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资源扫描及践行路径*
2015-12-14陈艾华
陈艾华,吴 伟
(1.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2.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资源扫描及践行路径*
陈艾华1,吴 伟2
(1.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2.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
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针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如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定跨学科研究战略,建立共享服务体系,促进学科边界开放,培育科研共同体是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践行路径。
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研究型大学;资源扫描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单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已落后于科学一体化的时代,在小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转变的过程中,跨学科研究范式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和知识经济代表之一的研究型大学,适应时代需要和社会对新知识的种种需求,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1]然而,在我国科技研究工作长期分科而治的历史状况和学科长期分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单一学科研究模式下,以创新性的知识生产和应用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要真正完全地破除学科壁垒、破解核心资源束缚问题、充分发挥跨学科研究的作用从而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对此,基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介于应然与实然的存在状态,扫描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从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视角出发,探讨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践行路径,为研究型大学顺利开展跨学科研究及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供理论参鉴和实践指导。
一、研究型大学成为跨学科研究活动的重要载体
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以学校所在地为圆心,大学功能辐射半径的大小反映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小,研究型大学无疑是功能辐射半径最大的一类大学。[2]作为居于高等教育体系塔尖的少数高水平大学,研究型大学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多学科融合、人才密集、生产知识的模式富有弹性等。凭借这些优势,研究型大学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活动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
以科学研究为引领职能,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应用中发挥源头与桥梁作用的研究型大学,其跨学科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在基础性、前沿
性的科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跨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研究型大学不仅深刻地影响着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进程。研究型大学在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关键科技领域的突破等方面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成为跨学科研究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产生较高的科学辐射能力,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带动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跃升,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二、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扫描
(一)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识别
核心资源,即是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资源。识别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是扫描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的首要前提。为了准确地识别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在对国内9所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管理者、项目负责人或参与者共45位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的资料内容进行系统、客观和量化描述。
由于本文分析的45篇访谈材料全部都是文本内容,与此同时,各被访谈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不一定会与已有的出发点和思维一致或相似,他们彼此间的用词也不一定会完全一致。因此,基于研究需要,根据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预先建立要素的参照类别,并采用定量的语义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选取句子(这些句子都是或包含被访谈者就此密切相关的话题的观点或看法)作为最小的分析单元,分析访谈所获取的材料,最后做出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归类。
1.信度检验
