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以合肥市的调查为例
2015-12-13梁丹丹张丽李苏
梁丹丹,张丽,李苏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当前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以合肥市的调查为例
梁丹丹,张丽,李苏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近年来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给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试从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角度进行研究,以合肥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具有不同方面的差异。同时,城市居民对待不同方面的公共安全问题时的意识水平亦有一定的差异。在提高公共安全意识上,城市居民大多愿意了解并学习公共安全方面的知识,但能够及时付诸行动的较少。
公共安全意识;城市居民;合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公共安全事件也随之发生,公共安全问题不仅使城市的稳定发展受到影响,也使城市居民的财产蒙受损失,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比如,2014年3月1日,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造成29死143伤。2014年3月8日,福州一辆502路公交车行驶中发生自燃,不到一小时就烧得只剩骨架。基于此,笔者在学者对公共安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合肥市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为研究对象,调查城市社区居民对提高公共安全意识的态度、对自身以及城市居民总体公共安全意识的评价以及面对具体公共安全问题时的行为选择,分析城市社区居民在公共安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 调查方法与具体措施
从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对合肥市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了解合肥市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同时以合肥市社区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现状为例,为其他地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参考。我们将合肥市按行政区划分为蜀山区、庐阳区、包河区、瑶海区四个调查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回收率为98.33%。根据问卷调查获得的信息,选取各个调查区典型的被调查者进行深度访谈。
二 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总体分析
1.城市居民普遍重视增强自己的公共安全意识。由于近年来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公共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政府、媒体、社区等均针对增强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做了相应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了解了公共安全事件可能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对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较为重视。此次调查中有54.24%的调查对象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十分重要,而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比较重要的调查对象也达到了37.63%。
2.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已达到一定水平,但仍可进一步地提高。此次调查中,295位调查对象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个方面公共安全问题的总加量表中的平均得分为63.27(总分为80)。由此可见,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与此同时,18.31%的调查对象认为城市居民整体的公共安全意识较高,但61.36%的调查对象认为城市居民整体的公共安全意识只维持在一般的水平,由此可见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仍可进一步得到提高。
3.城市居民对待不同方面的公共安全问题时的意识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此次调查获得的数据显示,合肥市社区居民在公共安全意识总加量表(见表1)中平均每题的得分为3.985,其中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方面的平均分分别为4.08、4.175,高于总平均分,而在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的平均分则分别为3.9075、3.6575,低于总平均分。16道题目中得分最高的一题出现在事故灾难方面,为4.47,得分最低的一题出现在社会安全方面,为3.27。在此次访谈中,包河区的李先生也对自己的意识差异有一定的认识,他主动告诉调查员:“我对自然灾害和一些事故的新闻比较关注,因而也就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多一些,其他的方面就不是很了解。”由此可见,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方面要高于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
表1 公共安全意识总加量表
4.城市居民提高自身公共安全意识的主动性较差。在此次调查获得的295份有效问卷中,开放性题目“您认为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共收到83份有效回答,说明另外71.86%的调查对象对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可以采取的措施并不是十分清楚。而在这83份有效回答中只有6人的回答中涉及自己主动采取行动,比例为7.22%。而余下92.78%的有效回答中,城市居民主要依赖政府、社区、个人工作单位和媒体的宣传教育或事前演练来提高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
5.乐于了解,乏于行动。在本次访谈中,合肥市瑶海区的朱女士说:“我这个人就是喜欢热闹,虽然知道人群比较集中的公共场合容易出事,但每次出门看到有很多人围在一起,就总是忍不住,要上前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蜀山区的在校大学生小方则表示自己和同学们都知道一些路边的小吃摊不卫生,吃完了很可能会闹肚子,但身边的同学却纷纷购买,因此自己还是会买回来吃,然后告诉自己先吃一下,其他的吃完再说。庐阳区的李奶奶则在调查员询问有没有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防范措施时回答道:“其实这些东西我们都懂,相关的宣传都有,比如在屋子里放个酒瓶,地震来了酒瓶会晃会响,然后可以弄个应急箱什么的,万一出了事也能用,可是知道是一回事,大家哪有人准备这些的,费事不说,你看你存的吃的时间长了就坏了,也挺浪费的。”和李奶奶住在同一个社区的孙先生则表示自己参加过一次防震演练,但觉得太耗费时间,而且由于组织的不太好的原因并没有学到太多有用的知识。“就知道一听见代表地震到来的哨声就开始跑,有些人选择躲起来,可也不知道要怎样躲。所以我现在也就看看宣传的相关知识,演习什么的就不参加了。”可见在提高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方面,城市居民更乐意于了解相关的知识,但是却不能及时的付诸于行动。
三 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差异性分析
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与一些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尝试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收入四个纬度来分析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的差异性。
1.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于性别的差异,男性在生物性因素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在生物性因素基础上,社会性更加剧了男女不平等的差距,稳定了男性的优势地位。[1]而这种优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男性对于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评价过高,从而不利于其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提高。
