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以宁夏西吉县为例

2015-12-13李永峰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西吉县农牧民全民

李永峰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 宁夏银川 750021)

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以宁夏西吉县为例

李永峰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 宁夏银川 750021)

全民阅读是传承文明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必要途径。西吉县是宁夏西海固地区第一大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县,通过对宁夏西吉县全民阅读现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为推进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推广的策略研究提供依据。

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策略;研究

一、引 言

全民阅读是传承文明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必要途径。自201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国国民的阅读状况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阅读状况还不是很乐观[1]。那么,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笔者带着这个问题选取了西北地区的宁夏西吉县为代表进行了调查。

二、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偏僻,经济落后,信息不畅。西吉县是西北西海固地区第一大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全县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现辖3镇16乡,306个行政村,4个居民小组,19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8万人,其中回族28.76万人,占56.6%。笔者选取西吉县12周岁以上的600名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中的工人、农牧民、干部、个体工商户、学生等分5个阅读群体为调查对象,其文化程度有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见表1)。本次调查主要采取抽样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0份,回收率为97%。

本研究通过对宁夏西吉县全民阅读现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为推进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策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项目及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本文选取了问卷中的读者阅读认知、读者阅读目的和动机、读者阅读方式和影响读者阅读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直观显示西吉县全民阅读的实际情况。

1、读者阅读认知

表2:读者阅读认知(单位:%)

调查显示,60.2%的读者认为阅读对个人影响很大,30.4%的读者认为阅读对个人影响一般,而9.4%的读者认为阅读对个人没影响。认为阅读对个人有影响的达到90.6%。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重视阅读的读者越来越多,呈逐步上升趋势,读者对阅读的评价指数也越来越高,大众参与阅读的势头越来越好。有70.3%的读者认为阅读对社会发展很重要,有21.1%的读者认为有一些作用,也就是说认为阅读非常重要的达到91.4%,认为阅读对社会发展不重要或可有可无的只占8.6%。这反映了西吉县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取得的积极成效(见表2)。

2、读者阅读目的与动机(见表3)

表3:读者阅读目的和动机(单位:%)

从年龄看,12-20岁年龄段的读者群体选择以文化教育、农牧业知识、致富技能、娱乐休闲、法律知识为主,21-40岁年龄段的读者群体选择以投资理财、娱乐休闲、文化教育、致富技能、农牧业知识为主,41-60岁年龄段的读者群体选择以投资理财、娱乐休闲、农牧业知识、致富技能、文化教育为主,61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读者群体选择以娱乐休闲、健康知识、致富技能、农牧业知识、法律知识为主。

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读者群体以娱乐休闲、致富技能、法律知识、健康知识、农牧业知识为主,高中(中专)文化程度读者群体选择以娱乐休闲、致富技能、农牧业知识、法律知识、文化教育为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读者群体选择以娱乐休闲、致富技能、法律知识、文化教育、农牧业知识为主。

调查显示,无论从年龄看,还是从文化程度看,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的阅读目的和动机总体上是以开阔眼界、休闲娱乐为主,但是,他们看书阅报的愿望和掌握发家致富知识技能的愿望还是比较强烈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步增强。

3、读者阅读方式(见表4)

表4:读者阅读方式(单位:%)

从年龄看,21-40岁年龄段的读者阅读群体,选择数字化阅读比例最高,占34.6%;而61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读者阅读群体,选择纸质阅读比例最

高,占91%。

从学历看,大专及以上年龄段的读者阅读群体选择数字化阅读比例最高,占61.5%;初中及以下读者群体选择纸质阅读比例最高,占66.6%。

4、影响阅读的原因

从年龄看,对于没有更多时间阅读的原因,中青年读者群体和61岁及以上读者群体的选择不同。一方面,61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读者群体,选择“工作学习太忙”比率低,仅占11.6%,选择“家务太多”比率高,达到39.8%;而12-20岁年龄段的读者群体的选择分别是84.9%和15.2%;另一方面,西吉县很多地方山大沟深,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有些地方半农半牧,有些地方完全以放牧为主,他们长期生活在山沟里和大草原上,绝大多数人没上过学,基本上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对读书学习的认识不明确,交通也十分不便,这也是影响阅读的一个主要因素(见表5)。

表5:影响阅读的原因(单位:%)

(三)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调查数据及分析表明,随着国家对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对阅读的重要性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从阅读目的和动机看,增加知识和提高致富技能以及娱乐休闲成为读者阅读的主要目的。从获取的信息内容看,在读者利用各类媒介了解的各种信息中,表现出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日常生活的多元和丰富。从数据上看,城镇居民和农牧民阅读方式不断变化,在注重传统(纸质)阅读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网络阅读,在时间分配的选择上“网络阅读”、“纸质阅读”,数字化传播对城镇居民和农牧民阅读的影响深刻。但同时也表明,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发展的速度缓慢,除了受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之外,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阅读基础设施薄弱、条件落后。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乡镇没有正式的图书馆(室),许多中小学校图书馆馆建设面积小、文献信息资源严重缺乏、阅览桌椅紧张等,阅读环境相当差。

