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

2015-12-15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经济评价国民经济

缪 康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经济效益后评价

缪 康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07亿元,实施阶段是2002~2011年,485个单项工程组成的综合治理项目完工后,如何进行经济效益评价,文章提出了按照工程的属性分类进行评价的方法,供今后类似的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参考。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效益评价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是以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工程投资来自国家投入,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根据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目标和工程性质的属性,对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工程评价参数、费用计算、财务分析及国民经济评价进行分析,得出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结论。

1 国民经济评价

1.1 评价思路与参数

1.1.1 经济评价思路

依据工程建设措施内容与资金用途,分为灌溉节水、发电工程和生态输水建设工程。

灌溉节水、发电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建设,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实现了灌溉、发电为主的经济效益。其次,通过节水输送下游,有利于下游生态恢复和灌区经济发展,以及塔里木河干流周边生态的恢复。因此经济后评价重点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为主,社会效益以综合评价为主。

生态输水建设工程通过河道输、配水量及生态工程建设,不仅改善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恢复干流生态,同时生态的恢复提高了林草产生的经济效益。经济后评价重点以生态效益为主。

分析计算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通过实际资料分析费用与效益。费用包括工程总投资、年运行费、流动资金。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终得出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经济净现值、回收期。评价项目的合理性,再与前评价进行对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改善本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和提高今后新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水平。

1.1.2 评价依据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以下简称《评价规范》)。

1.1.3 评价参数

国民经济评价主要参数包括:社会折现率、计算期和基准年、计算价格等。确定本工程国民经济评价计算参数如下:

(1)规划建设期社会折现率取12%,运行期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折现率取 8%;

(2)工程于 2002年开工建设,2011年工程全部施工完成。计算期从工程建设开始的2002年计算到 2040年,共计 39年,其中工程建设期 10年,运行期29年,计算期总共 39年。

(3)基准年是考虑时间因素计算的基准点,可以选取计算期内任何一年(本次评价选取2002年),不影响评价结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基准年宜选在计算期第一年,并以第一年年初作为折现计算的基准点;投入的费用和产出的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

1.2 灌溉节水、发电工程经济评价

1.2.1 费用计算

(1)固定资产投资调整

工程总投资为 93171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测定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剔除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计划利润、三税税金等,调整后的固定资产总投资为838541.7万元。

(2)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用可根据项目总成本费用调整,剔除项目总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摊消费后,即为项目的年运行费用。结合 2012年工程运行管理状况,新增年运行费为40774.14万元,分别如下。

①工资及福利、津贴: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水办[2004]307号)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的有关规定及其实际批准的定员人数为1825人,2012年人均工资为 3.0万元,以后每年按 1%增长率计算。福利费按职工工资总额14%计,其它 工资性 津贴以职 工工资 总额 的51.5%计算,总计12818.86万元/年。

②燃料动力费:参照 2012年实际运行情况,按3285万元/年。

③维护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 2.0%记取,为16770.8万元/年。

④材料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 0.5%记取,为4192.71万元/年。

⑤其它费用:按工资及福利、津贴,燃料动力费,维护费,工程维修养护之和的 10%估列,为3706.74万元/年。

(3)流动资金

根据 2012年实际发生的财务支出,流动资金为6795.69万元。

1.2.2 效益计算

工程建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生态效益、灌溉效益、发电效益。

(1)生态效益

工程建成后可节水 28.21亿 m3(不包含生态建设节水 3.2亿 m3),直接增加了塔里木河干流的流量,对改善、恢复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前林业、牧草灌溉面积为 300.01万亩和95.91万亩。实施后2011年林业、牧草的灌溉面积增加到 504.44万亩和 105.25万亩,分别占灌溉面积的33.90%和7.07%。林草面积的增加对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对防风固沙、改善灌区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

(2)灌溉效益

灌区面积 1125万亩,通过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改善了引水条件,降低了地下水位,使低产田产量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了灌区农业产品产量。灌溉效益计算采用分摊系数法,分摊系数根据当地统计资料分析确定为 0.30。1998、2011年的农作物单产由统计局提供。农作物单价按当年市场价。其效益在工程建成后其效益可达到318781.57万元。

