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德美澳等典型国家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的启示

2015-12-16邓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6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启示特色

摘要:新加坡、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以下简称四国)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具有共同特色:独立的高职教师资格制度,高标准的准入制度,健全的教师聘用机制,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而我国在这几个方面与四国有明显差距。借鉴四国的成功经验,从中得到启示:加强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从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师资引进与培训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41-03

新加坡、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许多共同特色,本文拟对这些特色进行分析,为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四国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的特色

(一)新加坡的特点——政府大力支持

1.资金支持。新加坡的理工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学院。政府以国家GDP的10%左右投入到高职教育中,加上学费收入返还,使理工学院有着充足的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进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

2.管理支持。理工学院的最高管理机构为校董会,70%的校董来源于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30%来源于企业高管。校董的多重身份,使教师的培养培训直接与行业、企业联系起来。

3.政策支持。政府通过面向世界的国际合作项目,与国外政府、机构和学院建立伙伴关系,进行大量的教师培训和科研项目开发,提升教师的科技、管理、综合能力,不断为教师增值。政府曾经将300名高职教师送到德国进行了三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现在这一批人才已经成为各职业技术学院的骨干。目前每年输送9000人次教师到国外对口培训与交流。[1]

(二)德国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特点

1.教师职业高门槛。在德国,“教师、医生、律师”因考证难而被称为“三大艰难职业”。教师资格考试是两次严格的国考。高职教师更是入门难,是按照大学教师的标准聘用。而大学实行教授制,没有教授以外的职称,聘任条件严格,需要博士学位且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校外相关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在企业工作三年。还要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2]

2.职教师范专业设置科学。职教师范专业分为电气、机械、建筑、化工、造型技术、经济与管理、护理与健康、家政与营养、印刷技术、纺织与服装、生物技术、农业园林和社会科学等13个大类,共46个专门化方向。职教教师大学学习内容由三部分组成:①教育科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学论和教学实践)。②职业技术学专业(主修专业),即13个门类中的任何一个,专业学习阶段时选择一个专门化方向。③普通教育副专业(辅修专业),如外语、数学等。主修专业、辅修专业、教育科学三部分课时比例为80∶40∶40。[3]

3.重视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德国鼓励教师参加职教研究所的工作,全职工作五年回校后可以晋升;非全职工作五年,每周2天在研究所、3天在学校,晋升机会也比较大,每五年换一批人。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催生一些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成为职业教育的专家,推动学校乃至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4]

(三)美国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特点

1.严格而高标准的公开招聘制度。美国的社区大学相当于高职,其教师和大学教师的设置一样,分为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四个层次,准入要求都很高,在全国刊登公开招聘广告招聘。应聘条件是:讲师至少有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他三个层次的教授都要求博士以上。助理教授要有教学和科研经历并有发展潜力。副教授要有当顾问、单独谈判与研究的能力,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显著成果。教授应具备更高的素质。

2.独具特色的教师管理机制。(1)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科研和服务。学校每年都要考核教师这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内容是如下,教学:教课门数、课时数、学生数量、学生的评价;科研: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申请到的科研经费以及在学术组织中的角色、学术刊物的编辑工作;服务:参加各级委员会的数目和贡献,在校内外各团体中的服务。考核程序规范:提交年度工作报告、系里评价、学院评价、评价反馈。(2)规范的晋升制度。美国高职教师有短期合同制和终身制之分。教师晋升包括:由讲师到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的晋升;由短期合同制到终身制的晋升。最难的是能否在6-8年的时间里获得终身教职,终身教职评审严格,一是要独立完成过多项科研任务、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论文、成功地指导过博士研究生等。二是申请过程严格:申请人按规定对自己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的贡献进行总结并提供佐证材料;系里每位教员在审看资料后进行投票选举;晋级评委会审查投票结果、讨论和投票选举。终身教职制度特点是非升即走,获得之后就会享有众多的福利待遇,最能激发青年教师斗志。从助理教授升副教授,从副教授升正教授的程序和申请终身教职一样,不过评审的重点是科研。(3)种类繁多的奖励和荣誉项目。美国高校里设置了种类繁多的奖励和荣誉项目,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例如明尼苏达大学,其奖励和荣誉项目有:“杰出教学或杰出科研奖、明尼苏达大学校友协会奖、校长杰出服务奖、杰出社区服务奖,以及镌刻着学校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及国际大奖获得者”等。其他高校也都有类似的奖励及荣誉制度。

