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苏皖经济双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2015-12-16姚吉祥

学术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首位度双核芜湖

○ 姚吉祥

(合肥学院 思政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22)

一、引 言

当前,中国经济正步入减速提效的新常态,东部发达地区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中西部地区因与东部地区存在经济落差,正在调整中“追赶”。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考虑到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优越地理条件,中部六省在未来全国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必将更加重要。安徽作为中部重要省份,紧邻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区,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1〕。2010年初,“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相继成立,但合肥和芜湖两市地理位置较近,发展战略相似,因合肥是省会城市,芜湖区域发展带动作用被弱化,优先发展省会城市圈意图明显。两市发展重叠,都未能发挥各自优势,经济带动力都显不足。如何借鉴粤、苏等发达省份双核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2〕,为安徽的双核——合肥、芜湖两市发展定位,全面带动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二、双核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双核模式的提出及其基本含义

提到“双核模式”,必然涉及“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提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基石。所谓“增长极”,在物质形态上就是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一般认为,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3〕。增长极对于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而增长极一旦形成,就会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产生极核效应〔4〕,将周边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能源资源)集中于此〔5〕。而增长极理论也被认为是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依据〔6〕。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基础薄弱,各类资源有限,难以实现全面的、均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发展中国家便采取不平衡发展理论推动经济增长〔7〕。中国“改革开放”后正是采取这一不平衡增长战略带动国内经济增长〔8〕。

然而,单核增长在分配区域经济资源时并不“经济”,多核增长成为选项。但经济资源过于分散也不利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形成“双核”或“三核”居多。因此,我国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经济地理学学者陆玉麒先生,就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提出了“双核模式”〔9〕。所谓双核模式,一般认为,是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在双核模式中,一方是区域中心性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等职能于一体〔10〕,另一方则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承担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门户功能。该模式被认为很好地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能够让两座城市实现区位和功能上的互补〔1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广泛存在着这种双核发展模式。如,沈阳和大连;北京和天津〔12〕;济南和青岛;南京和苏州;杭州和宁波;福州和泉州、厦门;广州和深圳;成都和重庆(重庆设立直辖市前属于四川省)等〔13〕。

而合肥和芜湖可以说几乎满足了“双核发展模式”的所有条件。合肥为安徽省域行政中心城市,芜湖为安徽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省域次中心城市,是安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同时,两市隔江相望,交流密切,尤其是在皖江城市带的雏形形成和亟待发展之时,更应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但由于多种原因,该模式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和强力推进,使得两城市区域发展战略功能未能充分体现。

(二)首位度概念

首位度,在城市地理学中是用来衡量一个城市在某一区域中的主导地位,反映的是该区域中的各类资源和人口的集中程度。一般用某一区域中的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的经济总量之比,来表示第一大城市的首位度。以安徽省为例,2013年,全省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为合肥,GDP总量为4672.9亿元人民币。全省第二大城市芜湖,其2013年GDP总量达到2099.53亿元人民币。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安徽省域范围内第一大城市合肥的首位度为:4672.9/2099.53=2.2256,即合肥的首位度为2.2256。一般认为,首位度等于或小于2,表明结构合理,集中程度适当;首位度大于2,表明资源和人口过度集中于区域内第一大城市,发展严重失衡。

为了方便比较,这里再提出一个人口首位度的概念,其计算方法和城市首位度一致。同样以安徽为例,合肥2013年末常住人口757万,芜湖2013年末常住人口344万,即经济总量第一大城市合肥的人口首位度为:757/344=2.2006。同样可以认为,人口首位度小于或等于2,表明人口在区域内分布较为合理;人口首位度大于2,表明人口过度集中在区域内第一大城市,即人口分布不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沿海省份的省会城市,如沈阳,济南,南京,杭州,福州,广州等的城市首位度和人口首位度均比较低,呈现出一种较为均衡的发展状态。而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如成都,武汉,郑州,长沙,合肥等的城市首位度和人口首位度都比较高,有的城市,如四川省省会成都,其城市首位度甚至超过5,人口首位度超过3。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沿海省份相较于内陆省份,其发展较为均衡与合理。浙江甚至被称为中国发展最为均衡的省份〔14〕。浙江省省会杭州市,其城市首位度为1.27,人口首位度更是只有1.15,两项指标的确处于合理区间。

