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途径探讨①

2015-12-18赵珊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教学方式

赵珊

(内蒙古通辽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近年来,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对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关注度日渐提升。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竞技、健身及娱乐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与儿童身心发育特点相符合,培养儿童篮球运动兴趣,不仅能够增强儿童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儿童体育锻炼习惯,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儿童篮球运动积极性,不利于儿童运动兴趣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该地实验小学中选择30名7~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5名。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检索相关材料,为该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数理统计法: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整理调查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访谈法:对儿童篮球训练兴趣进行访谈,获取相关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组采用新型训练方法及对照组采用传统训练法,经过三个月时间,就兴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2 分析讨论

在具体研究中发现,实验组在采取新型训练方式和方法后,对篮球运动感兴趣人数较多,而对照组则恰恰相反,影响儿童篮球兴趣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目前,部分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过分强调篮球技术的传授,忽视了体育教学本质意义,不利于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1]。多数情况下,篮球运动教学采用的是“讲解—示范—练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儿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课堂缺乏活力。

2.2.2 教学方式和方法落后

受到男生与女生性格特点所致,男生要比女生对篮球运动兴趣更为浓厚,而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过于落后,忽视对儿童个性特点的研究,一概而论的教学模式,使得部分儿童难以对该项运动产生兴趣,最终影响儿童篮球运动兴趣的培养。另外,还有部分学校篮球场地较少,无法满足学生训练需求。

表1 实验组、对照组“训练兴趣”情况比较表

2.2.3 忽视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主要是指在儿童篮球训练过程中,对儿童开展的美育、智育教育,简而言之,通过篮球运动激发儿童喜爱篮球的情感。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篮球运动的本质意义,主要强调篮球技能,与素质教育具体要求相背离。

2.2.4 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儿童在学习技能的初级阶段,动作掌握及纠正缺少自我判断力,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引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过度关注儿童篮球技能的考核,忽视了对儿童参与度等方面的考核,直接影响儿童对篮球训练的正确认识,不仅如此,很多儿童并没有真正进行篮球比赛,在技能训练时,缺乏自信心,从心里拒绝参与到篮球训练过程中,长此以往,儿童逐渐失去对篮球运行的兴趣[2]。由此可见,儿童普遍缺乏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而造成兴趣不足的重要原因不仅表现在一个方面,而是教学观念、方法等方面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3 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

3.1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儿童兴趣

教师是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的关键,其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儿童对篮球运动的看法,而篮球运动项目的基础要求是奔跑的速度,且大多数儿童热衷于奔跑、追逐游戏,为此,在培养儿童篮球运动兴趣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儿童乐于奔跑特点,并加强对该年龄段儿童特点的分析,播放相关比赛录像,让儿童能够初步认识和了解篮球运动,而后,组织一些关于奔跑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等,让儿童能够充分体验奔跑的乐趣,同时,在游戏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儿童好胜心,激发儿童主观能动性,使儿童愿意学习奔跑技能,为日后篮球运动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逐渐培养儿童自主参与运动的习惯。

3.2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强篮球训练趣味性

儿童身心尚处于发育阶段,具有骨骼硬度偏低、但韧性较大;肌肉耐力差等特点,而篮球运动属于枯燥型项目,如球性练习、脚步移动等,每项运动都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够掌握篮球技能,与儿童耐性较差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对于儿童来说,是对其意志力的一种考验,为此,为了能够让儿童对此篮球运动产生兴趣,教师可以立足于儿童发育特点,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儿童抗疲劳性。例如:分组接力游戏;通过“贴膏药”、“耍猫”等游戏练习篮球基础动作定位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创建轻松的教学氛围,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儿童在游戏中保持兴趣,并掌握基本的篮球运动要领,为日后参加体育运动奠定基础[3]。

3.3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儿童兴趣

不同于中学生、成人,儿童篮球运动具有独特性,由于儿童模仿能力较强、且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儿童对事物的了解需要依靠具体事物及直观形象,儿童对直观事物的兴趣更加明显,接受速度较快。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及推广为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提供了极大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与篮球运动教学整合到一起能够更好地适应儿童学习持续性较差的特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指导儿童进行篮球运动,并播放一些篮球运动的精彩片段等,增强儿童对重点篮球运动要领的记忆。大量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辅助篮球教学,能够有效增强知识直观性,刺激儿童感官,充分发挥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提高篮球运动教学质量。

3.4 重视隐性教育,增强儿童兴趣

在培养儿童篮球运动兴趣过程中,应重视隐性教育的渗透,给儿童播放一些与篮球相关的励志影视作品等,让儿童能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使儿童能够在日后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同时,针对一些自信心较差的儿童来说,教师要尊重儿童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如按照运动能力、年龄及性别分组,拉近儿童之间的距离,减少部分儿童的失败感,将游戏穿插于教学之中,真正实现“寓乐于学”目标。例如:在变向运球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儿童降低身体重心,结合“穿山洞”游戏,激发儿童兴趣,从而在游戏过程中逐渐掌握篮球运动技巧,且通过儿童之间的配合和帮助,共同完成游戏任务,感受自身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增强儿童自信心,从而喜爱篮球运动项目。

3.5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保持儿童兴趣

为了能够保持儿童对篮球运动的持久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仔细观察儿童运动表现,多运用表扬、鼓励等语言和眼神鼓励儿童,及时发现儿童的闪光点,激发儿童善于运动的积极性,当儿童经历失败时,也要给予耐心指导和关心,不要指责,多给予儿童正面教育,预防负面作用对儿童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另外,教师要增强与儿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突出儿童主体地位,帮助儿童克服篮球运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促进儿童兴趣持久性发展[4]。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儿童心理及生理特点的研究,采取灵活方法,让儿童能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并立足于教育的角度审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育人”目标,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4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针对儿童篮球运动兴趣培养正如陶行知先生倡导的“解放”,应引导儿童多种感官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以最大限度激发儿童兴趣,另外,教师要调整自身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强篮球运动趣味性,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逐渐培养儿童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为日后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1]李赣.对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体制的思考——有感于四川篮球学校的成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0(1):81-82.

[2]刘小莲,纪新智,姜元魁,等.高校作为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基地的可行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25(4):538-539.

[3]胡文景.越南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D].吉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教学方式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幼儿篮球运动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篮球市场推广对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分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