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诱导亚低温疗法对心脏骤停院前抢救效果的影响
2015-12-14孙磊,李俊,韦兵
孙 磊,李 俊,韦 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急诊科,安徽合肥 230001)
院外心脏骤停(OCHA)是一种十分紧急的情况,有研究显示,院外骤停在我国的年均发生率在0.4% ~1.3%之间[1-2]。近年来,虽然心肺复苏等技术不断推广和提高,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约达70%左右)[3],故如何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此类患者的存活率,成为了当前急救医学的重难点科目。此次,我们重点探讨研究早期诱导亚低温疗(MTH)法对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效果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的84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3.1±8.7)岁;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4.2±9.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注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各种心律失常引起的院外心脏骤停且心肺复苏半小时后仍持续昏迷患者;排除标准:因创伤、大出血等原因导致的非心源性院外心脏骤停及心脏骤停后5个心肺复苏循环内即昏迷消失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早期诱导亚低温疗法,参考标准[4]对患者进行气道开放、予以呼吸器辅助呼吸并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建立患者静脉通道给予1 mg肾上腺激素,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进行150 J双向波除颤仪除颤。并对患者进行4℃冷林格氏液(每袋250 mL)的静脉快速滴注,利用冰袋对患者枕部、颈部予以冷敷。待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根据情况进行多巴胺的静注镇静,然后进行转运。转运至医院途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肛门温度测量记录(每20 min一次)。到达医院后,再一次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用电脑降温毯冰帽对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待患者体温达到目标体温(即33~34℃)后维持24 h,接着缓慢升高体温直到其达到正常体温,同时对患者进行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代谢,维持其水、电解质平衡等相关抢救治疗,在抢救过程中,我们在患者院外抢救开始前、24 h及48 h时均取静脉血2 mL进行凝血相关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抢救方式,即途中未进行4℃冷林格氏液(每袋250 mL)的静脉快速滴注及冰袋冰敷等相关亚低温治疗措施者,待患者到达医院后用电脑降温毯冰帽对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我们在患者院外抢救开始前、24 h及48 h时均取静脉血2 mL进行凝血相关检查。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入院时的肛门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活化各时段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计数等指标。其中各时段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小板计数主要为抢救起始时、抢救后24 h、抢救后48 h及抢救后72 h;而患者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则以患者康复出院或死亡作为截止时间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形式表示,并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段APTT、PLT差异比较 两组患者对应时间点的APTT、PLT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段APTT、PLT差异
2.2 两组患者各时段肛门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差异比较 对患者肛门温度以每20 min一次的频率进行测量统计,同时也对患者到达目标温度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进行了观察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在这些数据上(除抢救起始时肛门温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段肛门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差异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对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抽搐、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主要并发症进行观察统计,发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n(%)
3 讨论
心脏骤停是一种十分危急的临床急症,此类患者往往可以因为心脏的骤停而发生全身血液循环的终止,给大脑、心脏等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有学者[5]研究发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常常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即使抢救成功的患者也往往预后极差,随着亚低温疗法的不断发展和推广,认为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越早降温越好。
黄效模等[6]研究指出,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早期最重要的干预靶点是患者的能量代谢障碍,而早期诱导亚低温疗法在降低患者体温的同时可以有效减缓患者的组织代谢率尤其是脑组织代谢率,从而维持患者细胞(尤其是脑细胞)的代谢。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外用冰袋冷敷患者颈部、枕部局部降温联合4℃冷林格氏液的静脉快速滴注对患者进行快速诱导降温,患者在抢救40 min左右后肛门温度便可降至34℃。由此可见,早期诱导亚低温疗法可以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抢救的效果。然而,有文献[3,7]指出亚低温疗法在降低患者体温的同时会增加患者血容量,不同程度地延长患者APTT时间,同时导致PLT计数下降,增加患者肺水肿几率,使得患者有出血倾向,增加临床出血的风险,最终使得患者发生严重过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不过,从我们的实验结果来看,采用早期诱导亚低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虽然APTT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LT计数也少于对照组,但其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抽搐、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7个不同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上也较对照组数据差异也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认为早期诱导亚低温疗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心脏骤停患者院外抢救方法。
综上所述,早期诱导亚低温疗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临床降温手段,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引入应用。
[1]吴 军.机械胸外心脏按压与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影响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1):88-89.
[2]陈建辉,岳茂兴,林长春,等.亚低温治疗在院外急救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杂志,2012,7(7):668-672.
[3]秦克秀,王天辰,张 泓.亚低温技术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脑保护治疗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3,17(11):1970 -1972.
[4]张新超.心脏骤停后综合征[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0,15(5):340-342.
[5]王鼎铁,滑利民,贺 明,等.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闹复苏的临床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30 -31.
[6]黄效模,汤 旭,周厚荣,等.亚低温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S100B蛋白及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5):715 -718.
[7]谢富华,张妍妍,熊旭明,等.亚低温启动时间对成人缺血缺氧脑病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2748-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