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妇科晨会交接班的流程再造
2015-12-16薄海欣
陈 洁,薄海欣
(北京协和医院 妇科四病房,北京100730)
某院妇科晨会交接班的流程再造
陈 洁,薄海欣
(北京协和医院 妇科四病房,北京100730)
目的探讨客观、准确、安全的临床交接班工作流程和方法。方法针对传统晨间交接班过程中存在的时间不合理、交接班内容重复但不全面,接班人员职责不明确,床旁交接流于形式、不到位等不合理环节,对原有晨间交接班流程进行考量、分析,将交接班人员时间、内容、职责等重新设计、完善和实施,观察流程再造前后每日晨间交接班时间、出院患者满意度、交接班护士满意度、2组护理工作质量的差异。结果流程再造组交接班护士满意度及出院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每日晨间交接班时间显著少于传统交接班组,晨间交接班流程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再造后的晨间交接班流程明显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妇科;护士交接班;流程再造;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护士晨间交接班与晨间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临床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交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天的医疗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患者的满意度[2]。我院作为收治疑难重症的三级医院,近年来医疗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深入开展,护理工作内涵、质量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妇科病房收治的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变化快,床位周转快,科室床位使用率由2010年的91%提高至2013年的98%,原有的晨间交接班模式逐渐显露出不合理环节,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为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寻求一种科学、完善、有效的晨间交接班流程,对于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护理流程再造是对原有工作流程的薄弱和隐患环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对不完善的流程实施重建,通过对原工作环节进行整合、重组、删减等形式以提高整体护理效益,减少医疗意外为核心的护理过程[3]。我科作为改革试点单元,自2013年7月起对原有的晨间交接班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分析、整合,优化交接班流程,完善交接班内容,明确各级人员职责。通过实施效果验证,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已在全科范围内推广,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病房固定床位30张,床位使用率98%,护士14名,护理员4名,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5名;岗位能级:N1级6名,N2级5名,N3级3名;年龄21~46岁。每天主要为4班次,主管护士1名,上班时间:7:45—12:00,14:00—17:30;责任护士 4 名,每名护士相对固定地负责6~8例患者的全程服务其中连班2名责任护士,上班时间:7:45—15:30,三六班责任护士2名,上班时间:7:45—12:00,15:00—18:30;夜班 2 名护士,1 名护理员,上班时间:18:00—8:30,每班次责任护士均由高能级(N3或N2)与低能级(N1)搭配工作。现将2013年7—12月妇科住院患者605例为传统交班组,2014年1—6月住院患者598例为流程再造组。流程再造前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及程度、护理级别、手术例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交接班组与流程再造组中的护理人员固定不变,排班模式不变。
2 方法
2.1 传统交接班流程 全体人员按医院作息时间7:45上班,开始医护人员晨会集体交班,医生护士口头交班的顺序,重点一致,包括:患者概况,重点病情(新入院、手术、危重症患者),特殊检查、治疗等。晨会结束后,全体护理人员集中进行晨间护理。晨间护理完成后再由1名夜班护士分别与各责任班进行床旁交接,包括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诊断、重要检查的阳性结果、手术、治疗方案及用药情况,护士长进行全程检查,全体护士跟从。
2.2 旧模式分析,优化完善 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对原有工作流程进行考量、分析,梳理流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晨间护理时间与医生查房时间冲突,未能给查房营造安静的氛围;集体医护交班内容太多、有重复;护理人员集体参与晨间护理与集中床旁交接班涉及人员多,分工不合理,工作重点不突出,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接班时间长,床旁交接流于形式、内容不全面,没有体现分层级管理等。针对问题,我们拟定了新的交接班模式雏形,与科室医疗负责人、科护士长、护理部等相关人员对新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核、评价、试行、修改,最后确定再造后的新交接班流程。
2.3 改进后的交接班流程和方法
