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早期的危险因素识别
2015-12-16高占良黄志军柏承文
高占良 黄志军 柏承文 展 婷
急性胸痛早期的危险因素识别
高占良 黄志军 柏承文 展 婷
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早期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造成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观察其临床特征、生命体征、检查情况、急诊抢救情况以及预后等,分析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对诊疗的作用。结果 急性胸痛患者多以男性为主,且发病年龄偏于高龄,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急性胸痛患者例数明显高于肺栓塞、自发性气胸和夹层动脉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急性胸痛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以及患者的胸痛程度,高危胸痛患者的危险因素致病率明显高于中低危胸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胸痛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有利于患者尽早治疗、早日康复,并对诊断的准确率、诊疗流程的规范化、急诊的抢救水平以及患者的预后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利于治疗策略的制订和实施。
急性胸痛;危险因素;早期识别;治疗策略;研究
胸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诱因有心肌梗死、带状疱疹、外伤、胸膜炎、气胸、肺炎、心肌炎以及心绞痛等。因其疼痛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疾病的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相同,所以医疗人员在诊治时往往较为困难,特别是出现突发性胸痛时,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会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本文就急性胸痛的危险因素与治疗策略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程度的不同分为高危胸痛患者42例,中低危58例,对造成急性胸痛的发病因素进行早期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命体征、检查情况、急诊抢救情况以及预后等,分析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对诊疗的作用。
1.2 方法
1.2.1 入院前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将相关的医疗设施送到急性胸痛患者床边进行初步治疗,作为与患者最初的接触急诊诊疗现场,急诊医疗服务可对患者进行早期检查以及初步治疗,而快速筛选出胸痛高危患者并进行早期抢救是治疗的关键[1]。
1.2.2 入院时 医疗人员应根据入院急性胸痛患者的发作和病症判断其程度,根据发病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诊疗手法[2]。对于高危胸痛患者,医疗人员应立即询问其临床症状以及早期危险因素,并进行辅助检查,当患者确诊为肺栓塞、气胸、心肌梗死以及夹层动脉瘤时,应根据疾病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2]。医疗人员应利用急诊绿色通道,并与其他科室相互配合,规范患者的会诊、抢救、分流以及住院程序,提高诊疗效率,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
1.2.3 注意事项 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诱发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相关病史、胸痛症状、疼痛程度以及疼痛部位等[4]。详细进行体检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如检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糖、心肌酶、X线胸片、血氧饱和度等[5]。通过早期的诊断检查,进一步将治疗流程规范化,提高
急诊的抢救效率,减少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6]。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病因 在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42~68岁,平均(55±3)岁;急性胸痛患者多以男性为主,占 62.0%,且发病年龄偏于高龄。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急性胸痛患者例数明显高于肺栓塞、自发性气胸和夹层动脉瘤患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0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分析[例(%)]
2.2 危险因素 引发急性胸痛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以及患者的胸痛程度。结果显示,高危胸痛患者的危险因素致病率明显高于中低危胸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0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例(%)]
3 讨论
急性胸痛的病因有许多,而不同的病因会使急性胸痛的性质和疼痛范围有所不同,且不同的病种诱发的并发症也不一致。因此,对于急性胸痛的诱发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和诊断十分重要,其能有效减少漏诊或误诊的发生率,有利于明确高危急性胸痛和中低危胸痛的鉴别诊断,从而制订有效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保障其生命健康安全[7]。
本文以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自发性气胸和夹层动脉瘤等诱发病因为例,其治疗策略为: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医疗人员应对其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判断是否能进行灌注治疗,选择适合的溶栓药物。溶栓后使用肝素使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时长能延长 1.5~2.0倍,再对患者的灌注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介入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为冠状动脉的搭桥手术[8]。②肺栓塞:包括一般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或其他治疗(介入、手术等),其中一般治疗应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给予面罩吸氧,对缺氧患者给予机械通气,胸痛严重的患者给予5~10 mg吗啡进行皮下注射,对于出现休克的患者给予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等药物进行治疗[9]。③自发性气胸:主要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方法,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以缓解其不良情绪。④夹层动脉瘤:对于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的患者,主要以控制血压和缓解疼痛为主,血压控制一般在 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镇痛主要使用吗啡,发病后48 h内多使用静脉给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首选硝普钠[10]。
根据上述研究可知,引发急性胸痛的危险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以男性居高)、发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以及胸痛程度等,这些因素所占比例大小往往直接影响着急性胸痛发作的程度。因此,对引发急性胸痛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有利于患者的早治疗、早康复,并对诊断的准确率、诊疗流程的规范化、急诊的抢救水平以及预后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利于治疗策略的制订和实施。
[1]邓卓超,朱立柏,王慧萍,等.改良HEART评分在心源性胸痛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19(1):3-4.
[2]左华.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2):109-110.
[3]毛慧子,陶贵周.反复胸闷胸痛伴心理精神障碍的诊疗进展[J].医学与哲学(B),2014,35(28):48-49.
[4]徐辉,陈锋.胸痛的急诊诊断策略[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5): 398-399.
[5]袁思殊,李志伟,马晓玲,等.RSNA2012心脏CT和MRI[J].放射学实践,2013,28(3):234-235.
[6]林振宇,李殿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5):626-627.
[7]刘文操,冯建宏,逯林欣,等.急诊胸痛患者152例病因、诊断和治疗分析[J].临床荟萃,2011,26(2):145-146.
[8]尹扬光,史忠.急诊高危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识别及处理原则[J].重庆医学,2010,39(16):2222-2223.
[9]薛军,邹阳春,胡大一.急诊胸痛的危险评估和临床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0,7(15):145-146.
[10]黄璐,韩瑞.第四部分心脏 CT和 MRI[J].放射学实践,2011, 26(2):118-119.
R56
A
1673-5846(2015)07-0112-02
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深圳 518000
高占良(1974.5-),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急救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