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思考

2015-12-15姜晓芬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41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姜晓芬(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41)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思考

姜晓芬(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41)

摘要:在信息时代,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包括大学校园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理性地思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学习、交往和休闲的方式,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问题。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充分运用现代网络这一工具,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就是社会的延伸,它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高度开放的空间。

1.1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范围的广阔性

网络的发展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突破时空的局限,使我们的思政工作范围变得更为广阔、更为开放,扩大并增强了教育的影响力。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以面对面的形式展开,以解决个人的思想问题,或者采用做报告、印发资料等形式进行思想宣传,但这些方式无法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身处各地的高校学生,既可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又可通过网络自由地向老师咨询各种思想问题。

1.2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网络教育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他们接触的不再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网络的交互性沟通,将吸引高校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地参与交流。在网络世界,人人一律平等,不论年龄、身份和地位,人们之间的交流是见字不见人,这就有可能使最内向的学生也能敞开心扉、开诚布公,缩短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各种观点和情感的交流将更具真实性、深刻性。

1.3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网络具备的新颖独特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是传统思政工作所无法企及的。网络有着丰富即时的信息资源和自由平等的交流渠道,大学生对于网络大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开放的态度。思政工作者可以把相关的教育内容以声音、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通过网络展示给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枯燥、脱离生活的不足,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2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的特点,强化了它作为媒体的传播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上信息的传播对传统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导致大学生价值观选择的复杂性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外界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各种不同形态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在互联网上交锋与融合。若大学生在网上无法得到先进思想的正确引导,长期遭受不良思想的侵蚀,就会逐渐丧失正确的立场而误入歧途。传统的糟粕文化及西方腐朽文化对大学生的"三观"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将会严重削弱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2网络的隐蔽性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约束的失控

网络世界的隐蔽性,使大学生的道德责任与法律意识明显减弱。“网络社会”比传统社会更加难以控制和管理,容易滋生大学生的失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一是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二是网络不道德行为,利用网络散布无聊虚假信息、侮辱诽谤他人等;三是计算机网络犯罪,犯罪主体大多数是精通电脑的大学生,网络犯罪包括非法窃取和滥用信息、侵犯知识产权、攻击网站等行为。

2.3网络的虚拟和现实的矛盾容易产生大学生心理问题

在网络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是通过E-mail、QQ、微信等网络工具进行间接的交往,人人都有可以在网络中成为"潜水员"、"隐形人"。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转换过程中,如果不够顺畅和协调,就可能会出现心理扭曲甚至生理异常,产生新的人际交往障碍,使人感觉孤独、苦闷、压抑,情绪低落,甚至萎靡不振。另外,从网络上得到的快乐会让人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不如意,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就会产生网瘾,靠网络麻痹自我,逃避现实。

2.4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挑战

网络是由人来创造和管理的,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网络这一新的校园信息平台的掌握和运用,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效性。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处于信息优势的地位,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面对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教育工作者由于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对网络教育的新渠道往往不知所措,教育形式单一,信息来源滞后。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实际、有的放矢,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政工作,势必会处于被动的局面。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与思路

走进网络,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务必抓住这个时机,占领网络这个新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树立正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

面对当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态势,思政工作者必须深化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在工作中进行开拓创新。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应正确面对问题,不断接受挑战,努力解决问题,在应对挑战中取得进展。另一方面,思政工作者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生为本"的开放式教育理念,与学生共享网络资源,相互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自主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网络真正成为思政工作创新与发展的平台。

3.2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高校校园信息网可开辟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提高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不仅要做好防御工作,更要抓住时机,用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网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既可以监控、过滤可能侵入校园的消极信息,更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大学生提供完整、健康的信息,引导学生明辨善恶、甄别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另外,还可将社会热点、形式与政策、学习辅助资料等内容通过网络呈现,不断丰富网络教育资源,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走进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3.3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都是规范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学生树立法制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利用网络诈骗、通过网络盗取别人账号、传播网络有害信息等都是违法行为,还要增强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网络陷阱的鉴别能力,正确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要提倡文明自律,诚信友爱,把网络作为提升思想素质、获取知识的工具,教育大学生约束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行动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创造文明的网络环境。

3.4加强网络思政工作队伍素质建设

网络环境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建立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既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维护知识,能够担负起网络舆论监控的重任,以抵御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确保校园信息平台的健康发展。同时,高校要经常举办网络技能培训、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不断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网络信息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养,组织他们利用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育手段,吸引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让网络思政工队伍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锻炼中逐渐走向成熟。

总之,时代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的契机,不断加强网络的运用和管理,努力净化网络环境,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力。

参 考 文 献

[1]檀江林,王前军,孙玉红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周秀清.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思政教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2,2

[3]辛燕.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教育,2010,1

Think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y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JIANG Xiao-fen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network with its unique way effects each field of the society including the university,putting forward the new reques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ers must profoundly understand that the network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ationally thinking of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e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network;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姜晓芬(1971-),女,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政工师。

收稿日期:2014-12-2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994(2015)02-0073-03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