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之花绽放
——色彩构成教学中的图形运用
2015-12-16李锦林
李锦林
让传统之花绽放
——色彩构成教学中的图形运用
李锦林
从通常意义上来讲,三大构成中的平面构成是解决平面状态下,通过形式美的法则,点线面和基本形的“编排”问题,是平面形的问题。色彩构成是学习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的特点和性质。而立体构成是解决立体状态下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问题。三大构成彼此联系,各有侧重,构架出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基础。
目前,色彩构成教学中,往往存在着重色彩的运用,轻图形的运用的问题。该问题的具体表现或原因在于:其一是教师的原因,在色彩构成课程教学中,因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色彩基础知识及运用,所以教师更多的会有意无意地去强调色彩,对色彩知识的重视本无可厚非,但过于偏颇而不重视“形”的话,可能就不妥了。因为人们认知事物主要靠造型和色彩,其中色彩是表象,而造型才是本质。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在完成色彩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将造型的重要性提出来,做到形色并重。其二是学生角度,之前大量的平面构成关于“形”的练习,应该说累积了相对丰富的形象或形的组织方法在脑中。但光拥有知识还不够,还得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价值。而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却很遗憾的发现,学生在运用时出现了“失忆”。或许是老师的过分强调,在色彩表现还基本可以的情况下,出现了对形的忽视,图形简单稚嫩,缺乏应有的美感。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达到色彩构成在训练用色的同时,达到形色并茂的效果,作一番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来探讨一下艺术设计创作灵感的来源,灵感可能有顿悟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平时的积累却是灵感迸发的基础条件,只有平时在脑中储存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在灵光一现中找到它,那设计素材(包括造型、色彩等)该从何角度或何方法来储备呢?从多年经验来看,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获取:
其一,师法自然。自然造化本来就具备合理的结构和优美的形态,对于自然形态的直接应用的仿生思维,是在造型设计中惯用的思维方式。中国画的大师们早就有所体悟:“外师造型,中得心源”。或直接摹写,或提炼替换,自然丰富的形象是我们设计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在现代设计史上就不乏师法自然的成功案例,如19世纪末的“工艺美术运动”便推崇自然主义风格。其二,师法生活。设计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日常生活蕴含着诸多极富有意味的情景,可以给我们巨大的启迪,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择取特殊片段,来表达某种意味。如后现代主义中提倡的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无不表述着这一方式的重要性;其三,师法前人,即从现今之前发生的一切艺术的优秀成果均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对象。这也是本文将要重点表述的方面,作为设计师而言,对传统工艺美术和设计的学习是做好设计的必修课,否则设计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从人类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意义更深远。从整个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进程看,很多流派都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传统式样为设计的源泉,在此基础上,拔高提炼创新,这样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如果把2008年奥运会的奖牌与中国汉代的长乐玉璧放在一起,其中的意味便显而易见。因此如果能从高校艺术设计基础课开始让学生自觉学习并运用优秀的传统设计(或工艺美术)元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诚然,灵感和素材的来源途径也许还有很多,此处暂且列举如上的三个方面。同时前两方面也在本文从略,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如何通过学习借鉴传统工艺美术(或设计)的形,来解决在色彩构成基础课上“形”的问题。
有了明确的思路,具体执行方法也要进行探讨。从教学的实际经验来看,有成功的地方,但也有仍需提高之处,有待改进。本文主要也是做阶段性的阐述。
首先,从几年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重点还是针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纹样的借鉴,而且也是从色彩构成全部体系中抽取几个章节做尝试。笔者认为在讲授完色彩理论的知识后,可安排相关作业,在作业要求中附加图形参考范畴。比如笔者在“色彩对比”这一个章节中附加了借鉴中国青花瓷器纹样和汉代漆器纹样的要求,在“色彩调和”附加了海南黎锦纹样要求,在“心理现象”中附加了商周春铜器的纹样要求。当然这只是相对随意的附加,也可在不同章节变幻纹样要求。但尽可能择取有代表性、知名度更高的,这样学生也易于查找资料。同时,在一单元内最好不要安排过多纹样要求,一种类型最好,不超过两种,这样有利于掌握及消化,充分感受和挖掘一种纹样的特性,同时也避免彼此的混淆。
其次,对传统造型艺术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图形本身,更应了解当时当境的文化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深刻意味,虽然对传统纹样借鉴中,纹样的造型或说它其中体现的美学特征是我们要掌握的重点,但若只停留在这个方面,未免也太“浮浅”了,会导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一种纹样只是表面现象,而内涵却是深远的,一方面体现了当时民众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历史发展状况、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对于这些内容的掌握,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可规避一些常识性的使用误差。因此在作业布置中,必须要求学生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对所使用对象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
再次,继承中的创新。传统的东西或许应该永远属于某一时代、某一地域,但运用恰当却能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如何让曾经的火花再现光芒,方法很重要。在课程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找到相关素材后,不知如何运用,原样照搬的甚多,这是实际教学中应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实在平面构成造型法章节中已经提到了诸多方法,如打散重构、群化组织等都可对原图形作出变幻。另外平面构成中的组织形式,如重复、近似、特异、密集等等手法可用于对图形的组构。因此方法还是有的,且不止上述几种,一方面教师可做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但一个基本要求是必须做出改变,完全照搬是不可取的。同时也应注意过程的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直至能轻松驾驭,最终效果是既有指定纹样的元素使用,又是老树新芽,具有创新性、现代感和高度审美性。
最后,虽然需要要求学生对所使用的素材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但并不意味着在使用时一定要设定特定的主题来适应纹样的历史内涵,这有太多局限性,也非构成类课程的目的,构成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可相对单纯,并不一定强调主题、功能或应用效果。而应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造型能力的训练上,因此在具体使用传统纹样时可相对弱化其内涵意味,单纯的从造型审美角度着手,少一些约束,大胆的“做实验”,只要不出现过大的常识性偏差。
此外,还有两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不能陷入单一模式,本文只是重点说明一种造型素材之来源,而非全部。基础构成课旨在提高学生基础造型和色彩运用能力,如有可能,应最大限度的拓展方式方法,给学生以最大的信息量;二、具体到本文所述方法——对传统纹样的借鉴,也要尽可能的拓展,对单一纹样的深入,虽可以了解透彻,但其意义价值远不及广泛涉猎大。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一些国内外经典的工艺美术、绘画、甚至建筑、雕塑都可去涉及。有限的时间内,增大了接触面,不仅有利于今后的专业学习,也有利于各种优秀文化的继承传播。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周锐、范圣玺、吴端.设计艺术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曹大勇、赵敏、杨友妮.现代构成[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5.冯四东、朱辉球、吴天麟.色彩构成[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
李锦林:海口经济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雍文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