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堂开展意境教学的途径

2015-12-17魏来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前导意境环节

魏来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历来讲求“景(境)生情、情生智,情景(境)交融”的心与物关系。教师若在课堂活动中借助“景(境)”帮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既可有效地淡化课程形式,又能获得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高中政治课的导入、教学过程和收尾环节等方面,试作阐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意境教学导入课堂结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77

学校教育是一项富含情感艺术元素的实践工程。若有情感艺术的渗透和浸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能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逐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取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感智力”效应。情感究竟从何而来呢?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强调:“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这就是意境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那么,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如何开展意境教学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简要阐述之。

一、课前导入丰富多元,努力攫取引人入胜的“凤头”效应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象,如果教师采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课前导入模式,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教学也不易出彩。古语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营造引人入胜的导入情境,则能迅速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有效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如教学“普遍联系”的内容时,有位教师引进某餐馆的广告词:“请到此处用餐吧,不然你和我都将会挨饿的!”如此导入,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原本空洞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鲜活起来;另一方面能够对学生思维进行积极有益的“激励、唤醒、启迪、鼓舞”。再如,在教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容时,执教者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有选择性地播放《亮剑》等影视精彩片段,让学生从“以少击多、以弱胜强”中激情感悟“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他们从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中深刻体会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重大意义与作用。有了这些生动活泼的课前导入,学生就会产生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心态,我们又何愁他们没有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灵感呢?

二、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努力攫取丰满圆润的“猪肚”效应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在这一阶段,如何产生“景中情、情中景,情景交融”并实现主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开展意境教学活动最关键的因素。有鉴于此,教师若能创设一种生动形象的意境,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实现更深层次、更有效果的情境统一。以经济常识设计为例,我们应着重以其中的“商品”和“货币”词语为本,并通过教材中的目录和提纲,把文本的主要内容串讲并辐射起来,例如商品与货币的产生、含义、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基本符号以及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此,课堂设计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它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本课教学体系,同时从微观层面构建了相关知识点及其内部关系,从而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实现了主客体间的有效融合。再以“价值规律”这一重点教学内容为例,应从内容、生产、交换、表现形式、作用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分层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在条分缕析中形成清晰良好的课堂意境,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三、结尾环节灵活多样,努力攫取引人深思的“豹尾”效应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投放在课前导入和课堂活动方面,而对结尾环节不太注重和讲究,多是采取比较普通的“总结提炼”式。俗话说:“编筐编篓,贵在收口。”经过前两轮的情景交融,结尾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巩固消化和知识内化,它是整个课堂活动的最后高潮阶段。此时此刻,若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意境形式进行结尾,则能收获“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良好效应;与之相反的是,如果缺乏一个发人深省的课堂结尾,即使前两个环节做得再好,也难免有“蛇尾”之虞。意境教学的结尾法主要有图式说明、精炼概括、设疑引思、学生自解,还有谈话式、号召式、抒情式、引经据典等方法方式。以哲学板块的单元复习课为例,采用图式说明法来结尾比较有效:对于“唯物论”,以“物质、意识”为中心词语着力构建图式并进行知识点的相应辐射;至于“辩证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区别为中心着力构建教学意境;而对于“实践论”内容,则可以“实践—认识”为中心建构意境来结束课堂教学……这种“异曲同工”的结尾方式,不仅可让主客体融知、行、意于一体,更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效。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是一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缺憾艺术工程。而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课堂教学,更是由教师引领、学生互动的作文打磨。我们只要把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梯次推进,就一定会逐步达成意境教学“情景交融、心物交汇”的良好目标。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前导意境环节
小学数学课前导入改进措施分析
基于“三思而行”的数学章前导学课设计——以《数的开方》(导学课)为例
春色满园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NB—IoT系统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设计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一朵花的意境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提高WIAN前导码检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