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变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

2015-12-16倪松根卢文静

关键词:理论职业环境

倪松根,卢文静

(安徽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权变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

倪松根,卢文静

(安徽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根据权变理论,社会宏观环境快速变化、大学生主体性需要、教育治理的新要求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必须采取相应的最优化策略。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教育的系统观,并把握情景性、注重动态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职业发展,形成科学的职业择业观和价值观。

权变理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权变理论观照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在综合考虑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因素上采取最优化的教育策略,可以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权变理论概述

权变理论亦称情境理论或机变理论,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菲德勒提出来的。20世纪初至50年代,古典管理学派在西方管理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追求的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想型的管理理论框架,能够适用于不同企业、组织的管理理论、方法。这种理论在当时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全球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进步加快,组织资源稀缺加剧等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促使企业不断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组织环境。基于以上背景,权变理论认为,在组织环境日益变动条件下,没有一个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最佳管理理论框架适用于所有的组织。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1]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采用适用的、有效的最佳管理方式,而不是为了寻求一种理想化、“最好的”管理模式。[2]权变理论以系统观为理论依据,实质上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管理理论。[3]

权变理论是一种关于环境与管理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理论,组织内外部环境是自变量,管理理论、方式与方法是因变量,强调的是管理理论、方法要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整,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构成了“权变关系”,其二者关系呈现特征有:一是系统性。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织生存和发展是变量间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是共同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中,管理理论、方法的选择既受制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也决定于社会大系统的性质、结构。因此,组织在选择管理方法时要有系统、全局的观点,在综合各种要素的基础上做出决策。二是情境性。权变理论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理论和模式,任何一种管理决策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下做出的方案。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的函数关系表明,切合具体环境下做出的管理方案就是好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和方式有效性在于与环境的匹配度。三是动态性。社会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也随之不断变化,组织随着资源配置、企业规模、产品结构等内部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要求管理者的管理理论、方法要随之变化。管理要随着组织的人、财、物、事的变化及时作出灵活、动态的调整,达到最有效的管理。

二、权变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作用

(一)权变理论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提供新视角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评与职业咨询、求职择业指导、就业创业教育等内容。[4]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大学生人生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将其贯穿大学生涯教育过程的始终。系统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具有以下四个功能:一是有助于学生体验职业,了解社会。二是有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准备。三是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实际上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四是有助于学生充分选择岗位,实现就业。[5]

如何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是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体现出了国家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视和关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存在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系统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大学生职业教育发展子系统是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评与职业咨询、求职择业指导、就业创业教育等要素构成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和有序运行。根据权变理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方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需要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最优化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要根据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大学生的需要等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模式,既要注重教育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又要注重教育的情境性,将理论教育和体验教育结合起来,在动态教育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

(二)权变理论运用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必要性

1.社会宏观环境变化的需要。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要素配置的全球化,大学生就业空间得以空前拓展,就业岗位和职业选择脱离了传统社会的“熟人空间”向全球化的“陌生空间”扩展。社会现代化带来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社会需求的岗位和职业越来越专业,人岗匹配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产业结构深刻调整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岗位和职业分布更加多样,拓展了大学生就业和职业选择面。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市场对大学生专业岗位的需求也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在本科专业中,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由2013年的红牌(指失业量最大,就业率最低)专业转为2014年的黄牌(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专业,艺术设计由2013年的黄牌专业转为2014年的红牌专业。就业和职业选择的空间拓展、就业和职业选择面的拓宽、市场对专业需求动态变化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面临的新情况,这就要求在进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需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调整。

2.大学生主体性的需要。人的主体性觉醒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马克思看来,尊重人的主体性需要就是要从人的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出发,实现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新时代的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但动手能力较弱;知识获取面广,但价值选择能力弱;主体性意识强,但功利主义明显,在就业和职业选择的时候,易出现对自身能力评价过高、职业选择理性不足、过分关注职业的“高工资”等短期效益、缺乏对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的眼光。据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3届大学毕业生有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过高的离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对职业选择缺乏理性的认识。权变理论认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要从大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

