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型毕业设计中的过程质量控制
2015-12-16黄贞益章小峰
张 龙,黄贞益,章小峰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其中设计性毕业论文尤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指导时间有限、论文评价体系陈旧等。[1-3]因此,许多学校通过设置有效的激励措施、吸收研究生介入毕业设计的指导、设立新的评价机制来解决上述问题。[4-5]然而,毕业设计具有连续性、长时间的特点,如果只是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弥补教师指导时间不足以及改革评价体系,而缺少精细、严密、客观的管理机制,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问题。应该对设计型毕业设计的内容特点、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剖析,重新明确设计型毕业设计的训练目标,通过对设计条件的准备、设计指导的过程控制和设计过程的监管对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并利用客观公正的网络管理平台实施管理,达到能真正提高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目的。
一、设计型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原因
(一)设计型毕业设计自身特性所致
专业间的设计型毕业设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专业内的差异很小。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为例,其课题形式为“年产××万吨××车间工艺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收集相关资料,掌握相关轧制技术的新发展以及成熟技术的应用状况;根据设计课题确定产品方案、金属平衡、工艺流程、轧机组成及工作小时等;通过典型产品的计算,制定轧制工艺制度、完成力能参数计算与校核;采用计算机编程完成所选典型产品的相关计算;设计车间组成并用计算机软件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选取一篇论文中引用的英文文献进行翻译。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内,毕业设计的差别在于所设计的年产量不同,设计的产品类型不同。若进一步细化到各个设计小组,差别更小,仅设计的年产量不同。在此背景下,同小组不同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相似,极端情况下只是设计计算过程中的计算数据存在差异。因此,部分学生可通过修改其他人的设计数据即可得到自己的设计结果。这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毕业设计只需要花几天时间修改数据便可完成。所以随着毕业设计年复一年地进行,专业内、小组内的毕业设计相似性越来越大,其质量下滑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二)管理上的缺陷
部分教学研究工作者认为毕业设计质量下降是由于设计时间不足,学生重视程度不高造成的。一般高校毕业论文都是安排在第八学期,而各公司企业的人才招聘多半安排在大四学年的上学期进行。因此每年12月份结束,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确定工作意向。另外,考研复试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完成,最多用时一个星期。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存在设计时间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不足现象确实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在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上,过程质量监控不够,致使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态度消极,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直到临近答辩的时刻,学生才在慌乱中参考别人的设计工作,套用别人的论文模板。如此完成的毕业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如果管理严格,实施一定的淘汰率或者二次答辩率,学生知道毕业设计不是通过简单的修改数据即可完成,他们必定会认真对待毕业设计。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明确设计型毕业设计的训练目标
设计型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完成一篇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六大训练内容:检索文献、撰写综述;翻译英文文献;基于专业知识的设计;计算机编程及专业软件的应用;毕业论文的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由此可以看出,毕业设计论文只是毕业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毕业设计的成效。仅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那么毕业设计各训练内容的训练目标就容易偏离。实践表明:(1)检索文献、撰写综述,旨在训练学生文献检索及归纳总结的能力;(2)翻译英文文献,旨在训练学生专业英文文献的读写及翻译能力;(3)基于专业知识的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四年来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4)计算机编程及专业软件的应用,旨在训练学生通过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5)毕业论文的撰写,旨在训练学生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6)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旨在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表述能力等。其中,(1)、(2)、(5)、(6)对学生来说关键在于掌握方法,注重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可以达到强化的效果;(3)、(4)则侧重掌握专业知识,注重理解,通过知识点的细化分解与全局融合达到融会贯通。明确了不同设计内容的训练目标,在不同目标的实施与监控上实行差异化处理,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强化设计型毕业设计的过程质量控制
尽管明确了设计型毕业设计各训练内容的训练目标,若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训练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对学生设计型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实施过程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来源于产品质量管理,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毕业设计的过程质量控制是指为了达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或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毕业设计条件的准备,包括毕业设计场地、资料的改善与丰富,毕业设计课题、任务、目标的制定与革新,指导教师的选定等。固定的现代化毕业设计场地有利于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丰富的在线、离线设计资料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设计内容。另外,毕业设计课题、任务和目标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也需要进行考评、遴选。
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控制,即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课题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分目标、分阶段进行指导。毕业设计历时一个学期,时间跨度较长。因此,需要根据设计课题,按照时间进度细分为一个个阶段性的小任务,指导教师除了需要对设计内容进行指导,还要按照时间节点,检验、考评学生的设计成果,管控学生的设计进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学生,及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及时解决。
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管,即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实施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进行监督与管理。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控制取决于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因此,还需要建立基于过程控制的管理制度,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监督与管理。例如:对于主动性不足,拖延、懈怠设计任务的学生,可建立阶段性考评,多次不符合要求者取消或推迟答辩的制度;对于指导教师懈怠指导、无暇指导,可建立学生评议机制,取消指导资格等。
(三)构建毕业设计网络管理平台
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施需要有客观的操作体系。以往,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若出现学生没有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也只能进行口头批评。需要开发基于过程控制管理制度下的面向学生毕业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第三方管理平台。例如:在阶段性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上,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在该平台上提交应该完成的任务,那么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提交,系统则拒绝后续的内容提交,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育的最后一课,且随时代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新形势下,需要结合时代特性明确训练目标与任务,为学生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毕业设计条件,并利用客观公正的网络管理平台对参与毕业设计的各要素实施过程质量控制,才能达到理想的毕业设计效果。
[1]杨月平,陈亮.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过程质量控制[J].中国冶金教育,2014(2):44-46.
[2]邱冰冰.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途径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120-121.
[3]郑双进,熊黎,黄志强,等.提高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若干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137-138.
[4]苏珊,颜丙生.提高二本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1):98-99.
[5]孙守昌,韩红芳,林康红.高校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