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思维 多方关注

2015-12-12田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素养培训

田红

一、 “国人‘话都不会说了”的警示

一天清晨,打开刚刚送到的《现代快报》,一个加黑的标题,猛地跳进眼帘:“国人‘话都不会说了”,字号特大。我大吃一惊!再定神一看,标题右侧,附了一张大幅照片:一个小学生正捧着语文课本,全神贯注地在张开嘴巴朗读着课文。怎么回事?我迫不及待地看报道内容——

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0年度中国语言生活报告。报告中提到“学生汉语能力正在退化……需要引起关注”。一项对首都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学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测试结果不容乐观。

看着看着,不禁联想到,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生的“汉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于是,一串串实际调查的数据,又一次跳到了眼前,真是有点“不寒而栗”……这时,再回眸《现代快报》右上方的照片。我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这位记者太高明了!把国人“话都不会说了”与小学生的朗读课文直接联系起来,形象、深刻,真是用心良苦!

出声的朗读,是口语表达的基础,是“提高口才的基础”,这是生活中众所周知的常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毋庸赘言。在这一点上,难道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健忘”了吗?!

《国人‘话都不会说了》——给我们敲响警钟!

诵读(朗诵),是中华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它虽然“不是什么新东西”,但是,今天社会的发展需要它。学生今天的学习、成长和他们将来的工作、发展都离不开它,朗读的多元价值和能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同志所认同。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就像“家常便饭”,天天要“吃”,让学生把这种“家常便饭”“吃饱”“吃好”,本是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应有之义。

朗读教学应该提高到应有的位置,轻视不得,忽视不得。否则,当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连“话都不会说了”,我们不感到“于心有愧”吗?!

二、 一线语文教师“诉说委屈”的启发

一次难得的机会,参加某校语文课堂教学的专题研讨会。围绕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教学问题,大家纷纷发言:“课堂上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太少了。”“让学生站起来朗读,老师根本听不出问题所在。”“学生朗读有困难,老师应该示范一下。”……大家发言的过程中,主持人插话:“大家的意见很好。看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老师朗读的基本功还很欠缺。”话音刚落,一位老师要求发言,他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但听了你们的意见,我心里感到怪委屈的。”主持人一听说“委屈”,有点诧异,问道:“那请你说说,为什么感到委屈?”“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既然朗读教学这么重要,那为什么我们在师范院校学习,什么《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回想整整四年时间,没提到过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这一回事?再说,走上工作岗位,转眼间好几年了。市、区都有教师培训机构,都有教研室,怎么没有关于朗读教学的专题培训和教研活动呢?”话音刚落,立马又补充了一句:“今天,你们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真的,心里不是个滋味!”

这位老师发言的时候,我注意观察在场的很多老师频频点头,有的还悄悄地拍手。

听着这位老师“诉说委屈”的肺腑之言,看着现场老师们的反应,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1. 当前语文课堂上忽视朗读教学的情况的确非常严重。其直接的原因很明显——教师朗读素养的严重欠缺。许多调查表明:语文教师队伍中,朗读时“张不开口,发不出声”的情况非常普遍,更谈不上课堂上指导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有效提高语文教师朗读素养,落实《课标》中有关朗读教学要求,这是关键。

2. “水有源,树有根。”我们再追问一下:形成语文教师忽视朗读、朗读素养严重缺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它与上级教研部门、教师专业培训部门、教育行政的相关部门,以及师范院校的教育都有关系。这些相关部门和单位都“脱不了干系”。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这个角度说,一线的语文教师的那种“委屈”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们认为:要想有效提升语文教师朗读素养,决不能“就事论事”,必须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共同关注,协同助力,“‘源‘流兼顾”“综合施治”,方能收效。

三、 多方关注,协同助力,有效提升教师朗读素养

1. 对学校一线语文教师和分管语文领导的建议

一线语文教师的朗读素养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要从自己情况出发,认真“补”好朗读这一课。根据部分学校的经验,有这样一些做法可参考:

(1) 学校提供有关朗读教学方面的书籍,供教师自学。

(2)向名师请教:包括请有关专业同志进行培训,观看、聆听名人的有关电子资料。

(3) 发挥团队作用,互教互学。

(4) 学校适当举行朗读比赛活动。

(5) 提倡“‘开口备课,备课必备朗读”,这种方法最可行、有效。

(6) 学校还要探索学生朗读能力测评的方法,逐步形成制度,这是不容易忽视的一环。

(7) 学校要把提高语文教师朗读素养纳入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作为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 重要措施,落实到位。

2. 对各级教学研究部门的希望

各级教研部门分管语文的教研员,直接面对基层学校,他们的工作至关重要。建议一段时期内对朗读教学给予重点的关注,教研活动紧紧围绕教材和教法这个重点,深入课堂调查研究,发现先进典型,找出普遍存在的共同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教学观摩活动,推广成功的经验,解决存在问题。

3. 对教师专业培训单位的期待

为了加强教师专业的培训,一般地说,省、市、区都设有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其任务很明确。这里要指出的是:小学语文是一个基础性学科,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教师培训牵涉到的方面比较多,朗读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作为重点,系统安排,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培训要列入教师专业考核内容,建立必要的考核制度。有条件的单位,应该创编培训教材,以便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4. 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单位的提议

(1) 招聘教师,要把朗读能力列为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把好教师进口关”。如举行招聘考试,除书面笔试,必须加面试和“动口”的朗读能力的考试。

(2)平时到学校巡视、检查、督导,调研、评估学校教学质量时,语文学科,除了书面动笔的检测,必须有朗读能力的测评。

5. 对师范院校的期望

师范院校的学生分配到学校,都直接担任教学工作,一届又一届。他们的语文应用水平如何,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长远地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中国人的语言生活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发展,师范院校应该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有这样的担当。

具体地说,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面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让师范生能“学以致用”。要注重培养师范生语言的应用能力,强化相关的专业设置,以致于把像朗读这种基本能力列为公共必修课内容,我们认为这都是必须的。

无疑,从“源头”抓起,乃为“治本”之策,未来的教师就不会有上述的“委屈”之怨了。

说一千,道一万。系统思维,多方关注,协同助力,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师朗读素养,落实《课标》中朗读教学要求,乃当务之急。

警钟响起了,思想认识到位了,多方关注,合作攻关,我们深信:当下课堂上忽视朗读——这一潜在“危机”悄然蔓延的状况,必能尽快得到改变。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素养培训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