类目信度(category reliability)和交互判别信度(interjudge reliability)是内容分析法信度问题中所涉及的主要两类信度。[3]为了提高类目信度,在回顾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初始类目进行了明确说明。为了提高相互判别信度,采用较常用的三人编码方案,且三人均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有长期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地了解过文本的研究议题。在编码前,编码人员获得了相应的培训,为使编码小组的人员对初始代码的内容有一致的认识,特选取了五篇访谈资料进行预编码。然后,利用初始代码表对访谈资料进行了编码。编码完成后,基于对编码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编码员间信度计算公式,检验了访谈资料分析的交互判别信度(见表1)。
表1:编码员间的交互判别信度
许多学者指出,在内容分析法中,编码员间的交互判别信度在0.80以上是可以接受的水平,在0.90以上是较好的水平。[4][5][6]从表1分析的结果来看,各类目的编码者交互判别信度均在0.80以上,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
2.效度控制
“检验内容分析的效度的最常用方法是检查其内容效度。”[7]这里内容分析的效度建立在以下几个基础上:第一,关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类目表的编制都是基于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和大量的调研经验,据此可以判断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第二,编码过程严格遵守了编码程序。首先,在正式编码前,根据相关的讨论结果和访谈所获得的信息,剔除了可能引起歧义的类目;其次,编码员得到了相应的培训;最后,组织了预编码,使得该内容效度进一步提高。第三,在编码过程中,编码工具获得了编码人员的一致认可,认为其能够从不同的维度较全面地捕捉到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的特征。因此,该内容分析具有较高的效度。
3.核心资源识别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发现,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最具影响性的要素是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这与学者们的已有观点相一致;[8][9]其次是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跨学科研究运行机制、与产业界的联系及合理的跨学科组织,该结论在一
定程度上验证了学者们的观点;[10][11][12]在六大影响要素中,国家层面对跨学科研究的支持这一要素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小(见表2),反映了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已突破向国家“等、靠、要”的被动局面,呈现出进行跨学科研究的主动性。[13]据此,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跨学科组织、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跨学科研究运行机制、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及与产业界的联系成为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
表2:各类要素出现的频次及其占总频次的百分比
(二)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核心资源扫描
1.跨学科组织扫描:机构精简举步维艰
随着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增多,产生了一些所谓的“文件柜”组织,使得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重大战略难以实施,因为当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到一百、二百甚至更多的时候,高级管理者就难以区分最重要的战略发展点,需要努力了解在何处集中精力。因此,一些重复的跨学科组织的出现,阻碍了而不是促进了大规模的跨学科合作。
尽管跨学科组织没有被认为是应该永远存在的,研究型大学却几乎没有客观的、有效的尺度去衡量一个跨学科组织是否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多数跨学科组织没有期限的限制,研究型大学也没有确定跨学科组织是否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的客观标准。现实中往往忽略了对跨学科合作效率的关注,[14]即使跨学科组织表现得很差,很多研究型大学也缺少有效终止跨学科组织的程序。
保留由于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或年龄结构不合理而表现很差的跨学科组织,是对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而废止这些组织的决定会变得非常政治化。随着跨学科组织专属资源的累积,使得废止工作变得更难开展,因为这些资源已经被视为私有财产,资源的重新分配会增加政治敏感度,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政治阻力,从而限制了研究型大学改变研究方向、开拓新研究途径的能力。
2.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扫描:规范管理经验匮乏
由于必要的行政进程和程序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跨学科组织需要处理一系列的伙伴关系——与大学其他部门和学院的关系、与其他大学(国内外)的关系、与企业及基金会的关系、与政府合作者的关系。当跨学科组织执行一系列更广泛的管理事务如技术转移、卓越计划等时,科层组织制度压制了研究者的研究能力而使其专注于管理事务。[15]许多人将管理一个跨学科组织比作是管理一个小型企业,它涉及后勤、财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问题。很少发现科研人员兼备所有的技能,也很难期望科研人员一边推进他们的研究议程一边管理所有这些活动,现在还不清楚这种对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消耗是他们善用时间的例证。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中的工作人员通常来自大学其他的行政部门或研究团队本身,这些群体往往缺乏管理跨学科组织的规范经验,加之管理跨学科组织需要的不仅仅是研究技能,从而导致许多跨学科组织问题林立,尤其是在跨学科组织成立前6-9个月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必须落实关键性的流程,制定战略决策,雇佣工作人员,此时,行政障碍对跨学科组织的存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跨学科组织在成立后的前几个月疏于管理,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致使研究结果延迟,研究人员遇到挫折向困难屈服的现象很常见——初始的风险会使发挥重要作用的科研人员和现在和未来的投资者远离跨学科组织。[16]即使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一个跨学科组织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也很少能对其他跨学科组织发挥作用,因为在特定的跨学科组织工作的人员缺乏一种机制(或时间)与大学其他跨学科组织分享他们的知识。因此,在特定的跨学科组织中工作过的人员往往喜欢将现有的行政程序移植于新的跨学科组织,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甚至会因此决策不当,失去一些制定规划的重要机会,而这些机会对跨学科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及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是非常关键的。