3.独特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在线网络培训。除了通过研修班、研讨会和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尽快站稳讲台外,还十分注重对青年教师进行网络培训,校园网络建设非常完善,在校园网上,有青年教师亟需的各种教学资源。特别是对最重要的课程教学大纲,都有如何做好大纲的指导、大纲范本、检查大纲的清单。青年教师能够利用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高效的业务学习。[5]

(四)澳大利亚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特点

1.入职前培训严格。TAFE学院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政府对TAFE学院的师资有严格的要求:入职前必须经过TAA证书培训并获得证书。TAA证书培训非常著名:系统、实用性强,培训内容全面,包括:安排教学环境的能力,设计实践课程并操作机器设备的能力,课堂教学技巧和组织教学能力,对学生成绩考核的把握能力,对专业教学体系的认知能力等五个方面。[6]endprint

2.重视师资进修培训。政府不过分突出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而强调教师紧跟行业技术发展步伐,终身学习,因此非常重视师资培训,1989年以后,政府每年提供0.25亿澳元用于职教教师进修。规定每个教师都须到大学进行为期1~2年的半脱产学习,每年也须有2周以上到企业进行业务培训,都要进入相关行业或专业委员会,经常参加各种业务活动,获得经济发展的各种新信息。

二、四国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构建规范的高职教师准入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资格要求与普通高校执行同一标准,申请者只要具有本科或硕士学位,而对体现职教特色的实践经历、专业能力、专业资格证书等则没有明确要求,教师都是在入职后接受岗位培训,再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我们要学习四国,构建规范的高职教师准入制度,规定:①具备本学科相同或相关的本科及以上学历;②在入职前获得两类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资格证书;③具备1~3年的行业工作经历。[7]

(二)完善高职师资培训体系

1.建设专门的职教教师培养机构。我国不像以上四国一样有专门的职教教师培养机构,高职教师就是从普通高校毕业生或企事业单位中聘用。因此,可在综合大学或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设立职业师范教育系、职业师范专业,同时进行职业性和师范性教育。也可以建立和办好独立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或与企业合作建设职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

2.改革高职教师师资培训课程。一是开展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工作知识和技能培训需求调研,分析职教师资培训需求。二是开发科学的职教师资职业能力标准。三是根据职教师资能力标准,设置由教育类课程、职业技术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三部分组成的课程模式。

3.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网络平台。学习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积极打造网络资源平台:如建立教育电视台、接收站,通过提供各种教学资源或聘请有名望的专家或优秀教师进行网络授课、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等高效地对教师进行网络培训。

(三)创新高职师资培养模式

1.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多途径对青年教师进行入职引导和业务培训。除了采取导师制,让老教师带领他们尽快站稳讲台,缩短工作适应期外。(2)要增加青年教师奖励项目。对资历尚浅、很难争取到各种奖励奖项的青年教师,可单独设立一些青年教师奖励和荣誉项目,并给予经济支持,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兼职“双师”教师的引进与培养。要多聘用来自企业的高技能、企事业单位中的高学历的“双师型”人才,他们比专职教师更熟悉实际的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可及时把企业、行业中的最新信息和技术成果引入教学中,使高职教育与新技术、新工艺挂钩,既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示范,又能触动原有的教师队伍,激发他们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加强专家型教师培养。要重点培养一批专家型教师。支持他们多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改革研讨会,参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学会、协会组织的调研评估活动,邀请知名专家进校做报告和开讲座。多进行教师海外培训,多对各级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开拓国际视野,掌握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动态,指导和带动教育教学改革。

(四)改革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办法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仍沿用普通本科高校的标准,重点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在这个“指挥棒”下,教师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论文、著作等硬指标上,而无暇顾及专业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导致许多教师“能讲不能做”。因此我国要制定独立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评审办法,

参考文献:

[1]蒋庆荣.新加坡高职师资增值培养的启示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12).

[2]高春香.德国教师培养培训透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2).

[3]隋广智.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特点及其对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百度文库,2012,(12).

[4]王家爱.德国职业院校教师培养的特点及借鉴[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3).

[5]高海霞.美国高校师资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6]王劲羽.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比较研究——澳大利亚高职教师资格证书(TAA)培训的研究与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7]郭晓垒.试析澳大利亚高职教师准入制度及其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1,(7).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创新模式国际比较研究》,批准号:XJK013CZY088。

作者简介:邓敏(1967-),女,湖南湘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数学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启示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