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中人吃面

2015-12-13刘周社李永娣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岐山汤碗臊子

文/刘周社 李永娣

关中人吃面

文/刘周社李永娣

关中人活得有滋味,男人讲吃面,女人讲做面。关中人吃面最讲究的要数岐山人。在岐山人眼里,面中学问大、历史长、文化深。一碗臊子面连接着天与地、人与神、生者与逝者,故此地有一习俗叫“泼汤”。凡吃臊子面,第一碗面先端出院子泼汤祭天神,再在土地堂前泼汤祭地神,三在灶王爷前泼汤敬家神,最后在祖案前泼汤并献饭祭先祖。安顿好诸神及先祖,按先长后幼、先男后女的顺序吃起。过年走亲戚,晚辈先去拜长辈,俗称“纳礼”,很隆重,礼品便是两把挂面。

岐山臊子面是岐山人饮食中的第一品牌,有九字真言: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喜事办得红火不红火,客人招待得好不好,先要问面吃得咋样。

岐山有风俗:迎亲时,丈母娘要给女婿做一碗荷包蛋面,这碗面里五味俱全,是丈母娘给女婿的下马威。面是由小姨子或家中的嫂子端给女婿的。小姨子或嫂子更厉害,狠着心往碗里放盐、放醋、放辣子,算是见面礼。新女婿一见面端上来,头先大了,恨不得趴下磕响头,乞求放他一马。但这是规矩,娘家人要见识一下新女婿的出息。吃得了苦、受得了罪才算个男人,日后才能有指望,媳妇才能享福。于是,新女婿硬着头皮吃,吃得龇牙咧嘴,冷汗加热汗,红脸变白脸,肚子里翻江倒海。一碗面下肚,已领教了娘家人的厉害,从此大半成了“妻管严”。

岐山人吃面最红火、最讲究的要数流水席。无论谁家办红白喜事,总是一村人全出动。妇女们忙锅灶,择菜下面;小伙子们当劳客,端菜上饭;中壮年立席,调度指挥;老年人热酒熬茶……天麻麻亮,吃面的流水席就开了。几十张八仙桌,一两百人同时开吃!面是一口香,只吃不喝汤,吃不到两三碗不丢手。汤碗像游龙,在锅灶与席口间流动。劳客们忙得脸上是汗,头上腾腾地冒热气,脚步像穿花,一个比一个利索、精神。坐席的宾客走一拨来一拨,一直吃到大晌午。臊子汤的讲究不少:汤要热,调上好的醋,酸而香,吃罢舌尖回甘;油要汪,汪到一口吹不透,碗里热气冒不出。汤锅哗哗地滚着,越滚汤味越香醇。汤上的漂菜是切碎了的蒜苗或葱花,还有切成小菱形的鸡蛋薄饼。碗底菜更丰富,黄花菜、木耳、胡萝卜丁、豆腐丁,时令菜如蒜薹、笋子、西葫芦随季加减。菜讲五色,一色都不能少—黑木耳、白豆腐寓意黑白分明;胡萝卜、红辣子显露日子红火;金黄的鸡蛋饼寄望尊贵;绿的漂菜在碗上,寓意家兴业旺、生机勃发。会吃臊子面的人,往往等坐了三四拨才入席,这时汤味渐入佳境,汤碗一到,席间先香了。待动得筷子,口齿间是蚀骨迷神的异香,酸是酸的神,辣是辣的韵,难以言传,只泛称“酸辣香”。吃不惯酸辣味的人,这时也成了老饕,吃得忘了吃相。这时的汤又被称作“神仙汤”,端起碗来,心先醉了。

流水席的回锅汤大有来头,传说起始于周文王。文王初年,渭河中一蛟龙(当为巨蟒)不时作孽,在河则浊浪蔽日,上岸则毁村吞人,搅扰得民不聊生。周文王率众八千,历时三月剿杀了恶龙。祭天之后,周文王思谋:周室仁德治世,礼贤下士,积善修德,和悦百姓,使生产发展,使诸侯归附,现在这蛟龙是众志成城的战利品,自当上下同心有福共享。于是,周文王命人将龙肉做成几大锅臊子汤,按上下长幼的顺序吃蛟龙汤面。先吃者不得喝汤,以确保后吃者也能品尝到鲜美的龙肉臊子汤。汤锅整整滚了三天三夜,一拨吃罢,另一拨又欣喜地端起了碗。一锅同心饭,上下长幼吃得有滋有味。上者留给下者的是仁德与尊严,长者留给幼者的是关怀与仁爱。在下者、幼者看来,又觉得生逢其时,吃的是福!这锅饭吃出了上下同德、天下归心,显示出了周室的圣王气象。

(邹家昌摘自《分忧》)

猜你喜欢

岐山汤碗臊子
端汤达人
“一碗面”里装了多少“经济学”?——岐山VS化隆:产业效益取决于产业“烹饪”
怎样算“碗”数
汤还是热的
岐山臊子面,酸辣味美馋死人
岐山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猪妈妈摆餐
揭阳·黄岐山
陇东臊子面
这也是一道风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