3.跨学科研究运行机制扫描:高效运作困难重重
跨学科组织在建立之初,相关人员通常都是非
常乐观的,而且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专注于令人兴奋的新研究机会和前所未有的资助。招聘、合作、资金等都处于反应模式中,一旦低于警戒线,就会产生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极易预见的,但跨学科组织在成立之初很少利用一些方式去识别并缓解这些常见的问题。
跨学科组织在运作发展过程中,一些跨学科组织中的人员在当前微观的市场调节与宏观的顶层设计失衡的情况下,受强大的经济吸引力的作用,心向外看,最为关注的是当下现实的市场价值,而不是围绕现实问题展开跨学科研究,其结果是学术浮躁现象日益严重。
同时,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壮大及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发展与提升需要多学科的专家进行密切协作,及时沟通,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但由于受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局限,知识面宽而又懂得其他学科“语言”的科研人员比较少,从而使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显得十分困难。由于“门户”之见、学科壁垒,使得一些跨学科组织的科研人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17]寻找共同兴奋点、切入点的能力和意愿不够强,习惯于关门研究的“小而全”模式,超越本学科拥有跨学科战略思维的研究人员较少。因此,跨学科研究人员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也是大多数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迟缓及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
4.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扫描:同行评议缺陷凸显
许多研究型大学缺乏一个对跨学科研究机构进行客观、合理评价的程序,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阻碍了客观的而隐藏的贡献。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制度往往是不连贯的,并且在其内部商讨中所产生的评估也没有什么规则性。个性化和不规则的评估过程阻碍了跨学科研究,影响了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发展。在大多数研究型大学中,学院科系评估都有自己评估的时限,他们也常常以商讨的方式决定自己特有的评估标尺。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客观的、透明的评估,个体性或政治性(派系性)的考量有时会主宰整个评估过程,导致评价结果的认可度不高。
在跨学科组织中致力于跨学科研究的人员没有或很少有固定编制,他们大多需要回到所属的院系接受考核与评聘,而大多数研究型大学院系现行的科研评价主要是针对有明确边界的学科进行的。跨学科研究人员在其他学科出版物上发表成果,由于其他学科的出版物及所发表的跨学科研究成果不能为本学科的人员所熟悉而导致认可度不高,[18]使得跨学科研究人员在学术生涯发展评定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阻碍了跨学科研究人员的发展,挫伤了跨学科研究人员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19]不利于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提高。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由专业学会出版的影响力大的单学科期刊,虽然已有少数跨学科期刊,但是还未能占有一席之地,且不被一些评议人员所熟知,因而对这些跨学科期刊的评价不高,这对跨学科研究人员成果的评定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也会影响他们学术生涯的发展。
5.与产业界的联系扫描:产学合作沉疴难愈
由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与产业界的目标导向存在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跨学科组织的绩效目标与产业界不同。在科研方面,跨学科组织以每年发表的专著、论文数量、获得的各级奖励以及申请的专利等作为考核的依据,对于产业界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考虑不够,甚至不予考虑。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仍然存在,许多跨学科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高,但是“市场价值”低,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我国当前对产学结合的认识,还多停留在实现各方相互间短期利益的补充上,如企业希望大学帮助攻关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而大学则将其作为成果转让和技术创收的一条途径。在双方目标导向存在严重分歧的情况下,缺乏合作动力就在所难免,严重影响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三、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践行路径
(一)制定跨学科研究战略,加强跨学科研究顶层设计
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之一,促进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路径。研究型大学应该积极制定跨学科研究战略,加强跨学科研究顶层设计,努力促进学科的交
叉与融合,建立跨学科、跨学院和跨系的科研组织,以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