(3)发电效益

总装机 150MW,多年 平均向电 力系统提 供48.3MW的保证出力和4.5108亿 kW·h的保证电能,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按国家批准的上网电价0.21元/kW·h计算,发电效益为9472.68万元。

1.2.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规范》中有关评价指标计算规定进行分析计算,成果详见表1。

表1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汇总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1.65%,大于 社会折 现率 8%;经济 净现值 为1869113.22万元,大 于零;经 济效 益费 用 比 为1.72,大于 1.0,投资回收年限 8年,工程效益显著。

1.2.4 敏感性分析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评价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只对以下四项因素变化对分析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①费用增加 20%;②费用减少 20%;③效益增加20%;④效益减少20%。

经分析计算,各项敏感性因素分别向不利方向变化时,各项指标虽有变化,但均大于《评价规范》的规定值,说明这些敏感性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的变化对本工程的经济合理性没有影响,工程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详见表 2。

表2 敏感性分析成果表

1.2.5 与规划设计报告对比评价

规划设计阶段中计算效益费用比和经济净现值是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的基础上计算的,社会折现率取 12%,预测上网电价为 0.18元/kW。后评价中计算效益费用比和经济净现值是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基础上计算的,社会折现率取 8%,批准上网电价为 0.21元/kW,所以经济净现值和效益费用比两个数据相差较大。运行期相对规划设计阶段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更好。

因此,灌溉节水、发电工程后经济评价成果为: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21.65%,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为 1869113.22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为 1.72,大于1.0。说明建设本项目的决策是正确的。详见表3。

表3 运行期与可研(初设)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对比表

1.3 生态输水建设工程经济评价

1.3.1 费用计算

(1)固定资产投资调整

总投资为 18.1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测定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剔除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计划利润、三税税金等,本工程调整后的固定资产总投资为 163518万元。

(2)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用可根据项目总成本费用调整,剔除项目总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摊消费后,即为项目的年运行费用。取固定资产投资的 1.5%,年运行费为2452.77万元。

(3)流动资金

根据 2012年实际发生的财务支出,流动资金取年运行费的 10%,为 245.28万元。

1.3.2 效益计算

河道治理工程、博斯腾湖输水工程、流域水资源调度及管理工程主要为生态输水工程,生态工程建设(包括退耕封育保护、林草生态建设)主要体现畜牧业效益、生态效益。

(1)畜牧业效益(全部以羊为例)畜牧业效益计算公式为:

式中:

△G—单位面积可食草增加量;

A—退耕封育保护 33万亩,林草生态封育工程荒漠林封育、恢复总计 280万亩,草地改良和保护面积 104万亩,林草建设总面积 384万亩。

g—牲畜每年食草量;

△b—牲畜每年的净效益;

ξ—工程效益分摊系数,取0.30。

每平方米可食草的增量为0.2kg,通过调查,2012年实际一只羊,每只羊食鲜草量为 1450kg,净效益为 650元,则

B=ξ×(△G×A×△b)/g=0.3×(0.2×801× 10000×666.7×650)/1450=14363.47万元

(2)生态效益

生态输水建设工程是通过河道输、配水量及生态工程建设,不仅改善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恢复干流生态的目的,同时生态的恢复促进了林草产生的经济效益。经济后评价重点以生态效益为主。

生态效益主要计算生态系统改善服务功能值,依据《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理论进行计算,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公式:

式中:

V—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值;

Aj—j类草地面积;

Pij—j类草地的 i类生态服务单价。

式中:

bj—j类草地的生物量;

B—为草地单位面积的平均生物量;

Pi—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参考基准单价。

依据《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为参考值,结合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平原荒漠性特点,估算为250USs/hm2·a,则生态效益为7009.57万元。年总计经济效益为21373.04万元。

1.3.3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规范》中有关评价指标计算规定进行分析计算,其计算成果详见表 4。

表4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汇总表

生态输水建设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4.82%,大于社会折 现率 8%;经 济净现值 为47368.97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25,大于 1.0,投资回收年限 17年。

