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2015-12-13韩占兵

关键词:空心化代际劳动力

韩占兵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韩占兵

(黄淮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主要指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正常新老更替现象。国外学界对此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形成机理、影响效应、应对策略等方面;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基本内涵、原因、影响、对策以及务农意愿等方面。通过概念界定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期理性认识我国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

农业生产主体;代际转换危机;研究述评

一、引言

劳动力是物质财富创造的主要源泉,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农业劳动力是农业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基础,直接决定农业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急剧缩减,农业劳动力弱质化趋势凸显。在“城镇拉力”和“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大量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长期存在的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但是,农村青壮年人口的过度流失也造成农业劳动力断层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女性化、农村空心化和农业生产副业化为表征的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问题日益突出。客观上,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加速蔓延是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直接体现,是城乡收入差距背景下经济理性人按照劳动收益最大化原则自由就业决策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化的必经阶段。但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给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带来空前挑战。因此,国内外理论界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并提出许多重要观点。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劳动力配置状况会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剧烈变动。结合农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现实要求,农业劳动力的动态演变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决定农业生产状况。农业劳动力数量一般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实际农业生产者的丰裕程度,既包括具备劳动条件和能力的适龄农业从业者数量,也包括已经超过劳动年龄或者低于劳动年龄的实际农业生产者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主要受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充足的劳动力数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劳动力质量是对农业劳动者自身劳动熟练程度、身体条件、文化程度和技术应用情况的综合评价。高质量的农业劳动力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支撑力量。一般而言,农业劳动力质量会因技术进步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提高农业劳动力质量作用显著。

其次,农业劳动力配置状况会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剧烈变动。在经济欠发达阶段,农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主体地位,与此相对应,农业劳动力充裕且呈剩余状态。随经济进入发达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始起步,城市二三产业日益繁荣,农业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数量开始衰减,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匮乏现象逐渐显现。即农业劳动力的跨产业迁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1]。实际上述规律已被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乔根森等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反复论证。

最后,农业劳动力的供求平衡在动态变化中实现。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如表1所示,农业劳动力需求主要受季节性、农业资源禀赋、人口状况等因素影响。而农业劳动力供给则主要受农业生产收益、人口政策、非农产业发展等因素影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农业劳动力的供求失衡矛盾突出。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会带来先进农业技术应用和生产工具创新,提升了对高质量农业劳动力的需求。而传统的农业劳动力供给一直处于低端水平,再加上农业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决定农业劳动力素质无法快速整体提高,这一系列综合因素导致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农业劳动力的供求失衡矛盾加剧。

表1 农业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状况主要影响因素的比较

(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女性化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指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老年农民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的社会现象。客观而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城乡二元经济转换对农村人口结构深刻影响的显著表现,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系统性复杂变化。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农业劳动人口迁移和非农就业市场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城镇化加速影响下的长期性农业人口变化趋势。在可预期的未来,老年农民陆续退出农业生产,可能会对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幅下降产生重要作用[2]。对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影响,应从正反两方面辩证认识。负面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阻碍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延缓自给自足式小农经济的衰亡,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正面看,老年农民的大量存在是对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粮食生产的稳定支撑,客观上使得精耕细作的传统种植经验得以延续和保留,对部分耕地的非粮化和非农化冲击形成一种抑制作用。再则,一定程度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也为推进土地流转,进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历史机遇。所以,既要认识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发展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也要积极利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正向效应,科学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挑战。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现象尚无统一的理论界定。文华成认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女性劳动者比重高于男性劳动者的现象[3]。本质上,农业劳动力女性化是一种农业实际从业者的性别失衡状态,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过程中男性农业劳动力“脱农”倾向加剧的必然结果,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比较收益偏低的现实和女性弱势的角色定位。现实中,由于农村妇女持家养老的角色定位,使其背负着养育儿女和赡养老人的责任,再让其承担农业生产的重任,难度更大。繁重的负担使女性农业劳动力基本无暇接受农业新知识和新技术,更不具备学习农业技能的动力,其本身劳动质量难以提高。胡玉坤的调查也印证,女性农业劳动力较多偏重通过加大肥料投入提升农业产出,并不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利用[4]。所以,虽然农业劳动力女性化是城镇化背景下农户自身对务农与务工进行分割,进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但总体而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加重了农业生产者的弱质性,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新生代农业劳动力