3.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教育体制的改革应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方向迈进。作为与“四个现代化”相提并论的“第五个现代化”,主要是指制度建设、精神建设的现代化,是在切合当今社会的具体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确保制度、理论适度的超前性,以便更好指导实践。当前,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专门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但由于高校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制度层面的设计,导致职业发展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滞后。大学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能力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和良好职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权变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管理环节上的“短板效应”都会影响系统整体稳定和有效运行,因此要在制度和精神层面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三、权变理论运用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要有“权变”意识和系统观,要在制度层面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改进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加强职业发展教育队伍建设,尊重大学生主体性需要,在实践教育中增强学生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和选择能力。

(一)以“权变”为核心,夯实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系统观

权变理论的核心是“权变”,强调的是环境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管理者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组织管理模式、方法优劣的关键。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一项教育兼管理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管理者要有“权变”意识,具备洞察社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敏锐眼光,能够从环境变化中正确评判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影响程度;要具备权变管理方式的能力,熟悉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特点和规律,并掌握教育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环境需要选择合适、正确的方式、方法。

好的管理模式、方法是在综合组织各个要素的基础上做出的最优决策,充分考虑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构关系,在组织资源整体层面上去优化决策。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有机整体,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环境,市场、企业、等对专业需求和高校育人特点,大学生主体的职业理想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育管理模式。

(二)把握情景性,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顶层设计

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表明,由于受信息和人的有限理性影响,人不可能穷尽管理决策所有的因素,只能根据组织特定的情景做到相对优化的决策,完全理性的决策是不可能存在的,适合任何复杂环境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首先要认清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厘清这些情景、新变化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带来的潜在影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给予评估。其次要正确处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表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随着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营造平等、交互、自由的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关系,倾听大学生的需求,有针对地激发大学生的动机,有利于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

加强顶层设计,就是在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审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高校领导决策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格局中来,真正在顶层设计中运用制度加以规范,确保“有法可依”,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经费、教学资源供给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改变师资配置不合理、教学经费紧张、教学资源少的局面。

(三)注重动态性,把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时代性

权变理论认为,管理模式、方法应随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以实现组织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科技技术飞速进步,新兴行业异军突起,社会对大学生专业、岗位需求处于变化之中;大学生对专业、职业期待也是不断的变化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管理者要善于捕捉环境变化的动态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更新教育模式、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职业发展,形成科学的职业择业观和价值观。

把握时代性,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两个层面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确保大学生职业发展成果既惠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大学生职业发展。一是准确定位,明确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位置。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大学生人生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是国家和政府对高等教育应有功能的期许,也是社会、市场和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二是改进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内容制定应该由高校、企业、大学生共同参与,特别是企业对大学生专业、职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应积极吸纳企业、大学生现实需求加以整合。同时,教育内容要回归生活世界,增强内容的生动性。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传授和实践体验相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知识理论体系教育是必要的,但大学生实践体验教育可以加深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认知,增进情感认同,进而潜移默化地认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理想。

[1]秦凤翔.西方经济思想库(第四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29.

[2]赵立军,张丽.权变理论对教学形式系统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10):59-60.

[3]王健群.试探“权变管理理论”在师专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1998(11):100-101.

[4]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实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6(9):86-88.

[5]谢媛.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9(3):46-5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60.

(责任编辑 文双全)

Research on the Student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ingency Theory

NI Song-gen, LU Wen-j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HUT,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It is consider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ingency theory that the optimum tactics must be relatively taken to do the student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rapid change of social macro environment, the subjective demands of students, and the newly requirement of governance in education. And it is necessary in the student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top-level design, establish the systematic view of education, and guide students correctly to deal with the career development with good mastery of the situation and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dynamic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career choice and career view of value.

contingency theory;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2014-12-1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85);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SK2013B088);安徽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3jy55)

倪松根(1981-),男,安徽桐城人,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G647

A

1671-9247(2015)02-0112-03

猜你喜欢

理论职业环境
坚持理论创新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职业写作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我爱的职业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