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舆论监督背景下的网络问责机制

2015-12-15孟顺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1期
关键词:机制构建舆论监督网络

孟顺英

摘要:网络时代的大力发展推动网络平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环境,网络问责则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应运而生,开辟了行政问责新的领域,对推动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化产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的网络问责在快速推动我国民主建设的同时还缺乏制度化与规范化,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问责的质量,降低了网络问责的公信力。我们应合理引导运用网络舆论环境,通过政府、网络媒体、网民三方的努力,完善网络问责机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发挥有效法力。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网络问责;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D6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56-02

我们应合理引导运用网络舆论环境,通过政府、网络媒体、网民三方的努力,完善网络问责机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发挥有效法力。

一、网络问责机制的特点及积极意义

1.网络问责具有以下特点。问责平台的开放性和参与群体的平等性。网络问责借助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为广大的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话语权的领域,相比较传统的媒体而言,网络有着不受时间、空间约束的优势,并且,网络问责也打破了传统媒体中精英人士主导话语权的传统现象,普通网民推动了网络在问责机制的大力发展。问责方式的快捷性和问责双方的互动性。网络问责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网民与高层国家公务人员直接的交流,体现了快捷性。问责主体和客体直接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快捷地增进互动,提高了政务处理的效率。问责主体的草根性和参与评判的异体性。网络问责的参与主体借助互联网技术赋予网民可以利用匿名身份参与对事件讨论和参与的权利,草根阶级都有资格参与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讨论,这使得网络言论的自由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2.网络问责的积极意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了这一时代最强大的信息发布和获取场所,在民众的生活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力量也逐步成为了一股新兴舆论力量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问责能推动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习主席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关于反腐倡廉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在网络舆论监督的背景下,网民依靠网络舆论的力量进行问责,这不仅体现了人民对政府行为的密切关注,更进一步对政府和官员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新媒体的渗入使得政府机关将搜查腐败线索的目光转移到了微博、论坛等网络资源上,官方网站也开辟了“曝光台”,加大了公众监督腐败现象的力度同时,还保障了检举控告的快捷、有效性。在科学反腐和依法反腐的原则要求下,通过媒体与网络助力反腐工作的进行必将是大势所趋,反腐败信息化时代已然到来。各监管执法部门也随着网络问责的发展同时拓宽了自身系统开辟的网络举报渠道并进行监督和管理、查证和处理,从社会效果上看,网络问责必将成为一条新型通道引领我国民主建设的高速发展。

二、网络舆论背景下网络问责机制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面对网络问责的回应工作仍有不足。随着网络问责发展的深入,我国公共行政在网络舆论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政府在面对网络问责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反应的速度以及回应的效果不仅关系着公民的诉求能否得到有效的满足,更关系着政府的形象能否被良好地塑造,然而,我国现如今政府面对网络问责所作出的回应工作还存在着严重不足,回应的速度和效果还不能让民众满意,这样不仅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构建,更影响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

2.网民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发布相对随意,过于形式化、简单化。网络作为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平台,每个公民都有权利、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虽然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言语权,但是由于很多信息与言论的发布和传播没有受到审核和约束,网民的素质结构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上地域分散、网络匿名性等特点,这就会导致网民对很多信息的发布相对随意,对很多言论的传播不负责任地肆意传播,有些内容存在着片面、放大或失真等问题,严重干扰了网络问责的正常秩序和良好发展,体现了网络问责监管层面的缺失。

三、网络舆论背景下网络问责机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关于网络问责相关的立法体制还不够完善。“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型的监督形式在我国出现较晚,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舆论环境还很不成熟,而且关于网络问责的相关立法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这样不成熟的立法体系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问责方式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无章可循。此外,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环境的规范尚未成熟,法律法规的不到位导致网民信息传播的偏激等问题不断暴露。