其次,阅读意识不强、观念落后。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地方还是半农半牧状态,还有一些地方以放牧为主,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大多数家长没接受过教育,对读书学习的价值认识不明确,对孩子的读书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

再次,经费匮乏,均衡阅读难于实现。由于地广人稀,地方差异很大,虽然国家在文化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但是经费仍然不足,很多地方全民阅读工作发展不平衡,很难实现均衡阅读。

最后,阅读推广队伍和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力量薄弱。很多乡镇图书馆(室)管理服务人员一个人同时兼任多项工作,很多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也是一个人同时担任多个班级多课程教学任务。同时,绝大多数管理服务人员都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是“门外汉”。

三、推进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的对策

(一)政府要加大投入,发挥主导作用

解决少数民族全民阅读问题关键在于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大推进全民阅读经费投入。政府不仅要考虑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实际,还要照顾民族特点和当地人口分布,加大全民阅读经费投入,加强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图书馆(站)建设,开发少数民族的地方文化,走出符合民族特色全民阅读的路子。对部分阅读基础差的山区和牧区应重点扶持,促进地区间全民阅读工作的平衡发展。二是要着力构建以县农村阅读推广中心为龙头,以区域农村阅读推广中心站为桥梁,以行政村阅读推广协会、自然村阅读示范户为载体的四级农村阅读推广服务网络。三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阅读推广队伍建设和图书馆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不断引进人才,全面实施培训,培养具有当地特色的阅读推广人员和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并努力改善阅读推广人员和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确保阅读推广队伍和图书馆管理服务队伍稳定。

(二)合理布局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优化民族阅

读结构

要结合西北民族地区的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实际情况,采取点多规模小的策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文化基础设施且布点不能远离人群集中区,方便大众阅读[1]。在农村,对小村庄进行重组,优化共享阅读资源,拓展公共阅读空间,着力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大书屋工程、流动图书馆(站)建设。在半农半牧的地方和牧区,应设立流动书车或建立流动图书馆(站)等。在城镇社区,延伸社会阅读网络。进一步优化民族阅读结构。一要吸引和鼓励各种类型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民族地区全民阅读的发展中来,加大民族地区全民阅读工作的开放力度,改善其文化阅读设施以及阅读资源有限的现状;二要支持民族地区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力量到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文化阅读设施,兴办文化产业;三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少数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的作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多数具有宗教信仰,借助他们的支持、帮助加强文化建设,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四要吸引民族地区内外的民间资金为全民阅读工作服务;五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学手段,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水平和阅读能力。

(三)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化的文献馆藏体系

在政府主导下,构建市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大书屋)——草原牧区流动图书馆(站)——家庭藏书室和高校图书馆——中学图书馆——小学图书室的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两条线并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格局[1],实现资源共享,纸质图书实现通借通还。加快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利用数字图书馆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易于共享等优点,克服西北民族地区因客观地理环境所造成的阅读障碍。加强民族地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倾向,制订馆藏策略,调整馆藏结构,注重采集位居城镇居民和农牧民读者最需要信息前五位的娱乐休闲、致富技能、法律知识、文化教育、农牧业知识类文献和民族地方文献,形成科学合理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化的文献馆藏体系。

(四)提供人性化的全民阅读指导服务

根据不同读者的文化层次、年龄、性别等情况,研究分析读者的类型,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动机,分类定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读者群体阅读目的多元化需求,以书为媒,突出小型化、经常化、精品化、亲情化、自主化的特点,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引领读者读书[2]。在城镇,可通过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沙龙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阅读活动;在农村,可利用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大书屋等基地开展科普知识的阅读讲座、历史典故的咨询讲解、展览等活动[1];在草原牧区,可以通过流动书车或流动图书馆(站)定期送书到牧区,开展畜牧科普知识阅读讲座,进行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同时要对通过读书运用所学知识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宣传报道,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在生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并逐步形成阅读的愿意,直至形成阅读的饥饿感[3],让农村和牧区的群众亲眼看到读书带来的好处,形成示范效应,深刻体会到阅读在其提高文化素养、改善生活品质、培养下一代中的作用[4]。

总之,加强西北民族地区全民阅读工作,要立足地区实情,民族特色,创新思路探索出适合本民族地区全民阅读的有效途径[1]。

[1]王月娥.西部民族地区大众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1(19).

[2]王惠明.图书馆创建“青少年阅读、科技、创意实践园”的构想[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6).

[3]范并思.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5).

[4]赵媛,刘海燕.中国乡村图书馆路在何方——基于对和顺图书馆的考察[J].图书馆建设,2014(8).

[责任编辑 徐东明]

[校 对 康桂芳]

G259.27

A

1003-8388(2015)02-0147-04

2015-02-20

李永峰(1959-),男,宁夏银川人,现为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与情报。

猜你喜欢

西吉县农牧民全民
全民·爱·阅读
山西吉县:建设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山顶上的足球场》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可持续全民医保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西吉县实施胡麻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