(1)女性城市居民对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略高于男性城市居民。调查数据显示,93.33%的女性城市居民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并且58.79%认为十分重要;反观男性城市居民,90%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性,但只有48.46%的男性城市居民认为十分重要。另外,1.54%的男性城市居民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不那么重要,而女性城市居民在这一选项中所占的比例为0%。针对了解公共安全知识的问题,庐阳区的李奶奶表示:“我基本上都是和晚上一起跳舞的这些老太太在路上聊这些事,我老伴就不愿意说这些,他总说这些东西都没什么用。”基于此数据,笔者认为女性城市居民对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略高于男性城市居民。
(2)男性城市居民对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评价高于女性城市居民。在调查获得的数据中,58.46%的男性城市居民认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比较高甚至十分高,而如此评价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女性城市居民只有38.79%。认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一般的调查对象中,男性城市居民中有37.69%,而女性城市居民则达到了51.52%。另外,9.7%的女性城市居民认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比较低,还有待提高,而男性城市居民中只有3.85%的人如此认为。这些数据均说明了男性城市居民相较于女性对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评价更高。
(3)男性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低于女性城市居民。男性城市居民在公共安全意识总加量表中平均每题的得分为3.91,而女性城市居民的平均得分为3.99。据此可以得出结论:男性城市居民比女性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要低。
2.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年龄差异分析。
以社会和事业标准来划分青年年龄,总体青年年龄的过渡期限,可把握在14岁至40岁之间。[2]笔者依据此年龄划分标准,将城市居民划分为40岁以上和40岁以下(包含40岁)两个部分进行分析。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在家庭中更多的扮演家长的角色,在维护家庭稳定方面负有更大的责任,再加上生活阅历相对丰富,其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以及对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均要高于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
(1)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对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高于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91.63%的年龄为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性,其中52.85%认为十分重要;与此同时,有93.75%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认为十分重要的则达到了65.62%。另外,8.36%的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要程度一般或不那么重要,而如此认为的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则只有6.24%。这些数据均说明了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对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高于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
(2)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对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评价高于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调查数据显示,45.24%的年龄为40岁以下(包含40岁)城市居民认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比较高甚至十分高,其中认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十分高的有8.37%;而认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比较高甚至十分高的年龄为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则有65.63%,其中认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十分高的更是达到了18.75%。与此同时,7.6%的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认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不高,还有待提高,而如此评价自己的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的比例仅为3.12%。关于评价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问题,蜀山区的在校大学生小方告诉调查员:“我觉得我爸妈和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对这些事情(公共安全相关知识)都比较了解,我和身边的同学们可能就没有他们知道的多。”基于以上数据,笔者得出了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对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评价高于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的结论。
(3)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高于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在公共安全意识总价量表中平均每题的得分为4.00,高于总体平均分,而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的平均得分为3.95,低于总体平均分。此数据表明,40岁以上的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高于40岁以下(包含40岁)的城市居民。
3.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文化程度差异分析。
长久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但由于不同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对于提高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事实并非完全如大家所想。
(1)不同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对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同。在此次的调查对象中,文化程度为研究生或博士的城市居民均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与此同时,6.49%的文化程度为本科的城市居民认为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不重要或只有一般的重要程度,在文化程度为大专的城市居民中,这一比例上升到11.9%,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城市居民的比例为16.66%,而只有4.26%的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的城市居民这样认为,比例低于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以及大专和本科的城市居民。据此可知,文化程度为研究生或博士的城市居民对增强自身的公共安全意识最为重视,其次是文化程度为大专的城市居民,而最不重视增强自身公共安全意识的是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城市居民。
