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对ICU非糖尿病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2015-12-14蔡铁海
蔡铁海
(广西省北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北海 536000)
应激性高血糖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之前是否出现糖代谢障碍,在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都容易出现血糖升高,高血糖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但是血糖过低可以导致低血糖昏迷。近年来,关于重症患者的血糖与预后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很多研究[1-2]的焦点是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关于血糖波动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就血糖波动对ICU非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状况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入住本院ICU的120例危重症患者,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17~86岁,平均(66.5±17.8)岁。入选标准:(1)无糖尿病病史且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2)使用肠内营养;(3)ICU住院≥3 d。排除住院时间超过100 d的患者。其中,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33例,外科术后27例,脑血管意外20例,外伤14例,心血管疾病1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急性中毒5例。记录每个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入住ICU 24 h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在ICU期间的每日肠内营养补充的平均能量、ICU入住时间和医院内总住院时间,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
1.2 方法 采用德国罗氏血糖检测仪[国食药监械(进)字2009第2402991号]监测全部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记录患者入ICU时的初始血糖水平(GluAdm),基础的血糖监测频率为每次4 h,当血糖值>10.0 mmol·L-1时采用胰岛素注射或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并将频率增至2 h·d-1,当血糖值连续两次均降至8.3 mmol·L-1以下时,恢复基础频率,并且当血糖值<4 mmol·L-1时停止使用胰岛素。当血糖值≤3.3 mmol·L-1时静脉注射20~40 mL的50%葡萄糖液,并增加监测频率至每次1 h,直至血糖升至5.5 mmol·L-1后恢复基础频率[3]。计算患者的入院24 h的平均血糖水平(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然后筛选出第一个24 h的血糖波动幅度超过1个标准差的血糖波动,根据第一个波动的方向计算波动幅度,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即所有波动幅度的平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用成组t检验。此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评价标准,判定 APACHEⅡ评分、GluAdm、GluAve、GluSD、GluCV、LAGE以及MAGE等各指标对预后评价的关联性。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120例ICU非糖尿病患者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n=42)和存活组(n=78)。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每日肠内营养补充的平均能量、入住ICU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住院总时间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间血糖比较 结果表明,死亡组的GluAdm、Glu-Ave、GluSD、GluCV、LAGE 以及 MAGE 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各指标对ICU患者生存状况评价的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MAGE、LAGE、GluCV、GluSD 的AUC在0.7~0.9,对ICU患者的生存状况评价的判断有一定准确性,其中以APACHEⅡ评分的 AUC最大,其次是MAGE,明显高于GluAve和GluAdm。详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表2 两组间血糖比较
表3 各指标对ICU患者生存状况评价的ROC曲线分析
3 讨论
当遭受危重疾病、手术、创伤、严重感染等打击后,机体容易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水平急剧升高,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导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胰岛素拮抗物质分泌增多,而胰岛素分泌减少,促进了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同时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变差,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再加上脂质调节因子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垂体激素的释放,最终引起血糖升高[4]。在疾病的早期,应激性高血糖对机体是有自身保护的作用,但是过高的血糖可以损害粒细胞的功能,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并且高血糖可以增加糖酵解的底物供给,促进分解代谢,使乳酸大量堆积,加重损伤。但是如果胰岛素使用过量导致血糖过低,容易出现低血糖昏迷。多个研究[5-7]表明,为了减少患者的感染率,避免血糖过低或过高对患者的损害,应该将ICU患者的血糖控制在6.1~10.0 mmol·L-1。
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8-11]认为,单一的目标血糖的控制不适合于所有ICU的患者,相比于目标血糖值这个量的方面的控制,代表血糖控制的质的方面的血糖波动水平与ICU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更高,更能影响患者的生存状况。血糖波动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来影响患者的预后:(1)血糖波动可以增加细胞氧化应激产生的物质,诱导内皮细胞损伤;(2)波动性的高血糖可以激活核因子кB,从而激活炎症反应,加大了并发症的风险;(3)急性血糖波动可以导致胰腺β细胞功能失调,还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4)血糖波动可以通过促进蛋白激酶C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以及DNA的氧化损伤。晏莲英等的研究结果[12]表明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均波动越小,尿微量白蛋白越少,因此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肾病有关。为了探讨血糖波动与非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120例ICU的非糖尿病患者,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n=42)和存活组(n=78),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每日肠内营养补充的平均能量、入住ICU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了既往糖尿病史、性别、年龄和肠内营养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具有可比性。在临床资料方面,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住院总时间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监测的血糖指标中,死亡组的 GluAdm、GluAve、GluSD、GluCV、LAGE以及MAGE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MAGE、LAGE、GluCV、GluSD、GluAve的 AUC 在 0.7 ~0.9,对ICU患者的生存状况评价的判断有一定准确性,其中以APACHEⅡ评分的AUC最大,其次是MAGE,明显高于GluAdm。患者的血糖波动越大,预后越差。因此,代表血糖波动指标的MAGE、LAGE、GluCV和GluSD与ICU非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状况显著相关,较GluAve和 GluAdm更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血糖波动与ICU非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降低患者的血糖波动可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1]邓丽红,潘兴飞,李 刚.重症肝炎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低与预后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8):794-796.
[2]李雄辉,孔质彬,刘 洁.血糖水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2):236-237.
[3]苏 克,郭应军.危重症患者早期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5):1-2.
[4]盛 军,陈 启,杨新玲.血糖及血糖波动与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关系[J].吉林医学,2012,33(14):2935-2936.
[5]黄可强.血糖水平在判断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ICU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53-54.
[6]李秋宇.不同血糖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预后及感染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33(1):81-82.
[7]樊越涛,樊桂玲,林黎明.危重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临床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6):58-60.
[8]唐 健,顾 勤.危重患者早期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1):50-53.
[9]李静思,吕肖峰,张星光,等.危重患者血糖波动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病情预后的相关性[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4(2):111-114.
[10]彭 绵,方伟强,蔡举瑜.非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波动对病死率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1):79-82.
[11]杜云波,王玉新.血糖变异对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1-2.
[12]晏莲英,刘 翔,朱 俊.血糖波动对早期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2,16(12):1806-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