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对策探讨
2015-12-16陈媛
陈 媛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马鞍山 234041)
“90后”高职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一代,他们伴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迅猛的发展,信息发达的特殊时代而成长。他们从求学动机、行为习惯、角色认同、成就抱负与本科院校大学生有所不同。面对时代感鲜明的“90后”高职学生群体,我们教育者应当转变理念,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1 “90后”高职学生存在的常见心理困扰
“90后”高职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是时代的宠儿。智能手机、电脑、品牌服饰、美食、电影等已逐渐成为这一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宽裕的物质享受,家庭的过分宠爱以及应试教育模式等因素,使他们形成了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心理问题。他们既渴望独立,又希望被照顾;既推崇个性,又眷念集体;既成熟,又冲动,是复杂的矛盾综合体。
1.1 人际交往问题
“90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中受到宠爱,经济上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学习、交往、生活中的问题,一时还无法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赖。他们习惯处于群体的中心,喜欢随心所欲。由于远离亲人,与同学疏于沟通,使他们心灵上缺乏安全感。他们希望能从集体中获得归属感,获得存在感但又不愿意委屈自己,主动找别人深入交流。“90后”学生对网络依赖十分严重,平时他们习惯于,在键盘点击之间进行交流和对话,脱离了在现实生活中交往应有的约束,使得交往过分简单化,人际关系呈现出网络化趋势。这样,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就不懂得人际交往技巧,不知如何解决和应对同学之间的摩擦,表现出交际贫乏的局面。良好的交往愿望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矛盾常常导致他们内心发生冲突而心理失调,使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孤独感和抑郁感倍增。网络虚拟和假想的美好诱使他们在心理上逐渐脱离现实,不能冷静客观对待现实,从而心理上发生异常。部分学生经常沉迷网络,在游戏中不能自拔,甚至牺牲晚上睡眠时间,生物钟黑白颠倒,导致白天精神恍惚无法正常上课,影响同学之间的交流。他们甚至试图用网络虚拟世界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中的烦恼,结果导致悲剧经常发生。
1.2 情绪、恋爱和性问题
“郁闷”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流行词。有些学生情绪波动大,兴奋时手舞足蹈,压抑时萎靡不振,不知如何自我调节;有些学生遇事容易紧张,患得患失,事前不知如何下手,犹犹豫豫,事后又后悔不迭;还有些学生容易冲动,处理问题不考虑后果乱发脾气等。
爱的渴望与需要是伴随人一生的成长,为情所困是大学生常见的烦恼。一方面会经历浪漫爱情,另一方面也可能体验失恋、暗恋、单相思的情感。既会为得不到爱而焦灼,也会为失去爱而伤心。
性的困扰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扰。青春期性心理的成熟,必然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产生性冲动等。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耻辱感、性罪恶感,有的学生自认为性器官的某些缺陷而不知所措,对生活失去希望;也有的学生因难以克制的窥视欲望、倾慕同性的畸形心理等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烦恼,进而来学校心理咨询室求助。
1.3 自我意识方面问题
自我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发展尚未成熟。特别容易受不准确的信息来源,不合适的认识评价方法,影响自我评价。这样不利于个人发展,容易出现意识偏差。“90后”是高度自恋的群体,容易高估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评价往往有过之。他们拿放大镜看自己的长处,甚至把缺点也视为长处,拿显微镜看他人短处。盲目自信易造成自以为是,滋生骄傲,确立不切实际的目标,极易造成任务失败。遇到事情往往主观,不能客观思考。还特别好为人师,颐指气使,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别人。当受到负面评价时,往往不易接受,言行过激和直接,表现冲动、极端,脆弱。生活中,表现出了较高的自尊与自信,对成功预期高,当获得小的成就时,很容易盛气凌人、骄傲自大、不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当遭遇失败时,又会胆怯害羞、敏感多疑、自我封闭,进而产生自我否定,自卑。
1.4 学习择业问题
经历过高考的压力进入大学,容易产生轻松感。思想上的放松导致行为的散漫,表现为学习不主动,学习目标不明确。中学时代,在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上是完全依赖于教师,而高职院校的学习强调自主性。高职阶段对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都具有职业定向性,所以导致他们不知如何学习。由此导致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厌学心理严重。
进入大学后,他们由对前途的憧憬转向现实。当前的就业形势,社会的人才需求,就业所导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毕业前夕,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求职择业。高职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准备,往往导致择业渠道不畅,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等。有的脱离社会发展需要盲目择业,有的过高估计自己,造成就业难度增加。有的学生无法正确理解社会中的现象,产生逃避社会的心理状态。
2 高职院校对“90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探索
“90后”高职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快,观念超前,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合他们的有效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校园里顺利完成学业。
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
“90后”高职学生正处在品德已初步形成,进入完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由于离家开始集体生活,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不顺心,心理上极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心理复杂多变。不掌握他们的心理,就无法把握其思想,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高职学生如果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很难塑造优良道德品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无法相互替代的,两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两者有着相同的目标,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责,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丰富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增加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
2.2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的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感受。整洁、美丽、轻松愉快的视觉环境,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优化人际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发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并在活动中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到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院校可以每年举办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所策划的活动立足校园,贴近学生实际,推出以“趣味心理运动会”、“体验式心理迷宫”、“心理电影展播”、“校园心理剧”、“作品征集”和“趣味心理测试”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样学生参与广泛,积极性较高,活动效果好。
2.3 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积极作用
辅导员、班主任是直接面对学生服务的,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关系,由于长时间与学生接触,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较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强、及时、便捷等特点。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方方面面情况了解和把握的较多,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举办人际交往主题班会、职业规划主题征文、大学生活设计等这些班集体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另外,可以弥补高校专业心理咨询师师资不足的问题。辅导员、班主任在高校里是一个数量相对较大的群体,其工作性质又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有很多相近点,如果辅导员、班主任能够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很重要的师资力量。
2.4 运用多种形式,寻找多种渠道,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生工作中,要想提高教育的效果,就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以形成合力,才能达成目标。
广泛宣传,使心理健康观念深入人心。心理健康在学生的认识上存在着种种误区偏见。如果不能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正确合理的观念,就无法全面开展活动。因此,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紧迫性。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院报、橱窗栏、广播、学校网站、展板、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介绍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课程讲授应注重知识与活动相结合,及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科学应用。注重寓教于乐,真正达到了调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举办多种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与解决问题相比,预防同样重要。学生每个阶段都会有比较突显的问题,而且问题的出现是有共通性的。因此,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内容讲座,会更有针对性。比如,针对大一年级的学生开展“志存高远向未来——新生的心理适应”,“应对挫折,提升自我”,可以使学生很多不适应的现象得到化解;针对大二年级的学生开展“我的情绪,我做主”,“沟通的艺术”等讲座,可以使学生理解、尊重别人,从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建设。组织大学生社团具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满足心理需要的功能。通过学生之间的广泛宣传,使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建立学生层面的心理互助,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在社团活动中展示自我,对自我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实现自我,让学生在自主性的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高能力、增长知识。
通过这些形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方法以及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从而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5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认识的提高,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同学认可,高职院校应该完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可以面对面指导学生减轻内心冲突,排解心中苦恼。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适应和发展等方面面临的一般性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综上,加强“90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要引起各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需要积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设,拓展工作思路,在工作中多研究,多学习,增强自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工作需求,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努力。
[1]刘 畅.重视“90后”第一代大学生的价值新取向[J].中国国情国力,2009,10
[2]李晓雷,郭秀华.论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及教育途径—以沈阳医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
[3]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9
[4]魏宏波.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8
[5]樊富珉,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