新生代农业劳动力是相对于壮年和老年农业劳动力而言的青年劳动群体。对“青年”的界定,衡量标准不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把44岁以下人群界定为青年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分青年的年龄界限是16~45周岁,而中国国家统计局把年龄处于15~34岁之间的人界定为青年人。根据中国农业劳动力实际状况,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标准。即把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界定为1980年以后出生,完成义务阶段教育而未进入大中专院校深造,正在或即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一代农民。新生代农业劳动力普遍成长于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其优点是文化程度较高、市场观念较强、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缺点是家庭本位弱化、厌农思想严重。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使得该群体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经营农业生产,导致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认识不足。客观而言,虽然近年来农业生产效率逐渐提高,劳动力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断下降,但在农村保持一定数量的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不仅必要且重要。因为农业劳动力的动态平衡在新老交替中实现,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所以,新生代农业劳动力是中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力量。

三、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国外学术界对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研究成果较丰富。总体上,研究焦点集中在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形成机理、影响效应、应对策略等方面。

(一)形成机理研究

对于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形成机理,William Petty最早从比较利益角度,考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领域流动的动力基础[5]。他认为,不同部门间经济利益的差别是造成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原因。Adam Smith则从市场分工的角度指出,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6]。Ravenstein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人口学相关理论,对劳动力流动规律进行研究[7]。William Arthur Lewis开创了二元经济结构视野下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范式,创立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模型[8]。D.J. Bague对影响农业劳动力迁移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完整建立推-拉理论[9]。他认为,在劳动力本身具有自由决策、信息透明和理性引导的条件下,其迁移行为是由迁出地的“推”“拉”因素和迁入地的“推”“拉”因素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过程。同时,费景汉和拉尼斯在修正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费-拉二元模型”[10]。Stark把家庭作为决策单元,论证了农户根据收入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衡量准则决定其成员是否流动[11]。Piore研究认为,工业化社会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是二元经济中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压力来源[12]。

(二)影响效应研究

二元经济引发的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成为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William Arthur Lewis、Fei C H和Ranis G等研究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农民收入徘徊于低水平,所以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不会对农业生产形成负面影响[8,10]。但Rozelle等的研究成果与上述观点相左[13]。他认为,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具有复杂的两面性。其一,农业劳动力流出减少农户的有效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生产形成负向影响,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其二,农业劳动力流出能够显著增加农户的非农收入,进而提升整体收入水平。Lipton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持悲观看法,他认为农业有效劳动力流出会造成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的短缺,而且农户家庭会由于非农收入增加而导致土地抛荒,因此农业劳动力外流会负向影响土地耕种[14]。M.P.A.Todaro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研究发现,农村优秀人才总是占据外流农业劳动力的主体,造成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匮乏,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15]。

(三)应对策略研究

部分学者主张通过提升现有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应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16]。Schultz的经典著作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写到: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构筑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自力更生能力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Willard Wesley Cochrane针对美国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现实,研究提出通过大幅提高土地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应对农业劳动力的匮乏[17]。R.D.Rodefeld提出加大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的职业吸引力,进而保证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18]。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结合日本应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成功经验,研究认为,农户兼业化生产行为可以暂时缓解青壮年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压力,提升日本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19]。

