39岁受众中的关注度更高,男女受众比较均衡。
该表反映出最重要的原因依旧是小说粉丝为基础,除此之外就是这类型电影大家更多的当做无聊时的消遣。生活在新媒体数字时代下的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手机,而我们每天手捧手机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刷微博、微信、空间、网页以及一切能传递消息的社交软件,所以当改编自青春文学的同名电影即将上映的信息在网上数以千计的转发时我们才能获得消息,才能选择我们是否要在闲暇时观看它。由此可以看出,多样化、多途径的青春贩卖方式才能让青春电影一直保持头条的地位。而这些首映前,放映后的多样化推广方式则是青春文学电影大热的重要原因。
四、当前青春文学改编电影的主要问题
(一)题材泛滥,缺乏机制
从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最终票房超过7亿元开始,国产青春片看上去迎来了黄金时代,但与高涨的票房形成鲜明对应的是,近年青春片的口碑却不怎么样。“影视毒舌”影评人杨文山认为,青春片的遍地生根、良莠不齐,自有市场的淘汰机制,假如市场也很难淘汰,让它们独领风骚,那只能说明我们的“主流电影”做得太差劲,青春电影之所以遭人嫉恨,说到底它是以一个健康市场中配角的身份抢了主角的光环。”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专门研究了一下大家对这类题材电影的最真实看法。
由此可见,大部分观影者都不太满意青春电影的剧情,喜欢观看的也只是更重视情感上的共鸣,而认为其没有预想中的好,影片一般只能勉强看完的则占了将近40%。曾几何时,中国也有过不“堕胎”的青春片。影评人韩浩月认为,现在中国电影正处在对青春片需求的初期,如果该类型不把握住一个好的趋势,很有可能会让这个题材透支殆尽。”他说:“好的青春片应该是一部社会电影,让观众明白角色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生存状态。
(二)价值观念缺失
笔者认为当下的国产青春片的整体特征是缺失,跟这个时代的砥砺与激荡,因而更像一种对现实有意无意的逃避。它们几乎都诉诸单一的“怀旧”,不管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对90年代大学校园的追忆,还是《匆匆那年》对2000年前后中学校园的唯美展现,都力图唤起观众对逝去的青春年华的怀念。这些刚刚成年或进入中年的青春回想多少显得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因此,我们当下看到的青春电影,无论题材还是视野,可以说都非常有限,其气象也明显卑弱。稚嫩、无辜的面孔下为什么会隐藏着这颗苍老的心灵呢?或许,与独生子女一代所经历的社会遭遇有关吧。
注释:
1.陈墨.张艺谋电影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6:第31页.
2.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yzy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