(2)高中或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对城市居民整体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评价高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只有13.3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和9.57%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认为城市居民整体公共安全意识水平仍有待提高,而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城市居民持同样态度的均达到了19%以上。
4.城市居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收入差异分析。
根据2014年1月14日发布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皖政办〔2013〕22号),[3]自2013年7月1日起,合肥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260元。此次的调查也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衡量收入的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月收入低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在公共安全意识总加量表中平均每题的得分为4.15,而月收入高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的平均得分为4.19。月收入低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中,58.97%的居民认为自己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一般或有待提高,而如此评价自己的月收入高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比例为51.56%。只有2.56%月收入低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认为增强自身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要程度一般,认为不重要的为0%,而有8.20%的月收入高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认为其重要程度一般,认为其不重要的则为0.78%。
由此可见,月收入低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相较于月收入高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对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水平的评价更低,对增强自身公共安全意识更为重视。也正因此,虽然月收入低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面对公共安全事件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但他们的公共安全意识水平与月收入高于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居民的差距并不大。
三 思考与结论
城市居民对待不同方面的公共安全问题时的意识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方面的意识水平要高于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方面的公共安全问题大多是突发性的,而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的问题则多为日常性的。目前,涉及每一个人的日常性安全问题,反而因其大众化色彩就淡化了其危害性,不那么受人重视了,因为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避险。相反,突发性的,危害性不确定的,更少人受害的安全问题却受到了足够的重视。[4]因而,要加大对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方面公共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城市居民对日常性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城市居民大多愿意了解并学习公共安全方面的知识,但能够及时付诸行动,做到知行合一的较少。这一方面体现了城市居民仍对公共安全事件抱有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现阶段的宣传教育不够灵活多样,不重视实效性。针对这种现象,首先,我们要调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性进行大力的宣传,使城市居民不再对公共安全事件抱有侥幸心理。其次,在宣传教育方面要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可以建立公共安全教育基地,让民众亲身感受灾难发生的环境,模拟灾难发生时自救、互救的过程等。[5]与此同时,要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开展更多高效、耗时短的演习,方便城市居民参加的同时使其能够更为深刻地掌握与公共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受其自身素质、生活环境的影响,具有性别、文化、年龄、收入等四个方面的差异。因而,在对与公共安全相关的知识进行宣传教育时要根据城市居民在不同方面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灵活应对。普及公共安全知识让公共安全知识走向亿万公众,应该根据不同的受众人群采用不同的形式,多种渠道进行。[6]
[1]马祥林,王天桥.制止家庭暴力实现男女平等男性须先行[J].昆明学院学报,2010(04).
[2]李光奇.“青年”年龄划分标准管见[J].青年研究,1994(05).
[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皖政办〔2013〕22号)[EB/OL].http://www.ah.gov.cn/UserData/DocHtml/1/2014/1/14/3929471642777.html,2014-01-14.
[4]李彤.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3).
[5]顾林生,韩敏,陈志芬.我国公共安全教育现状研究[J].中国应急管理,2008(10).
[6]蔡少铿.关于公共安全教育的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0).
An Investigation of Urban Residents’Public Safety Awareness
Liang Dandan,Zhang Li,Li Su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Anhui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601,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public safety incidents have happened very frequently,and has caused many adverse effects on the resid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safety awareness of urban residents,taking Hefei city as an example,with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method,the paper analyzed the public safety awareness of the city residents and it argued that the public safety awareness of the city residents are different.The city residents are willing to learn the knowledge of public safety,but there are fewer residents can put into action in time.
public safety awareness;city residents;Hefei city
C91
A
1672-6758(2015)10-0045-4
(责任编辑:宋瑞斌)
梁丹丹,学生,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
安徽大学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城市居民安全意识调查与分析”(编号:S01214024,指导老师:汤夺先博士)。
Class No.:C91Document Ma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