2.网络传播开放快速导致网民的问题分析缺乏理性。网民中青年人的价值观念还不够成熟,理性的思维能力还不够稳定,对一些热点问责事件的看法本身就会存在偏激的情绪,加上网络开放性的环境,海量信息所营造的氛围,观点相近的人群进行的大量沟通,致使很多原本就存在着一定倾向性的观点通过相互作用得到加强,致使这种观点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出现偏激带攻击性的言论而违背了客观真实的信息传播要求,严重污染了网络舆论传播环境,造成网络问责的混乱局面。

3.某些地方政府及官员把网络问责当作了敷衍群众的工具。在问题事件和问题官员被曝光的时候,面对网络舆论铺天盖地的质疑和责问,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网络问责的态度和能力有很多不足,对问题的轻视、对焦点的回避、对真相的扭曲等敷衍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倒引来更多的质疑,不仅会激怒公众,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比如2012年8月26日,陕西延安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然而,当天下午四时,事故现场一官员面含微笑的照片在微博平台却引起了网民的高度关注,官员的微笑和事故的惨痛形成的鲜明对比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和大量转发。三小时过后,有网友爆料说,图片上面带微笑的官员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当天晚上近深夜时,有网友贴出了一张杨达才带有手表的图片,众多网友在继续搜索中发现,他曾带有款式不同的几种表,于是就剪辑好一并上传到了微博平台上,当晚就有网友发布出目测鉴表结果,价值不菲的名表一下子把杨达才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随后网友们继续深挖,杨达才带有名牌表、眼镜乃至是皮带的图片被一一呈现,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被网民戏称为“表哥”。endprint

8月29日晚,杨达才应网络媒体之邀以微访谈的方式回应网友质疑,称事故现场微笑的表情是为了缓解气氛,让基层同志放松,被网友爆料出的数块名表则是自己近些年合法收入购买,价格也并非那么昂贵。杨达才主动回应公众问责的做法值得肯定,然而其年工资收入和奢侈的名表之间的悬殊成为了该事件中最大的疑点,他本人通过媒体应对并不能合理解释公众质疑,舆论并未就此平息。

9月1日下午,网友对杨达才用合法收入购表能力的质疑向陕西省某部门寄送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表,申请相关部门公开其个人年工资收入,然而却收到了拒绝信息公开的回复,9月17日网友爆出杨达才仍在正常上班。此时,政府被动的回应激发了民众的愤怒,事件仍在发酵。9月20日,陕西省委研究决定,因杨达才存在严重的违纪问题撤销其职务并对其他问题进行进一步调查。杨达才开通的实名认证微博也在被撤职后注销,此事才就此平息。

此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微笑表哥”事件之所以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反腐风暴,与网民广泛参与及网络媒体的大力推动有着极大的关系,各方的合作才促进了“权力在阳光下进行”的发展。

四、网络舆论背景下,完善我国网络问责机制的简单思路

目前针对我国网络问责中存在的问题而言,加快网络问责机制的治理和完善十分必要,要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将问责双方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保护,使网络问责真正发挥实效、长效,所以培养良好的网络舆论土壤、保障网络问责机制的有效运行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应进行网络问责机制的建构和完善,主要思路如下:建立健全网络问责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加强网民的道德和责任建设,提高网民参与问责的素质;要及时补充更新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增强工作透明度;建立长效问责机制,合理引导公民参与网络问责。

参考文献:

[1]马新民,刘彩萍.当前我国网络问责的缺失与完善[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3).

[2]孙牧.网络化治理中治理责任的实现,责任设定与追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08).

[3]高吉昌,李景平.我国网络问责的困境与出路[J].新西部,2013,(14).

[4]司林波.网络话语权的公共领域特征与话语民主的实现[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05).

[5]佟林杰,孟卫东.网络问责视阈下政府公信力伦理体系构建[J].济南大学学报,2013,23(4).

[6]韩志明.中国问责-十年风雨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07).

[7]何臣,傅守祥.困境与理路:网络问责的政府回应性分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制构建舆论监督网络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风险社会治理下网络理性参与机制构建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机制构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