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视角的理工科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2015-12-16王文娟王瑞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6期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教育

王文娟++王瑞

摘要:创业教育成为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升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针对理工科的学科特点,探索通过开展专业教育、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计、打造创业实践平台的创业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创业、就业。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47-0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掌握新技术、创造新产业、提供新岗位,从而使其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育符合社会需要的各方面专业性人才,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政策的实施,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的转变,但毕业生数量的激增,金融危机背景下实体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现状使得大学生求职竞争激烈,就业难问题日益加剧。因此高校在培养“就业型”人才的同时,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创业教育,培育更多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创业型”人才,变被动消耗社会职位为自行创造就业岗位。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促进工作有机结合,成为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创业教育的意义

1989年11月,美国学者柯林·博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创业教育和学术性教育、职业性教育将成为人们未来应掌握的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随后受到学术领域及企业的高度关注,学者从理论探讨以及实证研究多方面对创业教育进行探究。Plaschka和Welsch两名学者指出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可以造就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转化,促进高科技创业的发展(1990);Gorman等三名学者基于文献研究提出创业教育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1997);Bechard提出将创业教育视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指导和训练对商业以及企业发展感兴趣的人(1998)。Drucker对美国20年间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1965—1984年间,美国就业人数从7100万增长到1.03亿,对增长来源进行分析,发现保持45%增长率所提供的就业机会是由创业型和创新型企业所创造;进而阐述了国家创业水平越高,成员自主创业比例越高,会获得更多社会及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社会繁荣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英等发达国家推行创业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英国的就业数据可看到,1985—1995年,大学毕业生及各种失业人员的自我雇佣率大幅度提升,从11%上升到20%。基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师生科技创业所诞生并发展的硅谷,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我国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文件鼓励和保障创业教育的实施,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专业理论教育,教学形式多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缺乏对于管理方法、人文素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其在求职过程中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复合型、T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针对理工科学生开展自然科学、工科技术领域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类知识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是对学生知识扩充及技能培养的有益补充。

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促进的作用分析

创业教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社会需求,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过程参与性,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授学生创业知识,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业活动。因此,创业教育在提升学生个人创业能力的同时,能够通过创造大量的企业来提供自我雇佣的选择,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1.创业教育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由于学科特点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许多理工科毕业生,只掌握了专业知识,没有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更好地发挥作用,职业晋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创业教育中,多领域、跨学科的参与成为必然,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培养更多的T型人才,即在某一领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管理学、法律等方向知识的学习形成跨学科的多元知识体系。

2.创业教育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独生子女居多的大学生群体,受到经济发展、家庭环境、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容易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存在宁愿“家里蹲”不愿“下基层”的现实选择。在面对公务员热等现实情况下,对创业行为缺乏客观认识。创业教育中通过创业事迹的介绍,创业教育理念阐述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的社会价值,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的现实需求,是自我生存的选择,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用企业家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3.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创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创业者具备较强的运用以及驾驭知识的能力,创业教育需要通过相关教育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创新精神、抗压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以及领导力。一些创业类竞赛及创业实战活动还可以将个人所积累的知识内化为创业技能运用到创业行动中,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4.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发展就业选择。目前,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较为丰富,包括邀请创业家、企业家、公司高管进行授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举办相关商业竞赛,撰写商业计划书;模拟商业实战演练等。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创业所需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并通过创业教育产生了创业想法,开展了创业实践,积累了创业经验。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就业思路,让学生能够将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理性选择。endprint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创业教育路径分析

创业教育的途径选择可以依据现实情况,结合理工科学科特点,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更好地将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知识学习以及专业技能培育相统一,形成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教育模式。

1.以专业教育为基础,进行融入式教育教学。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是创业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创业实践的重要纽带。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传授知识,培育技能的主要途径,具有系统、稳定、全面的特点,充分利用专业教育平台,将创业需求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将创业知识、技能与专业素质相结合,延伸创业教育相关内容;并通过选修课、讲座等形式进行有益补充,加强不同学科创业内容的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全方面的传授知识,提升学生素质技能,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创业实践活动之中。

2.更新教育理念,唤醒学生创业意识。传统的对理工科学生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提高就业层次。创业教育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教育过程激发学生的创业思想,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推动大学生创业;与此同时,注重对企业家精神的阐释,鼓励学生通过创业教育,成为像企业家一样的复合型人才,具备综合素质与技能,从而更好的实现就业。

3.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创业知识的完善。通过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在内容上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创业形势,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升创业技能。针对理工科学生创业知识基础薄弱的情况,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时,结合专业特色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以浅显的普及型知识为主,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与内容的实用性,通过角色扮演、商业模拟游戏、创业人物访谈、团体游戏、头脑风暴、案例分析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学生实际参与体验创业,激发其创业兴趣,感受创业乐趣;帮助学生掌握创业使用的工具与方法,进而能够在实战过中提升对知识的转化与运用能力。

4.搭建实践平台,加强学生创业能力训练。创业基本素质的培育成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检验。推动理工科学生开展创业,必须加强创业实战能力的训练,需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利用以下三个平台进行创业能力训练,对开发学生基本创业素质,积累实战经验,保障创业成功率有具有促进作用。一是利用科技创新活动这一载体,借助理工科学生在科技创业活动中的天然优势,鼓励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发明及各类商业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进行创业实践过程的模拟。二是校企合作,招募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创业实践环节,使其通过参与企业实习、项目运作,感知创业流程。三是选拔优秀创业项目,借助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平台进行项目的重点扶持,为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技术咨询、人才推荐、办公场地保障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通过竞赛平台锻炼知识运用的能力,通过模拟创业平台提高市场应对能力,通过实战平台提升综合创业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成功创业,并以创业带动更多群体实现就业。

促进大学生创业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创业教育具备创造性、创新型、开拓性等特点。在对大学生就业促进方面,主要体现在开拓了新的就业渠道,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打破了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被动进行职业适应与职业匹配的现状,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的同时,获得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满意度,为学生成功实现就业提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丽君.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的探索与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

[2]李洁.从美国四所著名大学的创业教育谈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关系[J].中国青年科技,2005,(4).

[3]何艳铃,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

[4]胡瑞.英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1).

[5]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的类型与影响因素[J].教育发展研究,2011,(3).

[6]Ron Botham,Colin Mason. Good Practice i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UK Higher Education[J].National Council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Report,2007.

[7]徐颖云.基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创业教育驱动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

作者简介:王文娟(1987-),女,山东龙口人,硕士研究生,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工科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大学生之歌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