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数的思考①

2015-12-17汪洋管水法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工作量体育教师标准

汪洋 管水法

(1.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 浙江杭州 310011;2.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浙江杭州 310025)

1 研究背景

建国以来颁发和转发的有关学校体育工作文件中,有160余条涉及体育教师的政策,但涉及到教师工作量的却寥寥无几,能够根据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提出合理的编制就微乎其微了。60余年过去了,体育教师不再是课堂上教教书、喊喊口令那么简单了。近年来,随着体育课时的增加、7号文件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的组织与实施,体育教师在显性和隐性工作量上都明显增加。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已是严重的超负荷工作,体育教师的工作现状令人堪忧。主要是各种隐性工作量没有考虑,导致编制数目太少。

2 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构成

2.1 体育教师工作内容构成

体育教师工作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阳光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运动队训练、体育竞赛、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科研等等。

2.2 有关计算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政策法规

198 5年5月3日教育部转发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85教体字013号),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规定为:小学每周14~16学时,中学每周12~14学时。

表1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199 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五章“体育教师”第十九条: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200 5年8月19日《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教体艺〔2005〕10号)指出:凡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均应计算工作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强调: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h。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

3 政策法规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编制数标准

3.1 国家出台的各种文件法规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

教育部办公厅文件教督厅[2000]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规定:乡(镇)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按规模、班级数等要求配备专职体育与健康、艺术教师和专职或兼职卫生人员。

200 1年10月8日,中央编办、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国办发〔2001〕74号),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根据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地域,按照学生数的一定比例核定见表1所示。

教人〔2002〕8号教育部颁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中,根据(国发〔2001〕21号)文件精神,国办发[2001]74号文件的编制标准折算,普通高中每班可配备教师3.0人;普通初中每班可配备教师2.7人;城市小学和县镇小学每班可配备教师1.8人;农村小学每班可配备教职工数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加快教师结构调整,制订并落实配齐专职体育教师计划,多渠道配备好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师。

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3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附表2: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里的评估指标里要求:体育教师数量达到规定标准。附表1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里的教师队伍中要求:体育教师数量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

3.2 浙江省出台的文件法规

浙政办发[2004]22号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等单位关于浙江省贯彻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与国办发〔2001〕74号给出的师生比标准相同。

浙教人〔2010〕55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和校医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第三条:在新增编制额中统筹考虑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和校医的配备,力争3~5年内配齐配足农村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和校医队伍。体育教师配备要求: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职工总编制数内,根据体育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4 政策法规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数量的思考

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教师编制计算按照师生比和每班配置的方法来核算,缺乏系统的依据任课教师实际工作量的标准核算编制。从上述各文件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均提到了以专职体育教师任教。虽说现今国家重视素质教育,但受应试教育和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考核制度的影响,基层学校普遍是语数英科教师能够配足、配齐、甚至超编。而体、音、美等学科教师工作量大、兼职教师众多,且兼职教师多为语、数教师,问题出现在哪里?就是缺乏对各个学科教师工作量的科学规划,致使学校的各学科教师配备出现了不合理的倾斜。

4.1 中央编办给出的标准和学校实际需求之间的差异

教师的编制不仅仅与在校学生的人数和班级数有关,而且与所开设课程科目数量和课时量有关。

以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小学)为例,该校现有班级24个,其中一年级5个班,四年级3个班,其余年级均为4个班级,现有教职工53人,在校学生831人,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地方课程、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劳技、少先队(班队)、校本课程等13门学科,其中1、2年级每班周课时29,3~6年级每班周课时30,全校共计周课时711,人均周课时为13.4。

以国办发〔2001〕74号文件给出的小学师生比1∶19来计算,该校在编教师应为43.7人,人均周课时16.3。体育教师以周16课时来计算,根据7号文件精神,组织每天25~30min的大课间活动,每次0.5课时,共计2.5课时;每天下午组织1h阳光体育活动仍以0.5课时算,共计2.5课时;课余运动训练每次90min算1课时,每周共计5课时;那么该体育教师周工作量应为26课时,若再算上组织实施体育竞赛、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科研等,一个体育教师的周工作量将有30课时之多。以教人〔2002〕8号文件来计算,该校教师的编制为43.2。该校教师人均周课时为16.5。

由此可见,无论以师生比还是每班教师数的编制核算办法,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都很大。

4.2 学校各学科与体育学科编制之间的统筹关系

学校各学科均为专职教师,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一个学校各个学科所需的教师数目合理的计算可为:学校该学科的周课时总数÷该学科教师的工作量。但关键问题是国家至今没有明确规定每门学科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导致了学校在教师编制上的混乱,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对比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语文和体育教师的编制和工作量:语文教师总数为23人,1、2年级每周9课时,3、4年级每周7课时,5、6年级每周6课时,总计周课时为178,该学科教师的平均周课时数为7.7。该校体育教师4人,依据7号文件课时规划,共计81课时,体育教师周课时总数为20.1,这还没有计算体育教师各种隐性工作量。

事实上,为了平衡各学科教师工作量,学校提高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课时工作系数,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现象。即便如此,语文教师的工作量还是不如体育教师,就出现了语文教师兼任体育课堂教学。