(三)带动指数

带动指数,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衡量一座城市对于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即一座城市的经济总量在其所处区域(一般指行政区域)中的比重,有带动指数=(某市GDP总量/区域内各市GDP之和)*100%。可以认为:如果带动指数超过50%,则表示该市对所在区域拥有绝对带动力(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如果低于50%高于30%,则表示带动力很强;低于30%高于10%则表示具有一定带动作用;低于10%则几乎可以视为无带动作用。如果双核城市带动指数之和大于50%,则表示双核模式带动作用超强;低于50%高于30%则表示双核模式带动作用很强;低于30%则表示双核模式带动作用弱。以安徽为例,合肥2013年的带动指数为24.5%,芜湖2013年的带动指数为11%。两市带动指数虽然都低于30%且高于10%,但合肥对于全省的带动作用明显强于芜湖。两市带动指数之和达到35.5%(全省共16个地级市),高于30%,可以认为合肥、芜湖作为安徽双核增长模式的发展战略初具雏形。

三、粤、苏、皖三省双核发展战略分析

之所以选择广东省和江苏省作为与安徽双核模式分析的对比省份,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广东和江苏两省经济总量巨大,稳居中国省级行政区前两位。2013年,广东省GDP高达6.23万亿人民币,按照当期美元和人民币汇率折算,超过1万亿美元,这是中国第一个经济总量超过万亿美元的省级行政区,经济规模与韩国相当。江苏省2013年GDP达到5.92万亿人民币,总量居省级行政区第二位,并大有赶超广东之势。第二,广东和江苏两省的省域双核城市在全国都颇具影响力,双核城市发展均十分成熟与均衡,是较为理想的双核模型。广东的双核城市即广州和深圳,均是全国一线城市。江苏的双核城市即南京和苏州,这两座城市在全国也都是著名的工业和旅游城市。

(一)广东省双核模式分析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虽然政府规划中并未明确广州和深圳的双核城市地位,但是实际上,这两座城市无疑正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为便于比较,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的经济和人口数据一律从2010年开始采集,至2013年截止,数据区间为4年。

表1 广东省双核城市(穗、鹏两市)2013年四项指标数值表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广东省第一大城市广州的城市首位度仅略高于1,远低于2,说明广东省各类资源分布相对合理,并未过度集中在区域内第一大城市。其人口首位度也仅为1.2,低于2,可以认为处于合理范围。而广州和深圳2013年的带动指数较为相近,均超过20%,双核带动指数更是逼近50%,说明两市对广东省省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很强。同时,我们可以从这四项指标看出,穗、鹏两市的综合实力十分接近,两核实力相当,这种情况也被认为是双核模式的最佳表现形态。为了了解广东省双核模式的演变过程并与安徽省双核城市进行比对,经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如下。

表2 广东省双核模式演变过程相关数据表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10年以来,区域内第一大城市广州的首位度基本稳定,在1.1附近徘徊,甚至略有下降的趋势;广州市带动指数逐年上升,带动力不断增强;深圳市带动指数也是逐年上升,带动力不断增强;两市的双核带动指数亦是不断上升。两核带动指数逼近50%,说明带动力很强大。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广东省双核的带动作用很强,同时双核自身的带动力也不断提升,双核城市的实力相当,发展较为均衡,堪称双核发展模式的经典。

(二)江苏省双核模式分析

江苏,中国人均GDP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四大直辖市除外),自古以来便以其秀美的风光和富足的生活闻名天下,民间也一直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江浙一带的繁华和富庶。江苏省虽然在经济总量上稍逊于广东,但是人均GDP和经济结构却明显优于广东。为便于比较,数据收集类似于上文。