研究型大学应制定跨学科研究战略,建立“自上而下”的机制来激励跨学科研究,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在研究型大学出台的科技与教育政策中,应结合跨学科研究的内容,将推动跨学科研究发展作为学校科技、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政策上要鼓励科研人员敢于进行跨学科技术交流。为了防止跨学科组织中的科研人员因经费、成果等问题而浪费诸多时间与精力,研究型大学在确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基础上,积极解决研究费用问题,并解决由于成果评价问题而给科研人员带来的困扰,以实现跨学科研究所要求的集体行动的广度和水平,使之能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充分考虑现有人才、学科分布和未来学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型大学应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尤其是要结合国家的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加强顶层设计,改变资源分散状况。研究型大学通过整合体内(各高等院校)和体外(科技部、中科院、社科院与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种资源,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从战略角度制定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规划,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跨学科组织宏观布局,力求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以取得若干能充分体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性成果。
(二)建立共享服务体系,激发跨学科知识网络效应
在研究型大学里,不同的跨学科组织中的各个行政职务通常会出现重复的现象,分别供给它们自己的行政服务,导致效率低下与服务质量的不一致。部分跨学科组织资源过剩,而其他跨学科组织却缺乏基本的工作人员和支持他们工作的相关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简称UC Berkeley)那样,通过设立研究企业服务(Research Enterprise Services,简称RES)中心,为学校的多个跨学科组织提供一系列的共享服务,以激发跨学科知识网络效应。
RES中心对组织中的行政人员在财务汇报、机构捐赠流程、专门聘请和信息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后进行再分配,使原本互无联系的两位行政人员有了接触与联系,从而使他们所服务的原本互无联系的组织也产生了联系,构建了跨学科知识网络,使学术专家、信息、知识组成的复合集被聚集成一个“凝聚集体”,用以分析特定问题,极大地激发了跨学科知识网络效应。
许多顶尖的跨学科组织已经认识到:有经验的、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对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学科组织中的主任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管理者对主任的工作予以支持。这些专业管理者往往在产业界和学术界工作过,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一旦配备了专业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技能会对接受共享服务的多个跨学科组织的科研生产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专业的管理者通过培训组织中的行政人员,通常可以同时对多个中心的工作予以支持,如建立标准程序、选择和培训新员工、在关键时刻组织活动、安排实地考察、废止一些程序等,专业管理者负责的工作范围包括为跨学科组织主任建立咨询委员会、选择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所有的活动、为跨学科组织提供可共享的行政基础设施等,旨在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
由于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具有管理多个跨学科组织的丰富经验,他们为跨学科组织提供了专业化的管理与事务规划支持,使之避免出现向困难屈服的现象,并且为今后的资金资助设定了明确的期望值。跨学科研究人员的满意度更高,他们可以利用宝贵的时间专注于制定研究战略进行研究,而不是处理行政事务。通过跨越并为多个跨学科组织提供事务支持,这些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可以发挥杠杆作用,使多个跨学科组织之间有了联系的纽带,促进了更广泛的跨学科知识网络的形成,激发了跨学科知识网络效应,为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许,研究型大学会有这样的担忧:新建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如RES中心,会增加高校的行政成本。实际上,通过建立共享服务体系,跨学科组织可以运用比较小的投资,取得巨大的成效。UC Berkeley创建RES中心的初衷是提升共享服务质量,促进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发展,而非节约成本。而如今,这
所大学可以毫无疑问地相信,RES中心完全能够一举两得,既提高了服务质量,又节约了成本,如通过RES中心的管理培训,工程学院的管理人员总数从2005年的100名缩减到2008年的85名。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可以仿效这一具有创新性的举措。
(三)促进学科边界开放,构建高效组织间学习模式
促进学科边界开放是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包含两个层面的涵义。
第一个层面是要在研究型大学中开放学科的知识性边界,也即学科文化的边界。知识是连续统一的,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当代科学的规范已渐渐转向了整体论的思想。这种思想越来越冲淡了学科的边界,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学科思想、价值、方法等学科文化要素在学科边界之间流动与渗透,加强学科间的知识对话,在不同学科之间对于知识与现实达成某种共识。基于这种情境,当前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对话、交流与融合,达至学科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开放学科的知识文化边界。有学者通过对学科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科之间移植强弱关系与开放程度是不一样的,数学、物理学的文化性边界比较稳固,而生物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医学等学科的开放程度要高一些,介入其边界相对而言要较为容易一些。[20]这一结论表明,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需要根据学科的移植与被移植等性质与规律开放学科边界,以有效促进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个层面是要在研究型大学中开放学科的社会性边界。学科除了存在知识性或文化性边界,还存在社会性边界。在开放学科的知识性边界的同时,也要开放学科的社会性边界,主要表现为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与制度所设定的学科社会性边界。当学科知识被赋予了社会性边界的时候,也就是被赋予了权力,出现了学科之间的不平等性。“学科实际的运作仅仅只是社会权力的运作,包括权力资源的划分、守持和争夺”,正因为如此,产生了所谓的“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形成了“各个学科因此而相互敌视、互不买账”的局面。[21]因此,开放学科边界,还必须开放学科的组织与制度,要求跨学科研究中的学科身份平等,克服学科社会性边界中的权力障碍。所以,在研究型大学中开放学科的知识性边界和社会性边界,是促进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基本前提。