四、国内学者的研究进展

综观研究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国内文献,成果多分布于经济学界、人口学界、地理学界和政治学界。经济学界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主要集中在农村人口老龄化[20-23]和女性化[3,24-25]对农业生产的显著影响、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背景下“谁来种地”问题的探讨[26-28]、“农民荒”的应对策略[29-31]、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影响等方面[32-33]。同时,部分学者对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出背景下农业发展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制[34-35]、农村空心化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等问题也有深入研究[36-37];人口学界把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定性为人口空心化,研究成果主要涵盖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形成路径与总体态势[38]、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挑战与应对策略[39]、影响因素[40]、治理模式[41]、人口空心化的影响效应[42]和社会风险[43]等方面,当然,诸如农村人口空心化背景下的公共产品供给[44]、农村人口转移程度[45]、农村人口回流[46-47]等问题也被人口学界关注;地理学界侧重从经济地理角度出发,探讨空心村的形成机理与动态演进过程[48-49]、空心村的空间格局现状与土地资源整治[50-52]、空心村的负向影响与应对策略[53-54]等问题;政治学界则关注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背景下的农民组织化发展难题、农村公共治理障碍及公共服务调整、文化建设困境等问题。综上,国内学术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基本内涵研究

目前,因研究背景与学科的不同,学术界尚未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基本内涵统一界定。多数学者从“农村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农民荒”“农民老龄化”“农民女性化”和“农民职业化”等概念出发,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不同内容均有探讨。地理学界倾向从村庄的空废与异化、聚落空间结构布局的闲置、内外空间形态由核心到边缘的分化、地域空间系统的动态演化等角度阐释[55]。而经济学界和人口学界侧重从劳动力迁移、农业劳动力供求失衡、农村人才流失、农村人口资源匮乏等视角界定[56]。

事实上,“代际转换”是社会学概念,主要指上一代将积累的技能、经验、财富、文化和观念等传给下一代的过程。在管理学中,“代际转换”常用来研究家族式企业中两代管理人的继承问题。所谓代际转换危机,指某一行业中劳动者上下代之间相互接续的断层,即上一代劳动者的职业积累无法顺畅地传递给下一代的不良状况。而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主要指新生代农业劳动力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正常新老更替现象。农业劳动力的世代更替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当高龄化和弱质化的农业劳动力接连达到必须放弃土地耕种的年龄界限时,新生代农业劳动力必须及时给予补充,但如果可更替的青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必将发生。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转型提出严峻挑战,对农业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3]。

综上,应关注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三个特点:首先,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本质上,此危机是农业劳动力的主动退出行为,背后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动力。所以,在城乡收入差异未改变情况下,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的过度“脱农”行为很难通过农业政策调节。近年来,国家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强化政策支持农业发展力度。据财政部统计,2009—2013年间,中央财政对“三农”总投入达到4.47万亿人民币,年均增长23.5%。但是,上述惠农政策的实施未能阻挡青壮年农民脱离农村的步伐。因此,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将是伴随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全过程的现象,直至城乡要素收益实现平衡为止。其次,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具有必然性。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进程中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代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化的历史趋势。最后,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为降低农村人口,进而提升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农民收入提供历史机遇。上述三点也是理性看待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思想基础。

(二)原因与影响研究

众多学者认为,城乡劳动力收益率差异是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从而导致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主要因素。范晓非、王千、高铁梅持同样观点,以托达罗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在我国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诸多影响因素中,预期城乡收益率差异居于最重要地位[57]。徐育才在“推拉模型”基础上,提出“三力模型”,即市场因素、政治与行政制度安排和劳动者能力是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移行为的三大因素,并最终造成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58]。

对于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影响,多数学者认为,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严重威胁中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切实保障。部分学者认为,近年来,中国城市二三产业的青壮年劳动力需求日益庞大,且随着“民工荒”的出现,劳动力工资价格上升趋势明显,吸引大量高素质农业劳动力脱离农业、放弃土地,这直接导致留守农村劳动力趋于老龄化、无序化和脆弱化。农村人口的萎缩和断层造成土地利用率降低、农技推广不畅、农产品有效供给基础不稳,严重威胁粮食安全[59]。

