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素养课程:让学生成为幸福的学习者

2015-12-15陈姗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者学科学校

陈姗

一所学校如果重视书法教育,那么学生就有机会多练字,慢慢地就会写出一笔好字;

一所学校如果重视劳动教育,那么学生就有机会多参与劳动,慢慢地就会成为一个善于动手的人。

……

这可能就是课程对人的塑造。我常想,五一小学要为学生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呢?当然这种课程的开设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这又不是随意的,有一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思考:我们的课程基于什么开设?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出发点和归宿一定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2004年,五一小学确定了“奠基教育”办学思想。2009年,我们又进一步明确了“奠基教育”的方向和核心内涵,提出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一办学理念。站在人生幸福的角度思考教育的内涵,体现出我们对教育本质的不断思考和追问。然而什么是幸福呢?我们怎样落实这一办学理念呢?经过不断的思考,我们认为以个体存在的完美为指向的,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是幸福的本质。因此,我们把“培养幸福的学习者”作为学校的课程目标。

基于这一认识,2012年,我们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以“培养幸福的学习者”为目标;以“培养独立行走的学习者、个性发展的学习者、知行合一的学习者”为实施策略,构建五一小学“幸福素养课程体系”,把课程分为“道德与规范、语言与人文、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等五个领域,每个领域包括基础、拓展两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还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壁垒,自主开发了各类综合课程。三类课程的实施共同指向“培养幸福的学习者”这一课程目标。

培养独立行走的学习者

幸福素养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指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开发和管理的课程,它体现国家的意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只负责“教”就行了,我们仍然要思考,怎样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完成学校自己的培养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追问:什么是对孩子一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是孩子离开学校时能够带得走的东西?面对开放、多元、信息化、终身学习的大背景,孩子能否自如应对?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基础性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培养能够独立行走的学习者”为出发点,强化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并产生愉快的情感和体验。因此,我们举全校之力,组织各学科教师共同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并落实到常态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能力特点尝试分层教学,从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等多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建立分层教室,老师们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学校制定出台各学科《活力课堂评价标准》,并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维度之一。今天的课堂上,孩子们展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常有“惊喜”,常有“顿悟”,这种焕发着生命力的课堂,为孩子的高飞插上了翅膀!

学校不是教校,如果一味地探索怎么教,就丧失了作为学校的本义。孩子们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在这里,学科内容只是学会学习的载体。基于这样的理解与认知,我们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特点,制订《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从“倾听表达、质疑解惑、合作探究”等方面明确标准,引领各学科站在全局的角度统观教材,梳理教材的结构脉络,明确各年级、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教材、学科知识点纵横打通,形成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保障。我们着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大胆变革:语文学科根据主题单元及体裁特点,探索单元整体授课,推出“预读”“导读”“自读”三读课型;数学学科推出了“核心导学”“自学互学”和“主题研学”三学课型,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交流,借鉴分享他人观点,逐步完善、深化自己的原有认知,进而产生新的思考,将学习不断推向深入。在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能力、学习过程的管理能力、学习效果的检测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我们的目的是构建“互动、研讨、对话型”的学堂,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培养个性发展的学习者

“幸福素养课程”中的拓展性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拓展开发的校本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

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具体的、特殊的。尽管个性发展离不开与他人交往,但每一个性都首先具有内在的独立性。因此,当我们决定教育的最终目的、内容和方法时,我们必须考虑增强课程选择的可能性,让课程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大趋势。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很多刚入学的儿童已经具有相当丰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统一的国家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难以满足地区教育、学校教育之间,以及不同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生之间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因此,最初我们把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定位于“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上。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除了考虑学生的选择,还要考虑引导其选择,因为学生年龄小,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真的需要什么。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校本必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在课程的开发中,我们强烈地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西方文化日益渗入的今天,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民族文化是我们发展的“根本”。与此同时,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从这一思考出发,五一小学开发了传统文化和实践创新两类拓展性必修课程,传统文化类主要包括国学养成、翰墨飘香、中华武术、畅游水墨;实践创新类主要包括灵动数学、趣味建筑、无限解码、创意编程。两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化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一点两线、守正出新”的课程特色。endprint

在校本选修课程方面,学校围绕“五种幸福素养”的培养目标,开发了人文、科学、艺术等五大类拓展性选修课程。人文类课程,围绕多元文化理解开展,课程的实施寓教于乐、寓情于理,中华文化与中华精神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多元理解在这里形成;科学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尊重规律、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艺术类课程,呈现出多元、综合、富有美感的民族艺术盛宴,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美的追求……每逢选修课的时候,校园就成为了“课程自选市场”,4000多名小学生不用再坐在自己的教室里面,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参加。多彩的选修课程,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知行合一的学习者

综合性课程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开发的另一类校本课程,课程不是以掌握某一类知识为目标,而是强调“做中学”。

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说:读了很多诗篇,如果把政务交给他,而他不能通达,派他到国外办事,又不能独立应对,倘若这样,读诗再多,又有何用?显然孔子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正是我们建立综合性课程的初衷。

不同类型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而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我们的课程改革保持分科课程的优势,同时以综合课程来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我们的综合性课程如何建设呢?

我们以“实践”为中心,自主开发了学科整合课程、主题研究课程、创意实践课程、活动策划课程、戏剧表演课程。五大综合课程以体验带动感知,以行动促进思考,行中求知,知行合一。学科整合课程,借鉴PYP等国际课程模式,围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三大领域,采用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交、制作、探究、艺术”四类学习活动,力图让学生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同一主题或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主题研究课程,以“品味五一”“北京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舌尖上的北京”组将自己制作的北京小吃和大家分享,“北京民居”组用乐高玩具再现老北京四九城,“我记忆中的五一”组制作了“五一小学老校舍”沙盘……“戏剧表演课程”为学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师生共同创编剧本,排演剧目,自制道具、服装。创意实践课程,以创意设计、创意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孩子们制作吉祥物、创作巨幅剪纸名章、创编班歌。活动策划课程,围绕“我爱五一”“中华传统节日”等主题,引导学生开展系列策划活动,《学校游泳馆污水排放办法》《图书馆图书的管理制度》《学校素质展示活动计划》《中秋节活动方案》等各种策划书,凝聚了孩子们的智慧和汗水。

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以“培养幸福的学习者”为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归宿,使五一小学的课程建设工作“执着但不片面,扎实又不失灵活”,为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 王雪莉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者学科学校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超学科”来啦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学校推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