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
2015-12-16李佳琪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和经济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因此变得激烈,企业财务风险也随之严重,这样就使人们提升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因此,转变财务报告模式成为我国企业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将对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和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财务报告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财务报告模式;挑战;对策
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现行财务报告带来了很多局限性,尽管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完善财务报告模式,但财务报告模式仍然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与国际财务报告模式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改革财务报告模式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重要工作,为了能使财务报告更好的跟上时代的变革,我们需要对认真研究企业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让报告更加合理准确。只有通过我国企业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中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革对策,才能满足现代市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要求。
一、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
1.价值法下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
价值法指导下的通用财务报告模式是现代财务会计人员常用的财务报告模式之一。运用价值法指导下的通用财务报告模式能使报告单位完成收集、整理、计算、汇总等一系列财务会计工作。但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带有一定的缺陷性,首先就是其所生成的评价存在失真性,这主要是由于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缺陷,使投资者难以对报告单位做出全面、合理、真实评价,也使委托人难以对所提供信息的质量做出准确判断,这样一来就会使财务报告使用者不能清楚了解报告单位的真实经营情况和经营者是否精心经营企业。其次,容易造成决策误导,由于会计信息结构具有限制性,这样就使通用财务报告难以完成真实信息的传导,也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使信息使用者所获取的信息基本都是残缺的和不对称的,由此所获信息内容不仅会影响使用者的决策质量,还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造成误导。再者,引起控制失灵,会计信息的供给结构为“窄”型结构,委托人通过这样的财务模式很难完成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更难以评价经营人在经营期间所投入精力比重,这样就容易造成信息控制失灵,评价结果容易出现偏差。最后,知识市场低效,证券市场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信息内容是否充分,还能反映出多种信息内容的差别,由此获得的信息内容经常与报告单位所提供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存在一定关系,如果报告单位所提供的内部信息不够充分或信息公开度不够,就极有可能让少数人从中获得企业内幕信息或个人信息从而进行私下交易,获取暴利,这样一来就会降低市场效率,影响信息使用者掌握更多有效信息。
2.事项法下理想财务报告模式
事项法又叫做使用者需要法,主要是根据具体经济事项说明主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使用事项法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应构建信息数据库,并将经济事项作为中心,以储存各种经济事项中应注意的属性特征。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其工作就是了解与掌握与经济事项相关的各种信息,主要有由其引发的会计事项以及事项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事项引发者等事宜,并将其输入信息数据库。当信息使用者需要这些数据时,就可以提取自己想要的数据,再将这些数据输入到自己所建的决策模型中,使事项信息成为供自己使用的决策信息。
而作为事项法下的信息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如果两者出现分离,则是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所追求的目标,由于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其对信息的需求也就不同,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主要目的也就成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事项法下理想财务报告模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财务报告模式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难题,它的应用不仅避免了通用财务报告模式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还能有效提升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程度,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非财务信息的要求,并不断满足财务报告对时效性的需求,以此来帮助信息使用者能够对企业评估做出全方面评价,并做出正确决策。但要实现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就要为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决策支持系统,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主要有两个基本库,一是数据库,为一个则是方法库。数据库主要是用来记记录财务会计交易的各种事项,方法库则主要是放置多种确认和计量规则。当财务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为企业外部人员时,财务会计系统就能按照使用者的目的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计量规则,并组合成适用于信息使用者使用的决策内容,最终形成内容多样的财务报告体系。这样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就能更方便的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信息,让信息使用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选用适合自己的信息种类,如增值报告和简化型财务报告等,此外还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和数量。
3.交互式按需财务报告模式
交互式按需财务报告模式主要是为决策者提供已经按需编制好的或能够按需加工的各种财务信息,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交互式按需财务报告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实现与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相对应而提出的,其中心目的是要将财务会计数据从加工到提炼再到生成的全部过程都交由信息使用者完成。它的任务是为更多的生成财务会计信息提供使用的方法与手段,而不是按照固模式来完成财务会计准则中关于账簿登记与报表的编制,这样信息用户就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合适的途径,并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完成信息处理,以此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各种要求。
二、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1.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所包含信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在这种财务报告中却得不到真实反映,那些具备一定潜力的公司所拥有的巨额无形资产在现行财务报告中更是不能准确反映出来,这样一来就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基本都是将重心置于硬性资产上,而对于那些前瞻性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通常都是运用约定俗成的原则将其剔除财务报告,如使用历史成本作为财务会计计量属性原则和实现原则等。但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前瞻性信息和不确定信息的需求却特别多,而现行财务报告却不将其纳入考虑范围,这样就使现行财务报告存在较多问题。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企业只能对在购买与合并时所形成的商誉提供计量报告,如果要获得属于企业控制下的各种资产信息,就会超出正常报酬率,这样一来就会形成自创商誉,所提供的计量也难以显现在现行财务报告中,从而使很多具有一定潜质的公司被埋没,这样的财务报告也在说明其所提供信息具有一定失真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提供信息功能也有了很大提升。如联机实时报告系统就可以让企业依据经济业务发生请况完成实时计量;网络化使企业的会计报告模式成为开放式子系统,不仅能为企业会计提供历史财务信息,还能提供非财务信息等。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经济活动主要来源于信息,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主要是智力劳动,在产品与劳务价值构成中,知识所占比重较大,并成为企业能否得到更好发展的关键。