另外,部分学者将研究视角放在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背景下“谁在种地”的问题上。周庆行以重庆市典型区县为调查样本,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该区域老年人和妇女正承担绝大部分的农业生产任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程度正逐步加深,且呈加速趋势[60]。同样,李旻、赵连阁以辽宁省农调队的连续跟踪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背景下的农业生产主体状况,辽宁省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明显,且对农业生产存在负向影响[61]。朱启臻、杨汇泉实地调研发现,在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从事农业生产比重高,且粗放经营、间歇性撂荒和单一化种植趋势明显,中国农业生产主体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62]。

(三)农民务农意愿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农户劳动选择行为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农民非农就业决策和农村劳动力迁移上,而忽视了转型期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留农、务农领域。近年来,随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加剧,国内部分学者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如何留住农业生产人才方面。杨东朗,吴正安利用人力资本理论讨论在转型期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务农意愿的因素,提出鼓励农村劳动从事农业生产的相关建议[63]。邬欣言,李小红针对新生代农民务农意愿与耕地抛荒现象展开问卷调查,发现经济理性和情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务农意愿的两大主要因素[64]。范明,张静雯实证分析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65],结果表明,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去农村的就业意愿、最低工资价位和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综上,国内关于务农意愿研究现状:多是粗略地以农村劳动力为分析对象,而专门以“新生代农民”为研究样本的学术成果不多。另外,缺乏对务农意愿的分层次研究。

(四)应对策略研究

从可持续发展和代际交替理念出发,国内学术界从不同层面提出应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政策建议。刘建和研究提出,要通过土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激励高素质青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进而改善现有农业劳动力结构[66]。刘远风主张一方面政府要转变农业定位,应将农业由生存型边缘化产业定位为发展型利润导向性产业,进而改变农村资本单入流向城市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农业技术和机械化水平,推进生产要素替代,降低土地耕种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37]。黄祖辉、俞宁建议通过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组织化程度[67]。杨继瑞主张推进农民由“身份”到“职业”的转换,使农民回归职业属性,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对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要求,鼓励有志青年投身农业、扎根农业[68]。何小勤建议发展适度规模的高效农业,提升农业效益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吸引力,通过系统化人口与经济政策调整,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69]。

五、未来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领域学者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相关问题均有研究与成效,但缺乏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直接考查。这些研究以单一维度为基础,分散于不同学科,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整合,且未将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放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协调进程中考虑。受主客观条件限制,现有研究存在诸多不足:第一,现有研究主要从经济学视角,经济人理性思维出发,探讨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问题。但是,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是系统复杂的社会发展问题,如果仅限于经济学学科范围,该问题过于简单化。事实上,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问题涉及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需要在广范围、深层次深入研究。第二,尽管现有研究成果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形成机理的宏观分析,由于部分作用因素难以量化,加上统计数据不易获取,影响对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量化数据的缺失导致无法比较形成机理中众多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成果说服力不足。第三,现有部分成果虽有实证研究,但样本数据采集略显不足,调查区域较狭窄,问卷内容涵盖范围较有限,对实证分析的科学性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问题将更加凸显,与之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因此,未来应以宏观视野和微观思考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研究框架与范式,对中国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正负效应、动态机制以及破解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历史进程中农业劳动力的内在变迁动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1]党夏宁.我国的农业劳动力配置与农村经济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卢锋,杨业伟.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变动因素估测:1990—2030年[J].中国人口科学,2012(4).

[3]文华成.中国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程度、成因与影响——基于历史宏观截面数据的验证[J].人口学刊,2014(4).

[4]胡玉坤.社会性别与生态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5]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6]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9.

[7]田成诗,盖美.中国人口流动规律、动因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8]William Arthur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ur[J].Journal of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1954(20).

[9]Bogue D J.The Study of Popula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

[10]Fei J C H,Ranis G 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4).

[11]Stark.Migration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Risk,Remittances and Family[J].Finance and Development,1986(4).

[12]Piore M J.Bird of Passage:Migrant Labour in Industrial So-cities[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1979.

[13]Rozelle Scott.Migration Remittances,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2).

[14]Lipton M.Migration from Rural Areas of Poor Counties:The Impact on Rural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J].WorldDevelopment,1980(8).

[15]Todaro M P A.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J].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69(1).