表3 江苏省双核城市(宁、苏两市)2013年四项指标数值表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南京市的城市首位度仅为0.603,不仅远低于2,且比1还小,说明江苏省的各类资源分布并不集中在区域内第一大城市,甚至可以说分布较为分散。南京市的人口首位度也只有0.628,说明其人口也不过分集中于首位城市。而南京市的带动指数为13.5%,处于10%至30%的区间,可以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苏州市的带动指数为22.45%,也处于10%至30%的区间,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且带动力强于南京市。至于江苏省的双核带动指数则达到了35.95%,说明两市带动力很强。从上述四个指标我们可以看出,江苏省的双核模式呈现出首位城市较弱的态势,但是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为了了解江苏省双核模式的演变过程并与安徽省双核城市进行对比,经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可以得到以下表格。

表4 江苏省双核模式演变过程相关数据表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南京市城市首位度是在不断提高的,即便提高速度缓慢,但的确存在这样一个趋势;南京市的带动指数在稳步提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苏州市的带动指数也在不断上升,虽然期间略有波动,但是总体基本稳定;从表4可以看出,双核带动指数也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因受苏州市带动指数波动的影响,双核带动指数也出现窄幅回落,之后迅速拉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江苏省双核的带动作用很强,同时双核自身的带动力也不断提升,尽管南京市的首位度较低,但是其首位度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存在着向均衡模式发展的趋势。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京和苏州也会像广州和深圳一样实现双核的均衡发展。江苏省的双核模式正好印证了广东模式的合理性,即合理的双核模式应该实现两核的均衡发展,而不能一核大,一核小。

(三)安徽省双核模式分析

根据国务院2010年1月12日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内容,合肥和芜湖被正式确立为安徽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核城市。从当前两市发展状况来看,合肥和芜湖的确是目前安徽省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城市,被确立为双核无可厚非,但两市如何达到双核模式的优化结构和形态,则值得深入研究。

表5 安徽省双核城市(合、芜两市)2013年四项指标数值表

从表5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合肥作为安徽省域内第一大城市,其城市首位度高达2.226,人口首位度亦高达2.132,两项指数均高于2,说明安徽省的各类资源和人口高度集中在区域内第一大城市,经济发展极不均衡。而合肥市的带动指数为24.54%,处于10%至30%的区间,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且带动力偏强。芜湖市的带动指数为11.03%,虽然也处在10%至30%的带动区间,但是带动力很弱,不及合肥市的一半。两市的双核带动指数达到35.57%,属于带动力较强的双核模式,但是同广东、江苏相比则明显偏弱。

表6 安徽省双核模式演变过程相关数据表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合肥市城市首位度保持在2以上,属于资源和人口高集中型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其首位度在2011年出现拐点,下滑至2.2以下,但随后开始稳步回升;合肥市带动指数不断上升且一直保持在22%以上,并在2011年出现大幅上升,急速拉升至24%以上;芜湖市带动指数也呈现出上升态势,但是上升幅度较小,同样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以前,芜湖市带动指数尚不足10%,几乎无带动作用,而2011年却迅速拉升到10%以上,并开始缓慢上升。从表6中还可看出,两市的双核带动指数是不断上升的,且在2011年出现急剧拉升。

2011年8月,安徽省政府正式宣布,撤消地级巢湖市,设立县级巢湖市,导致合肥、芜湖的地域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指标在2011年出现大幅变动。这也就是上表中在2011年出现拐点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三分巢湖”的决策是正确的。考虑到行政区划调整对于样本区间内数据的“破坏”作用,同时为了更大限度地探讨合、芜两市与理想双核模式(上文已经得出双核模式的理想状态)的差距,现将其样本区间扩容到14个年份,即从2000年开始采集和分析数据,至2013年末截止。经过对相关数据库资料的整理和计算,可以得出下表。

表7 安徽省双核模式演变过程相关数据表(扩容版)

从表7我们可以看出,合肥市城市首位度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带动指数也呈现出上升态势,且速度很快;芜湖市带动指数亦不断上升,速度也较快;双核带动指数同步于两市出现大幅抬升;但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出,芜湖同合肥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这很明显不符合优化的双核模式。