2 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条件下,测算财务指标。

2.1 新增成本费用计算

本项目总成本主要包括:①折旧费;②工资、福利及津贴,燃料动力费,维护费,材料费和其它费用;③工程保险费;④利息支出费。

(1)折旧费

折旧费 =固定资产价值 ×综合折旧率

工程总投资为 1113400万元,固定资产价值为总计为 1002059.7万元,工程折旧年限为 30年,资产预计净残值为 3%,折旧率为(1-3%)/30= 3.233%,折旧费为32399.93万元。

(2)工资、福利及津贴,燃料动力费,维护费,材料费和其它费用

由前面国民经济评价可知,灌溉节水与发电工程工资、福利及津贴,燃料动力费,维护费,材料费和其它费用总计 40774.14万元,生态输水建设工程工资、福利及津贴,燃料动力费,维护费,材料费和其它费用总计 为2452.77万元,合计43226.91万元。

(3)工程保险费

按固定资产 价值的 0.45%计,为 4509.27万元。

(4)利息支出费

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贷款共计83520万元,2006年贷款10000万元、2007年贷款 10000万元、2008年贷款3000万元、2009年贷款40000万元、2010年贷款 18520万元。贷款利息均在当年还清,建设期共发生贷款利息14721万元。其中 2009年政府贴息655万元,2010年政府贴息 734万元。根据签署的贷款协议。后评价按5年以上长期贷款利率5.8%计算。

到 2034年还清,总计支付利息为 69155万元,则每年 5319.62万元。详见表 5。

表5 每年财务成本核算表

由上表可知,每年财务总成本为85455.73万元。

2.2 新增财务收入计算

塔河灌区向干流年输配水量总计 46.5亿 m3,水价平均按 0.06元/m3计,水费年收入为 27900万元,发电年收入为 9472.68万元,总计财务年收入为 37372.68万元。

2.3 财务评价结论

每年财务总成本为 85455.73万元,成本水价为 0.184元/m3。财务年收入为37372.68万元,成本大于收入,财务上是不可行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评价结论

(1)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生态输水建设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4.82%,大于社会折现率 8%;经济净现值为47368.97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为 1.25,大于 1.0,投资回收年限 17年。

灌溉节水、发电工程后经济评价成果为: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21.65%,大于社会折现率 8%;经济净现值为1869113.22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72,大于1.0,投资回收年限 8年。

灌溉节水、发电工程,生态输水建设工程建设的决策是正确的。

(2)财务评价结论

每年财务总成本为 85455.73万元,减去发电年收入 9472.68万元后,剩余成本 75983.05万元需水费收入提供,收入按塔河灌区向干流输配近50亿 m3水量核算,成本水价应为 0.1519元/m3,比现行实收平均水价0.0544元/m3高0.0975元/m3,成本大于收入,财务上是可行较差,但该生态效益显著。

3.2 建议

(1)建议给予财政补贴

现行成本水价为0.1519元 /m3,比现行实收平均水价0.0544元/m3高0.0975元/m3,为了保证水管机构的良性运行,应尽早提高灌溉水价到全成本水价,在没有达到全成本水价的情况下,建议国家给予相应补贴,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2)建议延长还贷期限

根据和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签订的贷款协议要求,还贷过程及期限均不能满足开发银行新疆分行的要求,因此建议通过增加国家资本金或延长还贷期限来满足还贷具体要求。

[1]SL72-9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

[2]汝楠,刘海瑞.水电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实践与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10).

[3]顾凯.水利工程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建设投资调整[J].水利技术监督,2013(04).

[4]颜振元.关于经济评价指标在水利经济评价中应用的探讨[J].水利经济,1992(04).

[5]吴恒安.水利经济、水利效益和水利项目经济评价[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1(04).

TV-9

B

1672-2469(2015)08-0016-04

DO I:10.3969/j.issn.1672-2469.2015.08.006

缪 康(1982年—),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塔里木河流域经济评价国民经济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路径探究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有无对比法”在经济评价中的运用及相关概念分析
关于致密气开发经济评价的思考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与贫困问题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气候及灌溉条件适宜性区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