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般的水墨画新表现主义

2015-12-16维佐思

艺术评论 2015年9期
关键词:达芬奇黎明画作

维佐思

歌剧般的水墨画新表现主义

维佐思

当我第一次看到田黎明的作品时,我瞬间被两次震惊到:因为尽管它们被创作于遥远的国度,但我本能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是如此贴近;同时在我看来,他们似乎是在人类生存的宇宙碎片中,在那意味深长的沉默中的一首挽歌。

我深受20世纪的新国际前卫主义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影响,对我而言,除了艺术魅力之外,简单迅速了解并解读一位来自遥远东方画家的作品似乎并不容易。因此,必须要以一种临界距离,从遥远却不长远的角度去解读其作品。

在此我仅以“新文人”为例阐述一下我的初步观察感受以及一系列对于田黎明——这位自80年代起便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知名画家——的自由风格的感想(就像我1997年在Enrico Perlo的文章中读到的)。

画家并没有向时尚或全球化市场妥协,反而基于对造型语言不断继承与创新,整体表现出一种原创并真实的探索。在21世纪初,艺术不仅表现出一种转变与革新,还体现出了对历史的回望以及在互联网数码时代其发展趋势的矛盾地位。

田黎明的原创性,尤其体现在其融合了没骨画法(技术上被定义为对于颜色的使用“没有轮廓”或“没有边框”)及法国印象派的近似颜色光斑画法;除此之外画家还创造了一种全新技法:融色于墨。

田黎明为在本质上可划归为一系列秘密思绪的内部景色的核心位置留出空间,并将一种世俗的“新现实”破译为一种魔幻现实主义。

对艺术评论不仅只取决于对美学的评论以及单一的文化评价标准,同时还体现出一种综合了对技术,哲学,思想理论以及人类学思考的复杂整体,直到探究出变化的对艺术质量的概念。

特别是在欧洲,田黎明的艺术通过一系列自然而显著的年代背景,思想与肖像区别,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歌剧式的新表现主义形式:“蓝骑士”以及“精神艺术”理论、画克利的水彩画、马克以及诺尔德……

从中国知名艺术鉴赏家对其作品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基本特征:宁静,轻巧,自由以及一系列画家对于传统国画转型所做的极富意义的贡献。

这种贡献在意大利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从绘画、造型以及艺术直觉的“回归”,在中国艺术界这标志着一场根本的革新,不断地对事物存在的意义进行诗意的探究,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心灵与精神上对绘画本质的思考。

田黎明不描绘传统的圣象,而是深邃地展现生活的场景,不掺杂悲剧的情节:呈现出的静止画面,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一种敏锐的心理形式,田黎明的“彩色笔墨”描绘了人性深处的情感画面,画面中回荡着寂静的幸福,体现着对于和谐的探求。

田黎明到达了一个童话般且永恒的维度,他的画作创造了梦想中的画面和纯净的景色。

他的创造促成了一种新的平衡,在精致的彩色画作上,并没有僵硬的对称。画作中的形象讲述着自然的元素,在透明的“雾的效果”中,清晰地显现着;也隐约地体现着物质的精细厚度以及诗歌般形象的愉悦感官。

在其最典型的形象中,可感受到一种期待的感觉以及一种存在着的虚无之感:就如同一面瞬间消失的镜子,通常映射着观者,或是沉浸在大自然的气息之中:水、空气、光……

在田黎明的画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自由且本质的合成,也不仅仅是传统与创新,语言与画面的合成:其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一种表意符号和基本形式的合成中,他用五彩调和了墨色。

在一篇文章中,王文章指出“田黎明的画作给焦虑和浮躁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精神的家园,最终在这里,所有人都能找到归属感和亲近感”,其作品表达了“他所在时代的精神和氛围”。正如感性的描述可使与其对应的符号变得清楚易懂一样,在持续的历史中,在文化根基中,在现今社会的背景下,画作对于田黎明而言,就像一种不可替代的语言。

它不是孤立的艺术,也不是自我的封闭,而是汲取本质,追溯灵魂的根源。画家描述了艺术的存在与其过去,展现了生命气息的能量与节奏。最近,我研究并发现了达芬奇和中国千年文化间的诸多密切关系:在艺术方面,科学方面,科技方面以及自然哲学方面;在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关联,从人类的飞机到出版印刷的书籍,以及设计和书法的关系……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以及其他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共同在美帝奇家族的这座宫殿中创作,也就是今天我们参观田黎明画展的宫殿。在15世纪,这里曾是科西莫(“国家之父”)和伟大的洛伦佐的宫殿,这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天才的展现地。如今,这里是一个聚会的场所,也是一扇打开了通往艺术桥梁的窗,也是一扇各民族和各文化艺术创造交流的窗口。

维佐思:莱昂纳多·达芬奇艺术博物馆馆长

责任编辑:李松睿

猜你喜欢

达芬奇黎明画作
风云三号E星——黎明星
东方黎明
黎明之光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达芬奇SP手术系统
学生画作欣赏
达芬奇想飞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