2.3.1 明确职责、合理分工,提前完成晨间护理。各班护士各司其责,主班护士7:30上班,查看交班报告,掌握当日工作重点,进行物品、器械、药品等交接。4名责任护士7:30到岗,带领护理员开展“一对一”晨间护理,避免与医生查房时间冲突,也充分利用交班前时间收集资料,了解分管患者的病情、进食、夜间睡眠及治疗用药等情况,查看各类引流管的引流,晨护过程中与患者主动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2.3.2 精简内容,重点突出,提高交接班效率。(1)精简医护集体交接班内容。提前完成晨间护理后,7:50集体医护交班,交班内容要求简单扼要。由原来的医护相近的陈述,改为由护士以新入院、当日手术及有特殊病情变化的患者为重点,对各班次给予的医疗处理及护理措施进行交接,再由医生补充,交代治疗观察重点。(2)优化床旁交接班流程,改革交接班形式与内容。医护集体交接班结束后,在护士长、主管护师带领下分2组由2名夜班护士分别与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接班护士只接所管患者,其他护士原则上不参与不分管患者的交班,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本组责任患者的病情观察、巡视和执行治疗、护理,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规范交接班内容及要求,对交接班时护士站立的位置进行规定,交、接班者分别站于患者两侧,护士长站于床尾;责任护士主动接班,依次汇报分管患者的病情,在传统床头交接班内容基础上,提出当前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拟采取的护理措施,同时将患者心理状况纳入交班内容。接班护士汇报不足的部分,再由交班护士进行补充,护士长、主管护师有侧重地进行评价,提出病区疑难、危重患者护理重点和难点,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
2.4 观察指标 (1)患者满意度:采用全院统一的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时填写并当场回收。内容包括护士的服务质量、健康教育、技术操作、基础护理、病房管理5大项,共10个问题,每题10分,满分100分。(2)交接班护士满意度:分别在实施前后抽取1周5个工作日,于每日晨间交接班结束后当场向6名护士 (包括4名责任护士及2名夜班护士)发放并回收自制交接班满意度调查表,统计调查30人次。调查表条目包括:能够按时下班,交接班清晰,专业知识了解,团队合作精神,交接班护士精神状态5项。使用Likert 5级评分进行评价,依次为5分为非常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一般,2分为不满意、1分为非常不满意。(3)护理工作质量:每日交接班后由护士长以我院护理部2013年1月份重新修订启用的分级护理质量标准为版本来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包括:身份识别、生活照顾、专科护理、患者权益、病情掌握5大项,每部分所占分值为16分、22分、52 分、6 分、4 分,总分为 100 分。(4)晨间交接班时间:分别记录流程再造前(2013年12月)与再造后最后1个月4周内(2014年6月)每天医护集中交接班与床头交接班所占时间,共观察记录20次。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接班护士满意度比较 流程再造组交接班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传统交接班组(P<0.05)。见表1。
表1 交接班流程再造前后出院患者和接班护士满意度比较
3.2 2组患者每日晨间交接班时间比较 流程再造组每日交接班时间显著少于传统交接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2组患者晨间交接班时间比较(±S,min)
表 2 2组患者晨间交接班时间比较(±S,min)
组别 n 每日交接班时间传统交接班组 20 54.36±3.71流程再造组 20 37.28±2.63 t 2.19 P 0.002
3.3 2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实施流程再造后,分级护理质量总分、生活照顾、专科护理、病情掌握较传统交接班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3 2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S,分)
表 3 2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S,分)
组别传统交接班组流程再造组n 身份识别 生活照顾 专科护理 患者权益 病情掌握 总分605 15.32±1.53 19.91±0.72 48.87±2.34 5.45±1.31 3.39±2.33 92.94±6.39 598 15.51±2.34 21.39±1.12 51.15±3.90 5.78±0.77 3.84±0.68 97.67±5.21 t 3.14 3.57 5.36 2.18 5.03 6.26 P 0.067 0.036 0.013 0.074 0.035 0.046
4 讨论
4.1 交接班流程再造提高了患者和交接班护士满意度 再造后的交接班流程要求责任护士到岗后先下病房,主动对所管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了解每例患者睡眠、饮食、治疗及心理状况,掌握病情;再根据病情为患者提供“一对一”晨间护理,使晨护不仅限于基础护理,还包括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护患交流和沟通的增加,使患者感受到关怀与尊重,从而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床旁交接班时,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准确的描述,也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增加了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和对护士的信任,也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对护士满意度也随之提高。而由接班护士反馈接班信息及交班护士补充的主动接班模式锻炼了护士的观察判断能力和运用护理程序工作的能力,激发护士学习热情,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使交接班护士满意度提高。此外,有研究显示交接班流程的再造使整个交接班过程重点突出,责任分明,减少了护士交班时间,也减少了夜班拖班现象[4]。表1可见,流程再造组交接班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