2.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主要表现在难以满足使用者对风险信息与不确定信息的掌握,主要原因在于财务报告中含有很多估计和判断因素的存在,使得风险和不确定信息始终存在于会计处理过程。风险与不确定信息主要包含以下三种:一是加入到其他行业所产生的风险;二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致使市场风险存在;三是在交易时选用金融工具不相同出现交易风险。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推出新型金融工具,很多企业开始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更是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中的应用,在为企业带来巨额金融利润的同时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就是衍生金融工具应用不当导致的。尽管由此造成的金融风险已经得到投资者的重视,但由于传统会计理论一直制约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这样就使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等工作一直得不到有效处理。
三、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
1.企业人员对财务报告的相关意识薄弱
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都清楚一点,就是在会计核算中实质比形式更重要,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中不将法律形式作为根本依据,其核算工作都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完成核算的确认、计量以及报告工作。再简单一些就是指在核算时如果出现法律实质和经济实质相冲突时,现行会计准则就会要求核算要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会计人员并不清楚哪个才是最重要的,通常会按照法律要求进行实务操作,而背弃会计准则中对核算的要求原则。此外,现行财务会计模式认为资产是未来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来源的重要资源。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会计人员都是根据历史成本属性完成资产的计量而没有使用现行模式中的现值完成计量工作。对于那些还达不到退款要求的产品,其所具有的风险与报酬还没有得以转移,但会计人员不顾退款所带来的风险就将其记为一项收入,这样做则有悖于相关规定。
2.忽视了对财务报告中的计量属性改革
应使用哪种属性完成核算任务是编制财务报告时一定要考虑的问题。现阶段很多企业所使用的计量属性都是历史成本,对于现值计量属性使用的越少之又少。历史成本主要是指对过去获取资产价值进行核算,现值则是指对资产未来的价值进行核算。企业之所以会选用历史成本进行核算主要是通货膨胀造成的,使用历史成本完成核算则能够体现出财务报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稳健性。但这种方式却存在很多缺点,如它所反映的经济利益都是已过去的,对于未来经济利益却不能反映出来,这样就使企业价值评估出息低于实际价值,给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
3.没有进行正确的企业未来价值评估
现行财务报告主要是反映企业在过去的经济活动中所出现的交易与事项,主要是完成历史数据的分析、核算与汇总等任务。这样就会让信息使用者看不到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与速度,单凭过去的财务数据不能使信息使用者对投资做出正确决策,这时就需要聘请专业人士对企业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与评估,并完成企业未来资金流动的分析。
四、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的改革建议
1.增强财务报告的经济实质意识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终极目的是供信息使用者使用,因此,在编制财务报告时一定要重视反映财务报告的经济实质,只有这样才能更易于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内容,真正发挥财务报告的作用。财务报告目标一直在变化,能够引起其变化的主要是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财务报告在满足国家相关部门税务征收与财务监管的要求以外,更要注重大众投资者对于财务信息的需求,所以,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制定者一定要顾及到信息使用的感受,使财务报告更具实用价值。在达到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的同时,所编制的财务报告要更注重信息质量,使财务报告具有真实可靠性。
2.提高财务报告中计量属性的灵活性
现代企业所使用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财务报告已经难以达到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需求。现代社会是经济、科技、信息较为发达的社会,对于各种信息的选择与处理办法都能对改革财务报告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改变财务报告模式时一定要确保改革议程不发生变化,并在其中添加新型计量属性。由于未来经济环境多种多样,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在不能明确未来情况时一定要确保财务报告具有及时可靠性,并注重财务报告表外项目的构建,使其能够充分反映出事项细节,以此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要求。
3.完善相关报告结构,扩充报告内容
预测性是现行财务报告并不具备的,它只能将满足国家现行会计准则作为前提,并根据这一前提制定出一系列能够满足财务标准的信息。但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经营项目也会越来越多,财务报告中的附注也会随着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附注多于财务报表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就要改革现行财务报告结构,使财务报告更加清晰明白。这时,就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设立多种板块,如体现决策的报表、能够反映未来现金流量的报表、体现企业经营策略的信息以及体现企业经营背景的信息等多种板块。这样更易于信息使用者阅读,节省了大量时间,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培养创新意识,不断创新财务报告方法
现阶段财务报告编制时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主要有季度编制、半年编制和年度编制。但这种定时编制的报告方式在使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这样的财务报告通常只适用于经济环境较为稳定的阶段,如果经济环境突变,企业经济活动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动,就使财务报告难以准确预测企业这一年的经营发展情况。要改变这种现象,企业就要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时更新财务报告,不断提升信息传递速度,使财务报告始终具有及时性。
五、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我国财务报告模式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财务会计人员的经济实质意识薄弱、计量属性依然采用历史成本以及狭窄的财务报表内容等都是我国现行财务报告要面对的挑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推进财务报告模式改革,不断提升财务会计人员对经济实质的认识,使用现值计量属性,扩充财务报告内容,并建立健全财务报告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我国财务报告模式,为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娜娜.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3:160-161.
[2]刘雨婷.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02:205.
[3]曾祥飞.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局限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4:96-97.
[4]武向辉.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市场,2011,19:75+82.
作者简介:李佳琪(1994.06- ),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2012级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