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

2015-12-14倪克垒

企业导报 2015年17期
关键词:农学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倪克垒

摘  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农学专业大学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面临着职业规划方向不强的问题。而目前部分农学专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方向还很迷茫,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不感兴趣,无法将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联系起来。生涯规划的意识比较淡薄,学校的生涯规划的辅导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缺少专业针对性。因此,针对农学专业学生生涯发展问题,进行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农学;职业生涯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自身主客观因素,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进行分析、测定,确立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为这一目标制订相应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并采取实际行动的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解决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更可以帮助一个人了解自己,明确人生的方向。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较早的培养职业意识,避免毕业后盲目就业,增加就业竞争力。对于社会来讲,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有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虽然目前高校已经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词已经很熟悉,但很少能够贯彻始终,围绕明确的职业目标,制定计划并实施。经过对在校大学生调查发现,除去一些发现性与操作性特别强的专业如设计、建筑等,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能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对自己定位不准确。经过对本人所带农学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了解就业市场或者只是有着初步的了解。目前,生涯规划教育方式包括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以及辅导员的辅导,既没有专职咨询人员的投入也没有针对相关专业的辅导,只有在毕业求职期间才开始接触用人单位,初步了解职业与相应岗位的要求。能否用人单位及岗位客观的认识,关系到学生能否根据自身设定的职业目标充分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农学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意识淡薄、就业方向不明确。从生源上看,农学专业学生很多来自边远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包括甘肃、云南、贵州等,家庭经济基础较弱,负担较重。受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具有独立、上进以及吃苦耐劳的特点,很多学生在进校后不久就开始兼职工作,通过学校社团活动、打零工等机会提高实践能力、赚取收入。经调查,80%的学生毕业是从事的兼职岗位超过三种。但是,受家庭环境影响,大部分学生将薪酬作为选择兼职岗位的重要甚至是唯一因素,兼职岗位杂乱多,规划意识淡薄且缺乏阶段性及长远性的规划。找工作时对未来就业方向依然不明确,只能随行入市,影响了未来的长远发展。很多选择考研的学生也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或是听从父母与老师的建议。

(二)外部环境及专业认知不足,忽视课堂理论学习。农学专业学生一方面来自外省边远地区,存在脱离农村到城市发展的心理;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而工作单位一般为农场农牧企业等相对偏远的地区,他们会认为,自己从农村十年寒窗苦,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后应该有稳定体面的工作,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虽然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但对社会外部环境认知不足。由于对农学专业的不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前景,工作地点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容易产生“重社会实践,轻专业学习”思想误区,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热情不高,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此外,在实践教学方面,以室内验证性实验和田间劳动课为主,很少涉及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或实习,教学方法单一,也影响了学习兴趣。

(三)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专业针对性、人才配备不足。目前,学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主要是通過理论教学的方式,形式较为单一且持续性低,并且举办的培训带有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授课教师往往不是职业指导专家。再者,职业咨询师资队伍不强,与学生交流的指导教师,大多数都是德育教育、学工处教师、各院系书记、辅导员等,缺乏对农学专业方向、行业发展的了解,只能解决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等一般问题,在学生面临职业发展的前景行业不明、具体岗位选择出现困惑时,难以做出有效的引导。由于职业目标导向模糊,学生也很难做出细致而长远的规划,对本专业的职业前景表现出茫然。

(四)解决农学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问题的一些对策。(1)加强校企业合作,做好专业性指导。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在新生入学时有专业课老师开设专业教育课程,介绍农学专业的学习领域、研究范畴、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前景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培养学习兴趣;其次,加强实践环节教育,以校、企为保障,能力培养为主线,广泛搭建培养平台,组织学生参观和考察大型现代化农场与高新农牧企业,并积极帮学生争取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深入生产基层,利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此外结合企业的岗位设置,引导学生逐步确立职业目标,作出相应规划;最后,进行通过榜样教育、宣传,通过学习本行业先进人物的事迹,举办优秀校友的报告会等,提升学习动力,树立人生目标。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从刚进校时的“对农学专业不了解、不喜欢”,逐渐转变为 “对专业基本了解、初步喜欢”,进而发展到毕业时的“热爱专业,准备充分,充满信心,积极投身祖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2)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解决农学专业学生兼职杂乱,择业盲目的问题,需要培养与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系统、多样教育的方式,并贯彻大学始终。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进行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大学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大学三年级着重增加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的课程,通过互动、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等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并激发有创业意识的同学进行创业。大学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的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学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产生生涯规划的强烈愿望。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3)加强职业生涯师资配备,提高对学生外部环境的认识。目前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员缺乏相应专业背景,多为兼职的辅导员,为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水平,高校应吸纳高水平的专门人才,如从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思政等专业的教师,经过系统的进修和培训使他们成为优秀的职业生涯辅导教师。并且,增加在职辅导员培训学习的机会。为了能够拓宽农学专业学生的视野,更好的定位自身职业目标,同样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进行指导,增加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包括社会政策、社会变迁、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只有在全面了解客观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奋斗目标与方向。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专业特色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与外部环境,做出合理可行的计划。

参考文献:

[1] 龚宇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1).

[2] 何泽彬,徐文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2-125.

猜你喜欢

农学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