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中故旧

2015-12-16茶小隐

法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贡茶茶场蒙山

◎ 文 茶小隐

茶中故旧

◎ 文 茶小隐

《茶经》开篇第一句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在“茶圣”陆羽的年代,巴蜀之地就有双人合抱的大茶树。而关于茶饮最早的文字记载《僮约》,也发生在西汉时期的彭州武阳。

古树遗踪

如今说起古茶树,都知道云南多而健,鲜有提及四川。巴蜀人烟稠密,农耕发达,森林在古代即遭垦殖。陆羽写的古茶树,活到现在总得有两千来岁,大概早伐作柴薪了。但四川不但有古茶树,还在用古茶树做茶。崇州枇杷茶、古蔺的牛皮茶、宜宾的黄山苦茶,据考证,都是古代野生茶树遗留的品种,延续至今没有断。

茶叶算是四川崇州文井江镇大坪村重要的副业之一,时时可见采茶的村民,腰挎茶篓,不紧不慢地采摘这时节价钱最高的独芽。茶树品种,既有老川茶,也有福建传过来高产的福鼎大白茶、梅占。

枇杷茶,是和四川主要的灌木型茶树完全不同的乔木大叶茶种,和制作普洱的大叶种茶树同样源自古老的原生茶树基因,或许正和陆羽书中巴蜀古茶树同种。以“枇杷茶”之名载入史籍的资料并不多,清代,曾有做“龙门贡茶”进贡的记录,只是和陆羽时代加盐煎煮喝的饼茶已大不同。民国年间《崇庆县志》中记载:“别有枇杷茶高二三丈,叶粗大,土人采嫩芽制出,以代普洱,味亦差近。”

在制茶、饮茶法逐渐转变的过程中,枇杷茶虽然也用来制作“味道接近普洱”的散茶,最终还是让位于更适宜制作绿茶的中小叶品种,在大坪村,只是东一棵西一棵遗存于山林中,这些年在品种专家推动下,才开始重新繁育。

唐茶首贡

离崇州不远的雅安蒙山之顶,有一片专供进贡的“皇茶园”,得名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围之以石栏,上后方雕有巡山石虎。石栏中七棵茶树,相传为西汉宣帝甘露年间茶祖吴理真手植,至今已两千多年。茶树看起来,和石栏外新种几十年树龄的老川茶茶树,差不多大小。每年3月27日举办祭祖采茶仪式,却没人真拿来做茶喝过。关于“甘露真人”吴理真的事迹,如今留下来的记载,主要在清代一块石碑上。但蒙顶茶初唐即已入贡,中唐时期名列贡茶首位,却在诸多诗文史籍中留下佐证。

蒙顶茶,最佳者产自主峰上清峰。从名山县城望去,山峰并不高峻。但登上接近峰顶的扶善寺茶园,地势就会一目了然。四座山峰成莲花状环绕上清峰之外,远近座座低矮丘陵。直至遥远的青衣江对岸,才又崛起高大的周公山。上清峰茶名气大,产量小,远在唐代,就有作假风气:“蒙顶先后之人,竟载茶以规厚利……供堂亦未尝得其上者。”这种风气延续至今,名山县批发市场里卖的,多非真正蒙山顶上所产,而是周遭低平丘陵地区所产的“坝坝茶”,打出的牌号却统统称为“蒙顶茶”。本地人心知肚明,山上的茶好也贵,一两百一斤的坝坝茶,才是寻常百姓的杯中物。

真正的蒙顶茶历来珍贵,乃因独特风土造就。“雅安天漏,中心蒙山”,本以多雨著称的雅州,又以蒙山为最,云多雾多,终年烟雨。蒙顶南坡和西南坡的土壤,呈深棕色,用手掌搓碎

很细腻,有很多腐殖质。而处处可见的红砂岩,则是土壤中风化矿物质的来源。这样的土壤,当地称为“茶末土”,营养丰富而疏松。加之高山坡地森林茂盛,对喜水又需要排水良好的茶树,无疑是理想的生活环境。3月,正是杉枝吐新、蕨芽初卷、李花漫天的时节,茶芽在柔媚润泽环境中慢慢萌发,制出的茶也格外细腻柔和。

蒙顶茶在唐玄宗时期入贡,起初并未列为上品。《茶经》就把“雅州茶”列在剑南道的彭州、绵州、邛州之后。而到了中唐时期,蒙顶茶已脱颖而出,位列贡茶之首。《唐国史补》中说“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第一”。

公元816年成书的《膳夫经手录》中则记载了“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导致市场上仿者泛滥的情形。白居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诗句,大概也在这个时期写下。如此荣耀的贡茶,为何宋以后突然几近消隐,贡茶中心转往遥远的福建北苑?这也是我们带到蒙山的疑问。

综合各种说法,五代战乱造成上清峰茶园荒废。都城转到遥远的汴梁,蜀道也不再是贡茶输入的捷径。再则,朝廷急需买马,设立榷茶专卖制度。雅安地处藏蕃边境,自然被纳入边茶,仅名山一县,年运边茶就曾达到两百万斤。边茶取量,不能精工细作,声名渐失。唐之蒙顶贡茶,延续至清,也就徒存每年从皇茶园里摘取三百六十五片茶叶,谓之“仙茶”,供天子祭天之用的形式而已。

蒙顶茶 摄影:马岭

蒙顶制茶人

蒙顶茶,只三种名色:延续唐代名称的蒙顶石花,当时是团饼茶,现为扁形炒青绿茶。明嘉靖年间创制的蒙顶甘露,半烘炒卷曲形绿茶。蒙顶黄芽,闷黄工艺的扁形黄茶。无论哪种,都以春分前采摘,约一厘米长的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上品。高山蒙顶茶,和名山县茶叶市场里大宗出售的坝坝蒙山茶,外形上并无明显区别。