在研究型大学开放学科边界的基础上,跨学科组织根据属性差异化知识,构建高效组织间学习模式,主要体现在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上。跨学科组织在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大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流动与共享。知识的不同特性决定了产学知识联盟模式的不同,以显性知识为主的产学知识联盟合作,通常的合作方式是专利许可、专利出售、技术转让等,强调的是以转移为主导模式,其特点是契约规定范围的显性知识严格限制了知识转移的范围,转移的方向主要是单向流动,基本无回路;在传统的单向合作模式下,产学知识联盟逐渐向双向互动的知识联盟模式演变,即以隐性知识为主,强调共同开发和互动为主导模式与高效互动条件下的组织间相互学习和提高,通常的合作方式是创办新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与技术中心、共建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等。教育部门可以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扶持不同形式的产学知识联盟的建立,鼓励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与产业界研究人员的流动和相互学习,以从组织间的学习模式上促进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发展。
(四)培育科研共同体,营造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发展生态环境
与联合体不同的是,共同体并不特别强调人们生活或工作在一起,而是强调人与人在精神层面上的联系和亲密性,强调一种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了课题和组织并不等于就已是科研共同体,真正的科研共同体应该使成员具有归属感、信任感、互惠感、分享感等。在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载体——许多跨学科组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共同体,充其量只能称为科研联合体,严重影响了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必须加紧培育科研共同体,建立共同的愿景,使共同体成员真正关注他们所在的跨学科组织,通过协作交流,逐步了解和熟悉其他成员,积极主动地接受其他成员的信息、经验与规范,并对其他成员的信息做出反应,为其他成员提供帮助,并与他们进行一些情感交流,为发展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建立情感纽带。
在积极改进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内部环境时,也要营造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个彼此具有链、环乃至网络相关联系的生态环境(见图1),因此,应大力营造适合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发展的繁荣生态环境。
图1 跨学科科研生产力发展生态系统
在与环境进行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交换的基础上,在整个生态环境中,首先,营造以合作与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大文化。合作与竞争,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主导性力量,创造既团结又竞争的人文环境是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必要条件。过度的竞争将摧毁团队关爱,使成员处于一种谁都难以信任的状态,一方面会拒绝提供自己有价值的反馈,另一方面可能会恶意批评别人有价值的新思想。在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具有不同学科与学术背景、不同学术思想的科研成员之间,既要敢于争论,又要善于合作;既要尊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事,又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要打破权威意识,平等地展开学术争论,使科研工作处于一种容易产生灵感的氛围中,只有这样,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取得跨学科研究的重大成果和突破。
其次,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土壤,有助于激起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使他们的科研活动更有效率。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Summers,L.H.)于2002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应该让最好的学者随心所欲地做研究,而不会试图用任何想法去指引他们,从长远来看,他们的知识总会得到回报的,这种信念就是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根基。[22]此外,还要在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而不是一味地强调量化考核,要能容忍失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天才数学家纳什患有精神病时,整个社会及学术生态环境给予其极大的人文关爱,终于使他在与疾病搏斗30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有了宽松、宽容的学术氛围,才有了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科学的发展已经走向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时代,科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合作化趋势,通过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23]
注释:
①因为同一篇访谈材料中可能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以五类要素总共出现的频率之和并不等于135(45篇材料×3位编码员),而是176。
[1]彭安臣,李洁.高校跨学科科研组织管理案例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7):38-41.
