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还活着
2015-12-14
当今社会,能否再现“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式的感动?22日,网友@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以悲凉的口气,讲述了他乘坐南航CZ6101突发急症的生死历程。该网友称,飞机落地舱门50分钟后才打开,急救医生和空乘为谁抬病人下飞机吵架,病人不得不爬下飞机,“幸好我还活着,才能告诉你们我遭遇了什么”。
这件事上了全国媒体,长微博阅读量达到700万,并有上万次转发。人们在为这位媒体人“幸好”刷屏时,更多地想到了自己不幸的可能。试想一下,倘若当事人不是一位媒体人,这种申诉究竟有多大可能被关注,面对强势的对方,话语权究竟有多大?
在两周不闻不问之后,南航就此事进行了回应。表达歉意的同时,解释了事件的一些疑点:一是为何落地后要50分钟才开舱门?原来是“飞机在滑行道上刹车系统出现故障,无法继续滑行,只能等机场拖车来处置”;二是急救医生和空乘谁该抬病人?矛头指向急救人员。
对于各方对救助是否处置得当、机组与地面沟通的协调问题,南航拒绝透露详情。面对媒体对细节的求证,南航含糊地表示,航班的运行保障是一个系统,机场、空管、航空公司一环接一环相互配合,有的事情不止涉及航空公司一方。
南航怕得罪人,但专业媒体还是发声为它叫屈了:飞行员现身说法,指出救助需多方配合,特别是机场地勤;空管迎头回击,说开舱门用不着指令。在各自的立场中,在机场解救病人跟老人倒了没人敢去扶道理是一样的,各部门为了免责,对于危机处置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在硬性规定之外,多伸一把手谁来负责?
正是在这种多头管理相互对接的端口位置,与互相推责一起发生的便是人性冷漠。如果旅客能尽快送上急救车,或许不至于被切除0.8米小肠。24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急救中心公开致歉,并登门看望了网友张先生。而张先生则连水果都没有收,他的诉求是,“理清急救流程,不能让下个人再遇到我的遭遇。”
道歉显然还不够,《检察日报》拿出穷追不舍的法制精神。依据国家卫计委去年颁布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搬运、护送患者”为医疗救护员的职责。医疗机构“拒绝、推诿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应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追责。至于南航和机场保障方面,在旅客发生疾病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尽力救护,《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也有此规定。
道歉和追责都不可缺少,但急救医生和空乘为谁抬病人下飞机吵架这一细节,仍让人细思恐极。它折射出当前应急系统的普遍问题:利益考量绑架了人们对生命应有的关怀,能推卸的责任绝不揽到自己这里。
如张先生所说,一个合理的社会规则应该是简单易行模式,当求助空乘的时候,每名乘客只需要说出自己的合理诉求,一套完善的体系会自动给他提供最佳的选择和服务。一个正常的流程固然重要,但在特殊情况下,这一流程中的每个工作人员也应被赋予一定的特权,让他们变回能思考,能灵活应对,有人情味的人。特别是在服务行业,这一点尤其重要。
上个月,同样是南航,一名医生携带着移植手术所需的肺源,请求航班配合。但到了机场,却因为值班经理一句“按流程走”而白白耽误了时间,最终浪费了宝贵的捐赠。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又会怎么样?幸好张先生活着,告诉我们提防这貌似合规却违背人性的一切。
调查
精神索赔能减少伴侣出轨吗?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夫妻离婚时一方有出轨行为,另一方申请精神损害赔偿获法院支持。法院认为,对婚姻不忠是难以容忍的不诚信,是法律所禁止的。
南方需要集中供暖吗?
气温越来越低,有人认为南方冬季寒冷也应供暖,但也有人认为这会对空气治理造成强大压力,而且南方一年里需要暖气的天数并不多,会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