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研究与进展

2015-12-16吴建贤

安徽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偏瘫依从性康复

章 琪,吴建贤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合肥 230601)

脑卒中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1]。临床研究发现脑卒中可引起重度神经系统的损伤,且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并且有79%左右的患者发病后留有不同程度上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75%左右会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导致残疾或瘫痪[2],给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

研究发现,单纯的康复护理可能对脑卒中患者的偏瘫或者出现运动障碍的患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心理及生理的影响是康复护理无法弥补的。故连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劳动强度的增加,脑卒中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但随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的老龄化,因此对康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的文献报道[4],连续康复护理理念及人文关怀逐渐被应用到各个科室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让患者有着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从生理和心理上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就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连续性康复护理类型

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预防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最终是病人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由于医疗资源紧张,病人住院日逐渐缩短。很多脑卒中病人在疾病急性期经过短暂的住院治疗和康复训练后不得不转入社区或家庭。尽管大多数脑卒中病人在住院期间接受过康复治疗,肢体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多数病人出院时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脑卒中的康复是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因此病人需要接受长期连续的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连续性康复护理主要是从患者发病开始,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模式,让患者不仅从治疗上获得较大的依从性,更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目前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健康宣教、康复护理、人文护理以及药物护理等各种护理模式,部分采用综合护理和社区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1.1 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也逐渐应用到各科护理当中[5]。心理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心理护理是否有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首先应热情接待入院患者,并且与患者经常交谈,仔细倾听和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语言和行动给予患者支持,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的自尊。

研究发现[6],心理护理可以及时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还可以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1.2 舒适护理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研究发现,舒适护理在目前临床各科护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的参与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上得到较大的改善,或者达到自在甚至超越的状态,也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之一,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文献报道,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的模式,使基础护理与人文护理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的和满意度,从整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8]。

1.3 健康宣教 在过去出于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无法承受疾病的压力,常常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隐瞒。大病说小,小病说无。当患者知道自己病情时,心理无法承受,而导致病情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性化护理的发展,患者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并且愿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健康宣教不仅需要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疾病的临床特征、危害及相关治疗和护理方法,而且需要通过讲述成功的案例,以激励患者治疗和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和自身的信心[9],也进一步鼓励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从而获取更好的治疗。。

1.4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等措施,对残疾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消除和减轻患者病候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患者的功能缺失、努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各方面的功能,减少致残因素对患者造成不便,以尽量提高患者后期的生活能力,达到基本生活能自理、重新参加社会活动等目的。主要包括肢体的正确摆放及被动活动,床上主动活动,ADL锻炼及指导居家环境的改善等。目前研究显示,康复护理在骨科、神经科和老年科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院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后,患者后期自理能力显著优于普通护理患者。

1.5 药物护理 正确的给药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护理人员三查七对的主要任务之一。其完成是否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药物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药物护理知识。护理人员在给药尤其是静脉给药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情绪变化等情况,以便让患者更好的接受药物治疗。

2 各种连续护理类型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疗效

2.1 心理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常常发病较急,进展较快,患者对于疾病所导致的生理功能障碍常常感到恐惧、烦躁、悲观、厌世等,此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护理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保证[10]。

贺丹军[11]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脑卒中患者患抑郁、焦虑的情绪显著高于健康的老年人,且脑卒中患者发生负面情绪的高危因素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徐维恒等[12]对脑卒中后焦虑进行心理干预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在同周期治疗后,其焦虑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的护理组。鲁华等[13]对72例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的病人分别进行心理干预、功能锻炼以及常规治疗护理,4周后,发现心理干预组患者恢复率达66.67%,显著高于功能锻炼组的58.33%和常规治疗护理组的33.33%。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对病程、预后有正确的认识,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舒适护理是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来达到护理目的。护理人员必须明确患者目前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善于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途径了解病人的需求,并及时满足。吴时新等[14]采用舒适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舒适度的影响,与常规的护理相比,患者治疗后舒适度生理、精神、心理、社会、环境领域等各个指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且患者的依从性得到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舒适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始终,并渗透于每一项具体的护理行为中,是患者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较为的效果,即使症状尚未缓解,但在心理上得到了舒适的肯定。

2.3 健康宣教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向患者讲解脑卒中的主要引发原因,其发病特点、常见的伴随症状、危害以及相关治疗和护理方法,使患者明确如何治疗,以及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于改善预后重要性和必要性。权明姚等[15]采用多形式健康宣教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结果发现,采用健康宣教的患者对脑卒中知识的掌握、自身的管理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

2.4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早期正确的康复锻炼是患者恢复生理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护理人员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对一的康复护理训练,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 48 h,即可开始[16]。