四、粤、苏双核发展的成功模式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为了尽快提升安徽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借鉴广东和江苏双核发展战略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合肥”、“芜湖”双核发展战略,提高两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实现安徽在中部的率先崛起。

(一)加大对芜湖港口城市的开放力度和政策支持。从上文的数据列表中很明显地发现,安徽的双核模式不断地偏离优化模式,合肥和芜湖两市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大。因此,必须尽快加大对芜湖的政策支持,加快芜湖发展,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二)合肥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经济结构。为了避免与芜湖发生同质性竞争,合肥应发挥省会优势,提高服务业产业比重,有意识地向着三产主导型经济发展,从而降低和其他工业城市竞争而带来的损耗。

(三)合肥要将皖北工业纳入发展战略。合肥部分工业产业优先迁移到皖北地区,充分利用其劳动力资源,加大皖北地区重工业发展优势,培育相关产业集群,在产业上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态势。

(四)以芜湖为经济发展龙头,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芜湖作为沿江城市带的“龙头”,其政策和产业发展应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看齐,配合本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产业,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迁移,做好政策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结 论

2013年合肥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已经逼近四分之一强,并且还在不断提升,与区域内第二大城市芜湖的距离已经拉开。而芜湖也步入经济腾飞阶段,经济发展迅猛,GDP增速连续4年位居安徽第一位。合肥、芜湖作为区域内综合实力最强的两座城市,有责任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两市又同为安徽省核心城市,但是实力对比并不相称,所以有必要做大做强芜湖市,并继续鼓励和支持合肥大发展大建设,继续做好安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2013年12月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在谈到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时曾说:安徽不能只发展合肥一个中心,必须发展第二个中心,那就是把芜湖发展成与合肥一样大的城市,作为安徽的第二中心,只有这样安徽才能有很好的发展。从广东和江苏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当省域范围内的双核城市达到均衡发展,实力相近时,才能实现双核模式带动作用的最大化,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够更加合理与均衡,并最终实现本省的全面崛起。

注释:

〔1〕李恕宏:《基于行政区划调整的合肥—芜湖双核空间整合》,《地理研究》2012年第10期。

〔2〕廖春花、苏章全、明庆忠:《“双核”结构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潮汕地区为例》,《经济地理》2011年第7期。

〔3〕桑秋、张平宇、高晓娜等:《辽中城市群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地理科学》2008年第2期。

〔4〕李俊峰、焦华富:《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地理研究》2010年第3期。

〔5〕许旭、金凤君、刘鹤:《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分析》,《经济地理》2010年第3期。

〔6〕刘春成、白旭飞、侯汉坡:《“双核”经济中心理论下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设想》,《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3期。

〔7〕陆玉麒、董平:《中国主要产业轴线的空间定位与发展态势——兼论点—轴系统理论与双核结构模式的空间耦合》,《地理研究》2004年第4期。

〔8〕陆玉麒、董平:《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发生学解释——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地位的判别》,《地理科学》2011年第9期。

〔9〕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地理学报》2002年第1期。

〔10〕邹璇:《区内双核互动产业统筹发展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求索》2014年第10期。

〔11〕盛科荣、孙威:《规模经济,对外贸易与区域双核结构模式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12期。

〔12〕罗福源、罗寿枚:《双核结构与广东省东西翼经济发展对策探讨》,《人文地理》2006年第5期。

〔13〕孟祥林:《“双核+双子”模式的京津唐保城市体系构建与对策分析》,《城市》2009年第4期。

〔14〕李国平、曾刚:《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责任编辑:文 谊〕

猜你喜欢

首位度双核芜湖
中心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盐城市首位度现状评价与提升对策
全球金融“F20”在此召开!横沥进入“双核”时代
芜湖滨江天际线
哈长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演变特征研究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新型夹心双核配和物[Zn2(ABTC)(phen)2(H2O)6·2H2O]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城市首位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概述及评价体系构建
芜湖药改的底气是“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