追问当地茶人,蒙顶所产,究竟有什么特别?答曰,高山茶在鲜爽之外,别有一番清甜,即宋人诗中所说“露芽云液胜醍醐”之味。这话有点玄奥,但几杯茶对比一泡则可感知。平地茶或做工不到位的,也好喝,却带处处可见之豆香栗香。高山好茶,则清甘自成一体,细心体会便高下立现。

蒙顶皇茶公司制茶车间坐落在旧时静居庵遗址,门外不知名的明代红砂岩牌坊,和残破的穿斗式知青旧宅并排而立。门窗早已残破,糊墙报纸从20世纪60年代的平反公告,到 80年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万国证券成立,仿佛时光浓缩机。2003年以前,这里还叫国营蒙山茶场。

可以说蒙顶茶的复兴,完全源自茶场一脉。20世纪50年代开荒种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都来的知青又加以扩大,形成上清峰海拔800米以上两千多亩茶园的格局。茶树品种是蒙山混合群体种,当地人叫作“老川茶”,说来也都是几十年的老树了。蒙顶甘露的做法,也是50年代末重新总结定型。

2003年茶场改制为公司,继承了国营茶场最优质的茶园。改制后离开的职工,有不少继续做茶。也有本地茶农在上清峰靠下些的位置,自行开垦茶园。如今有经验的制茶师傅,不是茶场老职工,就多半是他们的徒弟徒孙。总之,和老茶场脱不了干系。

虽说改制了10年,厂房也好、车间也好,乃至那十来位穿蓝布工作服、动作不紧不慢的职工,都蛮有20世纪80年代的气象。鲜叶还没从山上运下来,大伙就用大玻璃瓶泡当天新制的甘露喝喝,摆摆龙门阵,或与厂部收养的五六条流浪小狗玩耍。石花甘露味道上并无太大区别。只是石花要做成饱满的扁形,杀青略重,且空心芽不能成形。遇上干旱,许多未展开的茶芽发生空心,就只能用来做弯曲形的甘露。

传统做法,当天采来的鲜叶,摊放萎凋至散发香气,九两一锅,投入车间边上那一溜大铁锅中手炒杀青,屋外还有烧火师傅添柴烧火。总共要经过三揉三炒,方成形,再用炭火焙笼复火烘干。如今大锅早已锈蚀,滚筒式杀青之后,揉捻机理条机也代替了人工。但在第三道揉捻的时候,师傅们合掌手搓。这样能让茶汁外溢,附着在表面。入水一泡,便垂直下沉,茶汤的滋味也浓郁,正是蒙顶甘露的个性。

人称“柏老四”的柏月辉则是公认的新一代好手。1991年,柏老四在县里上了三天制茶培训班,开始学做茶。后山徐沟村潺潺溪水旁,他租了座老木屋做厂房。蒙顶最高最好的茶园,全归皇茶公司。但柏老四做出的蒙顶甘露、黄芽,在高身玻璃杯中冲泡,根根直立,闻起来清甜,入嘴鲜甜,一点不比皇茶出品逊色。

说到底,柏老四的茶好,无非是在细节上讲究、琢磨。蒙顶茶要求独芽尚未展开,或极嫩的一芽一叶初展时采摘,不能采鱼叶、鳞片,相当费工,采茶工往往差不多就行。柏老四发现每斤收购价多加几元,就能收到更符合采摘标准的鲜叶,所以他做茶的原料,齐整细嫩。每件制茶机器都由自己改造,制茶也反复琢磨,比如怎么用烧煤达到传统炭焙的效果,烘焙分几道慢火,使滋味更丰厚。好茶自然有人认,他的茶往往当天做好,晚上就被收走了,迟一两天便抢不到。

永兴寺的尼姑师父们,则是蒙山制茶另一脉。寺始建于唐代,留下建筑多属明清,门前红砂岩雕刻的狮子上苔痕斑驳,很苍润的一处道场。寺属茶园,最初是国营试验茶场基地,落实宗教政策后分给寺里。寺院里不可能置办许多机器,主要还是靠手工,做法近传统。几家茶放在一起喝,皇茶公司的规矩大气,柏老四的灵秀鲜甜,而永兴寺师父做的茶,则别有一种干净朴素。

蒙顶茶山地 摄影:马岭

暧昧的黄芽

说到蒙山茶,不能略过蒙顶黄芽。黄茶和绿茶最大的区别在于“闷”,趁杀完青还热乎,厚纸一包,让水热作用“闷出”甜醇的滋味来。传统做法四两半一锅,杀青后草纸包成四方小包,堆放在灶台上闷黄。每小时都要开包翻搅,6至8小时后拆包复炒再包,如是反复,至少连续48小时方告完成。

蒙顶黄芽和君山银针、霍山黄芽,并称三大黄芽茶。干茶是一片片平整的细芽,褐绿中闪现金黄。85℃至90℃水温,泡出浅黄碧透的茶汤,甜香浓郁。做黄芽必须时刻守候,非常辛苦,市场却不接受更高的售价,多年来都基本“绿做”,缩短闷黄时间,空顶着黄茶的名头,颜色和滋味都更像绿茶。在蒙山,连永兴寺师父做的“菩提芽”也偏绿,少数几位民间制茶师傅,还在坚持做传统黄芽。

(茶小隐,《生活月刊》主笔,著有《茶之路》)

猜你喜欢

贡茶茶场蒙山
新伟茶场
你的笑容里有茶香
美丽的蒙山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武皇贡茶园 七佛茶品香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伊马茶场
陈鹤琴不赚昧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