[2]别敦荣.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与战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1):63-69.
[3]Kassarjian,H.H.Conte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J].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77,4,(1):8-18.
[4]Ormerod,R.J.Is content analysis either practical or desirable for research evaluatio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0,28(2):241-245.
[5]Insch,G.S.,Moore,J.E.,&Murphy,L.D. Content analysis in leadership research:examples,procedures,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use[J].Leadership Quarterly,1997,8(1):1-25.
[6]Bos,W.,& Tarnai,C.Contentanalysisin empirical social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9,31(8):659-671.
[7]李本乾.描述传播内容特征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内容分析法简介(下)[J].当代传播,2000(1):47-49,51.
[8]Bordage,G.,Foley,R.,Goldyn,S.Skills and attributes of directors of educational programmes[J]. Medical Education,2000,34(3):206-210.
[9]Amey,M.J.,& Brown,D.F.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Academic Work:A Case Study of a U-
niversity-Community Partnership[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5,(102):23-35.
[10]Benner,M.,Sandstr?m,U.Institutionalizing the Triple Helix:Research Funding and Norms in the Academic System[J].Research Policy,2000,29(2):291-301.
[11]Gulbrandsen,M.,& Smeby,J.-C.Industry funding and university professors’research performance[J].Research Policy,2005,34(6):932-950.
[12]Robertson,D.W.,Martin,D.K.,& Singer,P.A.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Putting the Methods under the Microscope[J].BMC 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2003,3(20):1-5.
[13]陈艾华,邹晓东,陈婵.跨学科研究发展的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43-147.
[14]赵坤,王方芳,王振维.共同演进视阈下的大学跨学科组织治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8):33-36.
[15]Geiger,R.,&Feller,I.The Dispers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1980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5,66(3):336-360.
[16]University Leadership Council.Competing in the Era of Big Bets:Achieving Scale in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R].National Best Practice Report,Washington,D.C.,2009.
[17]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18]毕颖,杨连生.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本质及其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4,(9):34-39.
[19]刘文晓.“学部制”改革究竟改什么——对“跨学科”融合中“人”的诱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4,(9):34-39.
[20]Pinch,T.Culture of Scinentists and Disciplinary Rhetoric[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0,25(3):295-304.
[21]冯钢.跨学科研究何以可能?[J].浙江社会科学,2007,(4):18-19.
[22][美]劳伦斯·萨默斯.什么是世界一流的大学[J].新闻周刊,2002,(13):60-61.
[23]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57-60、138-143、150-156.
(责任编辑:杨 玉;责任校对:赵晓梅)
Promo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Resources Scanning and Practice Paths
CHEN Aihua1,WU Wei2
(1.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Zhejiang 314001;2.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Improv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becomes extremely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n China.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the core resources for promo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such as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s,connections between inter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s and industry,and management system,operat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so developing strategy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stablishing shared service system,improving open disciplinary boundary,and building scientific community are practice paths for promoting the productivity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ductivity;promotion;research universities;resources scanning
G644
A
1674-5485(2015)10-0045-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学科研究与科研生产力:基于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分析”(14YJCZH00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高校跨学科组织科研生产力演化机理研究”(LQ13G030016)。
陈艾华(1981-),女,湖北汉川人,嘉兴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科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吴伟(1981-),男,河南平顶山人,浙江大学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科教管理、高等教育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