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欲仁,斯仁至矣

2015-12-17郑涛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杨伯峻仁学颜渊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灵魂。据统计,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提及“仁”的部分有58章109处①。虽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许多言论中都谈到了“仁”,但因为孔子的教育方式具有因材施教的特点,所以在众人“问仁”时,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回答。

孔子至始至终都没有给“仁”下过一个明确定义,但总结孔子对“仁”的解答,不难发现:“仁”非诸德,却兼含诸德。它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试图通过一种温柔敦厚的道德示范来安邦治国,实现和谐的礼乐社会。

一、仁者爱人

尽管“仁”的含义只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被挖掘,但它的思想体系却始终围绕着“爱人”的内涵。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生活在春秋中叶,这是中国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面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社会现状,孔子痛心疾首,力图找到安定天下的济世良方。孔子认为要想拯救这个无道的社会,就应该恢复代表宗法等级的礼乐制度,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仁”是礼乐之本。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指的就是人只有做到了“仁”,才能自觉遵循礼乐制度,否则就会目无尊长,犯上作乱,做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情。在孔子心中,礼崩乐坏并不是礼乐制度出了问题,而是人心出了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仁爱”作为“仁”的基本内容,使之广泛传播,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最终实现人人互敬互爱,社会和谐融洽。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仁爱”应发端于家庭内部的“亲亲之爱”。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对自己亲人的爱,是人类最真实的一种情感,与生俱来,无需教育。而孔子主张的“仁爱”,就是由“亲亲之爱”缘起,以爱有差别为原则,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从“爱亲”逐步扩大到“泛爱众”,然后再“能近取譬”泛爱天地万物。这种有差别的“仁爱”反映了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形态,带有浓厚的封建等级秩序的色彩,与墨子的“兼爱”有着本质区别。但也正是先“爱亲”再“爱人”的由亲而疏的量的变化,使得“仁爱”思想能从根本上适应以农业家庭小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让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礼乐社会成为可能。

二、为仁由己

虽然“仁”被孔子认为是一种完美的道德观念和品质,但它并非一种任人顶礼膜拜而又高不可攀的玄虚之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认为,求仁之法重在持之以恒地追求“仁”,只要自己有志于仁,仁就会至于其身,这也正是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意志品质,是求“仁”的先决条件。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就是在借一定的道德规范来克制自身欲望,抵抗外界诱惑,达到修己求仁的目的。不过孔子一生致力于维护和恢复周礼,在他看来,礼是道德的标准,仁是道德的属性,两者相辅相成。对于个体来说,也只有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各个方面都符合周礼的统治秩序才能算做到了“仁”。

除此之外,既然“仁爱”是“仁”的主要内涵,那么想要实践“仁”就必须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为此,孔子提出了作为“仁之方”的“忠恕之道”。

何谓“忠恕”?杨伯峻解注:“‘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概括讲是‘仁。孔子自己曾给‘恕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②

从道德境界上看,终身不违仁在于“恕”,而为仁在于“忠”,“忠”的层次应该高于“恕”。但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实现“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理想。

三、天下归仁

孔子极力宣扬“仁”,把“天下归仁”作为社会的最高理想,甚至主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难以理解和实践孔子的仁学思想,但孔子仍知其不可而为之,始终身体力行“君子无终食之间为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的仁人標准。

孔子作为儒学的奠基人,其学说的魅力就在于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精神的塑造,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历百代而不衰,跨异域而皆仰。不过在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国人在享受各种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如何弘扬仁学价值,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之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仁学思想的提倡可以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安乐。孔子认为,只要坚持不懈地求仁,时时以“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最终,“仁”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品格。而当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升的时候,人会以孝悌为出发点,不断把情感推延至邻里、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间,从而成为构建良性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仁学思想的提倡还可以促进自然、社会、人与物的和谐共处。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大环境下,人贵畜贱,重视人的生命甚于物的价值,这是人之常情。但孔子也曾说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大概意思是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力气,而是它坚韧不拔的品质。“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在儒家看来,马不仅仅是供人驱使的工具,它也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同样应该受到关心和尊重。“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孔子提出的爱并不局限于“爱人”,而是从生命的意义上表现出对自然万物的普遍关怀与尊重。从“爱亲”到“爱人”,再到“爱物”,虽然爱有差别,但本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把爱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

注释: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9.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

作者简介:郑涛,江西南昌,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杨伯峻仁学颜渊
兄弟草原
攘鸡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客气”词义的源流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志向
《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三则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列子》撰写时代考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