4.3 国家各种政策法规之间的矛盾

以2008年《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例试行基本标准》设置的体育教师配备办法、以7号文件的课时规划为依据、以专职体育教师任教来计算,1~2年级体育教师的周课时为20~24;3~6年级为18~21;初中为18~21;高中为16~18。这只是一个体育教师实际的课堂教学,如果再根据国家文件精神把早操、阳光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等加上,一个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真是难以想象。

从85教体字013号文件到7号文件的实施,国家的政策法规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教师的课时和隐性工作量从文字上看增加了一倍之多,但关于体育教师的科学工作量标准却没有及时跟上。

4.4 体育学科编制数的合理计算

研究表明,一名体育教师合理的周课堂教学课时应为10~12,如此,学校以:校班级数×周体育教学课时/(10~12)就是一个学校体育教师的编制数目。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合理科学的教师工作量标准,进而算出编制数。

5 小结与建议

5.1 小结

5.1.1 体育教师的超负荷工作与学校体育教师的编制数目有关

体育教师“课上无字,课下无事”的思想观点在学校领导甚至是大多数教师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国家到地方对学校的考核办法、校领导的“重智轻体”思想、体育课谁都可以教的认识等等,导致专职体育教师编制少,兼职体育教师多。

5.1.2 体育教师的不合理待遇与学校搞工作量平衡有关

体育教师的编制少、课时多,而学校的考核又与工作量有关。在领导的思想意识里还有:体育讲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智育高于一切。因此,才会有上述学校语文教师虽然平均只有7.7节课时,但课时量算下来却还要比体育教师高,导致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

5.1.3 体育教师的编制数与工作量的不合理制定有关

国家至今还没有给出合理科学工作量标准,致使各学校根据地方给学校的考核内容,平衡各科目的教师编制数目,认为体育学科相比之下的“不重要”。有的学校给出了体育教师的实际周课堂教学课时量为18~22,以此来计算体育教师的满课时量,算出的体育教师的编制数目肯定大打折扣。

5.1.4 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之间的矛盾重重

从85教体字013号文件中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认定、2008年《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例试行基本标准》体育教师的配备方案以及7号文件的课时规划要求等可以看出,学校体育工作量的变化是:课时数目的增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组织与实施等,在显性和隐性中都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学校领导在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时,只看到了课时数的增加,而没有意识到学校隐性的体育工作量。

5.1.5 国家有关体育工作量政策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试问一下“1990年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九条: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这条法规有几个教育局领导知道?有几个学校领导知道?又有几个学校自觉地实施过?24年过去了,一个体育教师连24年前应该计算的工作量都没有得到,问题出现在哪里?而伴随着7号文件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例试行基本标准》的颁布,有关领导只知道布置里面的工作和任务,而有关规定的教师工作量却避而不谈,因为在他们的思想里,那些本来就应该是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

5.2 建议

5.2.1 应尽快建立法定的教师工作量标准

教师编制的核算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计算, 国家给出了以师生比和每班配备比例的政策。该文认为不是很合理,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别,经济好的地区学校实行了小班化教学,而经济一般的区域可能班额较大。但无论是小班化还是大班额,上课均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因此,教师的编制数应该以学校的班级数和所设置的学科数目和各学科的任教课时来计算。这里就需要国家出台一份学科的标准周课时数以及该学科教师的标准周课时数。这样以来,各地方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各学科教师的配备才会更加合理科学。

5.2.2 统筹国家的各种政策法规使学校体育教师配备更加合理

国家的各种政策和法规应该统筹安排,及时跟进。随着7号文件、教体艺【2008】5号、国办发〔2012〕53号、教体艺[2014]3号等文件的颁布与实施,体育教师的显性和隐性工作量都有了显著的增加。而有关体育教师的编制和课时量的计算却没有及时出台,导致了真正上课的教师工作量反而不高。

5.2.3 各文件精神的执行应该自上而下传递,确保校领导知晓

现如今, 各种文件精神的传达大都以各区县教研员传递给各学校的体育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再将其转达给学校的领导,而学校领导听到的却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显性和隐性),而没有关注到有关法规对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核算。从而出现了本应在24年前应该计算的工作量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的现象。看来国家的政策法规应该首先让教育行政人员知晓,才能真正合理计算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算出合理的编制人员。

5.2.4 课堂教学工作量设定基本工作量

研究发现,实际的课堂教学以12节以下为宜。再加上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等,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应该在22~25课时。以学校班级数目、国家规定的体育课时和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算出合理的教师编制。

总之,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要靠广大一线教师的辛勤工作。随着国家愈来愈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体育教师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工作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国家计算体育教师编制的标准没有及时跟进,导致了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大、效率不高,影响到了体育教师的健康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方针。

[1]杨春茂.中小学教师数量控制透析[J].人民教育,2001(9):34-37.

[2]孟庆东,孟令臣,刘志飞,等.高校教师编制计算方法的探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8-81.

[3]李镇久.体育教师工作量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1992(4):70-72.

[4]潘建芬.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2(12):13-14.

[5]潘建芬,毛振明.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结构发展概况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7):122-127.

[6]宋尽贤,沈斌,潘建芬.公正合理的计算体育教师工作量[J].中国学校体育,2012(12):2-3.

[7]孔煜.体育教师工作量认定的新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33):83-85.

[8]党林秀,苏祝捷,伊耀,等.关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及待遇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2(12):6-11.

猜你喜欢

工作量体育教师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