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入院的护理、晨间晚间的护理、饮食前后的护理。

入院护理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卫生的护理。如入院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洗澡、更衣、修剪指甲等。晨间、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包括患者起床后必要的运动,刷牙漱口、卫生工作、且帮助患者用温水擦背,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梳头,整理床铺及更换污染衣单;晚间护理系在晚饭后进行,如协助洗脸漱口等,使患者感觉清洁舒适,热水泡脚,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饮食前后护理:饭前协助病人洗手,帮助患者起居,做好适当的护理,饭后整理床铺以保持整洁。对于高热患者饭前后应予漱口等。

葛文艳等[17]采用康复护理技术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康复护理技术组不仅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了患者后期的生存质量,而且康复护理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的依从性。陈雪容等[18]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康复护理进行研究发现,康复护理显著降低了患者后期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康复水平,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2.5 药物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严格督促患者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并对患者服药后的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告知临床医生,做好紧急处理,使患者从心理认可定时、定量服药对于加快康复的重要作用[19]。

研究发现[20],老年患者治疗和护理配合的依从性较差,且不依从幅度在47% ~65%之间且随着药物数量的增多而增大。由于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常常服用药物的种类及数量较多。因此做好脑卒中患者的用药指导,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将各项异常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3 连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连续康复护理从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到最后期间的随访这一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分别从心理、舒适度、健康宣教、康复以及给药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时有效的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依从性水平[21-23]。

张丽萍[24]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患者Barthel指数和FMA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发现干预组Barthel指数达到70.94,FMA 运动功能达到 71.14,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49.76和5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增加,复发率大大降低。

周晓娟等[25]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

4 小结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目前护理模式也随之增加,不同的疾病及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多渠道的护理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住院时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和减少疾病的复发均有显著的效果。

对于脑卒中患者,因疾病较为特殊,已有大量护理研究证实,单纯,单一的护理模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而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取代了单纯、单一的心理、舒适、健康宣教、康复以及给药护理,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从心理上,让患者克服对疾病的恐惧、从舒适度上提高了患者生活和生理上的舒适度,了解了疾病的常识、预防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自身管理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出现的偏瘫等并发症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很好的治疗和干预作用。

尽管目前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方式较多,但各地医院开展的相关护理还是甚少,尤其是连续康复护理干预[26-27]。这预示着连续性护理干预离实际临床上操作还有一定的距离,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模式。

[1]刘文静.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2):1435-1437.

[2]王艳丽.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袒患者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9(26):161.

[3]熊亚楠.脑缺血性中风抗血栓治疗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4,18(2):217-220.

[4]穆秀花.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2):184.

[5]胡永善,吴 毅,朱玉连,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2):105-107.

[6]王艳萍,王利民,杨希真,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9):80-81.

[7]岳美姣.脑卒中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92-93.

[8]葛秋华,王元姣,叶祥明,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11):984-985.

[9]岳静玲,陈长香,郭慧丽.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康复训练的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06,22(4):310-311.

[10]常淑娟,刑晓红,上官琴苗.家庭康复训练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杂志,2007,29(8):548-550.

[11]贺丹军.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对比[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志,2002,24(11):664-665.

[12]徐维恒,宋士卒,张爱玲,等.采用品管圈方法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部差错的探讨[J].安徽医药,2013,17(6):1054-1056.

[13]鲁 华,刘 燕.应对方式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8):1122-1123.

[14]吴时新,徐 红,李妹芳,等.舒适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舒适度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12(33):213-214.

[15]权明姚,蒲德琴,徐应琴,等.多形式健康宣教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4(5):132-134.

[16]张金声,黄永禧,李和兴,等.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3):519-520.

[17]葛文艳,李 艳,王科英,等.康复护理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329.

[18]陈雪容,王永美,陈海英.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21-22.

[19]徐 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B):3318-3320.

[20]Ardelt AA,Me Cullough LD,Koraeh KS,et al.Estradiol regulates angiopoietin-1 mRNA expression through estrogen receptorαin a rodent experimental stroke model[J].Stroke,2005,36(12):337-341.

[21]王青华,潘 静.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110-111.

[22]张建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29-30.

[23]熊桂华,刘兴山,孙慧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护理并发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99-100.

[24]张丽萍.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2):208-209.

[25]周晓娟,赵 岳.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6-8.

[26]陈桂媛,李晓黎.家庭访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6,21(5):65-67.

[27]王 薇,赵 冬,刘 静,等.中国35~64岁人群胆固醇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2):169-173.

猜你喜欢

偏瘫依从性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