[16]Sonia Laszlo.Education,Labor Supply and Market Development in Rural Peru[J].World Development,2008(11).

[17]Willard Wesley Cochrane.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Agriculture:A Historical Analysis[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9.

[18]Rodefeld R D.Change in Rural America:Causes,Consequences and Alternatives[M].Missouri:The C.V.Mosby Company,1978.

[19]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M].沈金虎,等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0]张卫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初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9(1).

[21]李澜,李阳.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6).

[22]胡雪枝,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7).

[23]姚国跃,刘胜华.对农民老龄化农业空洞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3).

[24]吴惠芳,饶静.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 2009(2).

[25]金一虹.农业女性化:影响及前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7-06.

[26]樊英,李明贤.未来谁来种地研究现状及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 2013(8).

[27]康静萍.“谁来种地”困局及路径选择——基于江西省农村地区的调查[J].清华政治经济学报,2014.

[28]姜长云.创新政策解决“谁来种地”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4(1).

[29]刘文涛.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荒”现象剖析[J].农业经济,2012(2).

[30]李旭鸿.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荒”问题调查及对策建议[J].中国财政,2012(10).

[31]韩占兵.中国“农业接班人危机”:分析框架、现实判断与破解之道[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2]张桂文.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J].经济学动态, 2011(6).

[33]郭志广.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4]柯福艳.统筹城乡背景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长效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11(5).

[35]夏泽义,赵曦.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角关系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3(8).

[36]张志胜.土地流转视阈下的"空心村"治理[J].长白学刊,2009(2).

[37]刘远风.土地权利与农村空心化治理——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4(5).

[38]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

[39]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2).

[40]于水.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3).

[41]王东强.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治理模式[J].开放导报,2014(3).

[42]于波.当前农村的“空心化”现象的双面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 2014(5).

[43]刘杰.乡村社会“空心化”:成因、特质及社会风险[J].人口学刊, 2014(3).

[44]刘成玉,马爽.“空心化”、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改革与创新探讨[J].农村经济,2012(4).

[45]钟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及剩余状况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6).

[46]杜学成.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本质特征与实际效应分析[J].特区经济,2007(4).

[47]辜胜阻.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战略思考[J].人口研究, 2013(3).

[48]龙花楼.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 2009(10).

[49]李长印.“空心村”形态特征与生成机理分析——以河南省农村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50]刘彦随.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10).

[51]陈玉福.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J].地理学报,2010(6).

[52]关博.我国空心村整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 2014(2).

[53]乔家君.欠发达农区村域空心化特征及其微观机理:以兰考县三个村为例[J].人文地理,2011(6).

[54]何晓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空心村治理探讨[J].理论月刊, 2014(10).

[55]崔卫国.中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特征、机制与调控[J].资源科学,2011(1).

[56]程名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动态搜寻模型与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13(1).

[57]范晓非.预期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7).

[58]徐育才.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拉模型”到“三力模型”的设想[J].学术研究,2006(5).

[59]匡远配.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粮食安全的新解释[J].人口与经济,2010(5).

[60]周庆行.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来自重庆市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

[61]李旻,赵连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0(9).

[62]朱启臻,杨汇泉.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3]杨东朗,吴正安.转型期农村劳动力务农意愿与耕地保护[C]//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64]邬欣言,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务农意愿与耕地抛荒——基于在长株潭地区的调查[J].湖湘三农论坛,2012.

[65]范明,张静雯.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66]刘建和.关于农业劳动力结构的观察与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 2008(3).

[67]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68]杨继瑞.回归农民职业属性的探析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2013(1).

[69]何小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2).

F323.6

A

1672-3805(2015)06-0059-08

2015-11-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农业接班人危机:形成机理、动态演进与破解之道”(14YJC79004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农业劳动力代际转换危机研究”(2015CJJ089);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于跨期限动态演进视角下河南省‘农民荒’问题研究”(15A790019)

韩占兵(1982-),男,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博士,黄淮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金融与财政。

猜你喜欢

空心化代际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空心化并非坏事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