4.2 再造后交接班流程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交接班内容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无重点的交接班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工作质量[5]。研究显示,对床旁交接班集体巡视改为小组巡视,责任护士上午可节约33 min用于护理患者[6],本研究中表2显示:流程再造组每日交接班时间显著少于传统交接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再造后,由责任护士负责所管患者的晨间护理和护理评估,时间上更充分,由于提早做完晨间护理,责任护士为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时间提前;再医护共同交接班时,及时把握医生与夜班护士的交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再床旁交接班时,责任护士对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知道重点、难点,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分组同时进行交接,参与床旁交接的人数减少,交接更有秩序,而未交接到本责任组时,责任护士继续完成本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为患者提供直接服务,从而增加了责任护士直接护理时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也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连续落实无遗漏。因此可见,传统交接班组人力耗费多、耗时长,导致治疗时间推后。而流程再造组人力分工明确,工作重点突出,缩短交接班时间,使治疗时间提前。另一方面,医护集中交接班由原来的医护相近的陈述,改为各自交代重点及特殊情况,相互补充,尽量不重复,这也大大缩短交接班时间。
4.3 保证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交接班质量不仅仅局限于交接班制度本身执行的好坏,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室的管理水平,反映了护理管理制度能否真正贯彻落实[7]。由表3可见,实施流程再造后,分级护理质量总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活照顾、专科护理、病情掌握等评价项目,流程再造组显著高于传统交接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统交接班模式中,强调的是交班者必须向接班者交代清楚,由于部分护士工作阅历浅,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导致交班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而床头交接班人员较多,接班者一般处于被动状态,思想不集中,也致使接班者获取信息不完整。流程再造后要求接班护士主动接班,明确了工作责任,规范了交接班内容,使责任护士更主动地评估患者,全面、深入掌握病情,再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因人施护,使得护理目标明确,提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更能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也便于护理环节质量的自我控制,确保了护理措施落到实处,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对护理难度较大、危重症、大手术后的患者,护士长或主班护士给予指导和补充,必要时示范护理技能操作,使各责任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能够掌握护理工作重点、难点,同时认识到自己专科知识的不足或有待提高的方面,激发其学习专科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和病情观察能力。此外,护士长通过点评督查和问题反馈,既保证了护理安全,也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徐蕊凤.以人力管理为抓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1):37-39.
[2]古成璠,刘雪琴.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护理交接班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1-32.
[3]闰宝珍.护理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5):136-137.
[4]郁艳梅,单 君,吴 娟.心内科晨间交接班流程再造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3A):22-23.
[5]邓 沽,李丽娜.影响早交班的几个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05-706.
[6]魏 娟,杨晓华,陈玉平.责任小组制整体护理模式中交接班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2,27(3):1-3.
[7]李国宏,徐翠荣,任璐璐.规范护理交接班模式的创新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4-65.
R473.71;C931.3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22.014
2015-07-08
陈 洁(1983-),女,北京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薄海欣(1976-),女,北京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江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