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CS模式应用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研究

2015-12-16张学森

关键词:形势政策课程

张学森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ARCS模式应用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研究

张学森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运用ARCS模式,教师应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并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同时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ARCS模式;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

ARCS 模式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凯勒(John M. Keller)提出来的。其中“A”代表“注意”(attention),“R”代表“相关”(relevance),“C”代表“自信” (confidence),“S”代表“满意”(satisfaction)。可以把该模式看成这样一个过程:为了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动机,首先要引起他对该项学习或工作任务的注意和兴趣;接着使他理解完成这项任务与他密切相关;再要使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从而产生信心;最后让他体验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后的成就感。[1]激发学生的动机首先要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了解从中的受益程度,在他们了解相关的重要性之后说清楚对他们的要求,最后在实践中给予鼓励和帮助,并在成功后给予肯定和表扬。本文对ARCS动机模式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中的运用及其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与现状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重要的使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并辅之以质的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法和文献调查。问卷调查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采用分层抽样及整体抽样的方法,以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和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统计,形成原始材料。采用自编问卷,以选择题为主,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调查内容涉及到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课程设置、内容形式等。问卷调查的对象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以保证调查的科学合理。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9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2%。研究人员还针对部分突出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根据数据调查结果,结合访谈及相关文献资料,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与现状。

(一)课程开设

形势与政策课程未能纳入常规化管理。当前,高校普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但是开设的情况却参差不齐。有些院校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实现了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常规化。但是无论是在学时、课程内容,还是教学组织领导上随意性都较大。从安徽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安排上来看,大多安排5周及以上的学时,在学时安排上相对来说比较充分。但是在形势与政策的考核管理制度上仍显得不足,对教师的上课情况没有很好的监管,上课随意性较大。对学生的考核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94%的被调查教师表示,在对学生的考核方面感到非常的困惑,没有专业的教材,没有统一的备课,学生上课随意性大,考核时很难深入。

由于教师的专业程度不够,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对学生的考核难以标准化,考核力度不够,让一些学生容易产生懒惰心理,思想上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

(二)实践教学

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实践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近乎98%的被调查的教师上课采用的形式主要就是教师讲课,播放PPT课件,只有不到2%的教师会在上课中采取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近距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在深度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材主要是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PPT,内容较为陈旧,没有过多的创新。课程的定位仍然处于较为模糊的情况,对该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都不甚熟悉。同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0%以上的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枯燥,教师只是单纯地介绍纯理论知识,显得过大、过空。在“是否满意现在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这一问题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近85%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单一,教师上课多为照书宣读,不满意当前的教学方式。他们认为应多采取更灵活的教学形式,如报告会、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开展多媒体教学,集音频、视频、图片、图标等元素为一体。

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都影响着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符合ARCS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注意力。从而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学校“软实力”

一是师资力量薄弱。就安徽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授课教师的配置来看,教师主要是学生辅导员,来源单一。据调查了解,辅导员中有许多都不是思想政治相关专业出身的,专业知识较为短缺,并且没有接受正规的形势与政策的培训,上课时无法真正将形势与政策的精神传达给学生。二是教师的考核不当。据调查的结果显示:87%的学生认为教师期末考察的内容与上课的内容没有任何关系,并且考试的内容过于陈旧,很多都只是换汤不换药的考试题目。据了解,许多教师几年都是一个考题,或者干脆只是让学生交一篇论文。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3%的学生论文主要是从网上搜索,照搬照抄,剩余7%的学生也是或多或少参考网上的论文,以应付的态度对待。

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的专业教师配置等“软实力”上的缺陷,导致部分学生对该课的兴趣缺乏,重视程度低。

(四)学生的学习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误以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学习专业课现实有效,从而在思想上对形势与政策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予重视。据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重要,要认真学习;31%的学生认为不是十分重要,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32%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只要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他们中有的甚至认为没有开设这门课的必要。被调查的学生普遍表示相较于形势与政策课来说更加重视关系到他们日后考证和工作的专业课。就“上形势与政策课时会不会认真听课,如果不听课会做些什么?”这一问题,得到的数据结果是:17%的学生会选择听课,80%的学生会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偶尔听一听,剩下的近3%的学生则完全不听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表示他们会睡觉、看小说、写专业课的作业、聊天等。从这一调查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83%以上的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学生普遍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大多数学生抱着无所谓、应付考试拿学分的态度对待,在思想意识上轻视。

二、ARCS模式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兴趣

运用ARCS模式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创新,让学生的学习动机能长久存在。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6%的学生表示,如果喜欢任课教师的话会有认真学习的动机,即便是这个教师上课可能不是很完美。教师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尽量缩小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形成一种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努力调动上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融入其中。

教师可以从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着手进行创新,让学生对课程充满新奇感,从课程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形式上,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集音频、视频、图片、图标等元素为一体。除了单纯的教师上课之外还可以通过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内容上,除了基本的教学资料外,还要结合当前的时事新闻,讲解分析。更重要的还要就地取材,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典型案例讲解,这样让上课的内容更具真实感,让学生更易接受。学生有更多的切身感受,课堂参与的欲望更强。

(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ARCS模式的第二个基本要素就是“相关性”,将“相关性”运用到形势与政策课中就是要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

1.要让学生了解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形势与政策课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让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让其明白该课程关系到今后发展方向。据调查的结果显示:85%以上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仅仅是宣传大道理,假大空,仅仅是一种形式主义,可有可无。仅仅只有不到3%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指导作用。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普遍不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所以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是非常紧迫的事情。

2.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高达7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当今是经济社会,只有学好经济才是最主要的,而形势与政策课则是可有可无的;有近20%的学生则表示,形势与政策课对今后的生活只能起到很少的作用,所以也不是很愿意学。剩下的百分之几的学生态度不是很明确。可见,当代的学生过于看重物质和及时的利益回报,而这样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极其不正确的。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及时纠正这一普遍存在的价值取向问题,用正确的指导思想来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

ARCS模式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自信”,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1.要帮助学生分析当前的形势,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目标。通过形势与政策课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优势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避免学生因盲目自信或盲目自卑,而致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遭到过多的挫折,形成潜在的危机。

2.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有70%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没有足够的自信,还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自己虽然对于未来有自信,但是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指导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对未来充满自信是时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发展形势,找准自己的定位。

(四)“满足感”策略

ARCS模式的最后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满足,即要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充满自信。

1.利用学生渴望被表扬的心态。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表扬,教师应该利用这样的心理,在适当的时候对有所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增加他们的成就感。教师可以在入学时,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一次测试,并进行记录。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通过4到5次的练习来汇总各个学生在半年内的进步情况,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于落后的学生也要给予及时的提醒。而对于进步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给予正面的反馈。课后或考试后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让他们能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可以更好地接受下面的挑战。

2.激励要把握“公平性原则”。 好的激励与反馈可以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更好地学习。但是激励和鼓励不能总是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范围一定要大,让学生觉得教师对于每个人的每一点小进步都非常在意。

三、结语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出发,将ARCS模式运用到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教学中,着力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好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1]张祖忻. 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J]. 开放教育研究, 2003(2): 9-12.

(责任编辑 文双全)

A Study of Applying ARCS Mode to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Xue-s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Anhui,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ARCS mode to the teaching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teachers should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 by means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let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help them to know what they are striving for, and give them positive encouragements to promot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ARCS mode;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teaching

2014-12-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ZH19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145)

张学森(1984-),男,安徽临泉人,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G641

A

1671-9247(2015)02-0082-03

猜你喜欢

形势政策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政策
政策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助企政策
政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