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2015-12-12李瑞元
李瑞元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64排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骨关节外伤患者共134例,对这134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使用三维表面重建进行图像处理,与X平片相比较。 结果 X平片、轴位图像、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表面遮盖法(SSD)关于各类骨关节外伤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4.63%、95.52%、100%、88.06%、79.10%,其中MPR检出率高于其他检查方法(P<0.05),X线平片检出率最低;X平片与MPR、CT轴位图像、VR、SSD相比较,其漏诊率及误诊率均高于MPR、CT轴位图像、VR、SSD(P<0.05)64排螺旋CT能够清楚显示出骨关节内部细节的情况、内部骨折线、骨碎片等。 结论 64排螺旋CT检查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能及时掌控骨关节外伤的形态变化,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临床治疗,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64排螺旋CT;骨关节外伤;诊断
[中图分类号] R81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9-18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64 slice spiral CT in diagnosis of bone and joint trauma. Methods 13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rauma of bones and joi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February, 2015. They were used by 64 slice spiral CT examination, and the use of 3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for image processing, and X-ray plain film. Results The flat, axial images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volume rendering (VR) and surface cover (SSD) on all kinds of trauma of bone and joint total detection rate was 74.63% and 95.52%, 100% and 88.06%, 79.10% respectively, including MPR detection ra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examination methods (P<0.05), X-ray detection rate is the lowest; 64 slice spiral CT can clearly show the internal details of bones and joints, internal fracture line, bone fragments. Conclusion The 64 slice spiral CT has good diagnostic effect, can control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bone joint traum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mage, and can help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64 slice spiral CT; Bone joint trauma; Diagnosis
骨关节外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骨折类型[1]。近年来,骨关节外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2]。影像学是骨关节外伤诊断的关键,以往通常使用X线对患者骨关节进行照射,主要是确定患者是否有骨折或者脱位等发生、了解骨折脱位等详情、在X线监视下对患者进行复位治疗,并且检查愈合情况[3]。但这种检查方法不易查出微小、隐藏性骨折以及一些结构复杂无法进行拍摄的情况,造成错诊、漏诊发生。目前,64排螺旋CT具有全新扫描系统,已进入容积CT世界,是CT技术上的一大创新。64排螺旋CT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多方位、多角度、清晰立体的骨关节图像,且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处理强大等优势[4]。我院通过使用64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诊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34例骨关节外伤患者,其中包含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53例,患者年龄在19~73岁,平均(41.0±8.9)岁。所有患者中包含高出摔伤38例,出车祸致伤的72例,其他原因致伤的24例,其中骨折部位在髋关节有11例、肘关节33例、膝关节17例、脊柱22例、肩关节16例、踝关节35例。临床特征:所有患者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疼痛、身体局部肿胀、活动受到限制及关节变形等。
1.2 方法
CT机器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VCT型64排螺旋CT机,图像重建使用GE公司 AW volumeshare工作站进行。CT机扫描参数电压为120kV,电流设置为120 ~ 180 mA,球管旋转时间设置为0.6s/r,重建层、自动螺距的厚度间隔为0.625mm,扫描范围为身体关节各骨,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传输入至AW volumeshare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重建方法包含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表面遮盖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平面重建(MPR)重点观察患者骨内部关节面、骨折线等是否受累,表面遮盖法(SSD)则重点观察表面是否改变形态,碎骨片移位和关节脱位情况,整个过程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扫描并且分析数据。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64排螺旋CT与X线平片图像质量比较根据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制度及标准量进行[5],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依照相关标准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
漏诊率=漏诊总人数/总诊断人数(%)。
误诊率=数误诊总人数/总诊断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4排螺旋CT与X平片检查下各类骨关节外伤检出率的比较
X平片、轴位图像、MPR、VR、SSD关于各类骨关节外伤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4.63%、95.52%、100%、88.06%、79.10%,其中MPR检出率高于其他检查方法(P<0.05),X线平片检出率最低。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不同影响学下骨关节漏诊率及误诊率比较
MPR漏诊及误诊为0、0例;CT轴位图像漏诊、误诊分别为3、3例,漏诊率及误诊率为2.24%;VR漏诊6例(4.48%),误诊10例(7.46%),SSD漏诊11例(8.21%),误诊17例(12.69%),X平片漏诊13例(9.70%),误诊19例(14.18%)。X平片与MPR、CT轴位图像、VR、SSD相比较,其漏诊率及误诊率均高于MPR、CT轴位图像、VR、SSD(P<0.05)。
2.3 64排螺旋CT与X线平片图像质量比较分析
VR和SSD能清晰、立体的显示出患者骨折线的长度、形态、及骨表面碎片形状,范围和大小,但是对于关节内部细节的情况、内部骨折线、骨碎片等显示效果不佳。而MPR能清楚全方位、多角度显示出骨表面骨内部的骨折线、关节内部细节及位移情况。
3 讨论
骨关节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情较复杂,不易治愈,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骨关节外伤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效果各有差别,该病的治疗首要关键是要明确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根据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主要诊断方法有X线诊断和多排螺旋诊断。X线照射检查,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但是它不能全面清晰的反应骨关节情况,由于骨关节具有复杂性,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我院研究发现,X照射检查检出率为74.63%,低于轴位图像(95.52%)、MPR(100%)、VR(88.06%)、SSD(79.10%)。关于其漏诊率及误诊率,研究显示X平片漏诊13例(9.70%),误诊19例(14.18%),高于MPR、CT轴位图像、VR、SSD。它不能显示出所有骨折,也无法显示出清晰立体的图像和骨折内部的结构形态,这与我院研究结果相似。若重大事故所造成的骨折患者,由于其生命体征较弱,且短时间内无法维持稳定,这时候采用X线照射检查,对患者进行体位的及角度的调整,反复搬动,很容易使误诊率上升[6]。
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64排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且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7]。由于图形的扫描条件与重建有密切关系,这决定了采集图像的速度和质量[8]。64排螺旋CT具有全景、无失真的重建优势,使图像分辨率避免了扫描条件的制约,在扫描中能获得高质量,清晰度优良的图像[9]。MPR可对骨折线走向、形态、位置、骨折程度及类型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10]。我院研究发现,MRP在各类骨折中检出率为100%,高于VR、SSD及X平片,可见其诊断全面,能有效准确检查出各类骨外伤。SSD立体感较好,具有灵活性[11],能良好的解释轴位CT所显示的骨折类型和复杂的骨折线。与X平片相比较,64排螺旋CT中VR和SSD能清晰、立体的显示出患者骨折线的长度、形态、及骨表面碎片形状,范围和大小,但是对于关节内部细节的情况、内部骨折线、骨碎片等显示效果不佳。而MPR能清楚全方位、多角度显示出骨表面骨内部的骨折线、关节内部细节及位移情况。由此可见,64排螺旋CT下扫描技术可提高诊断率。
与常规单层螺旋CT相比较,64排螺旋CT具有如下优点:(1)具有更快的扫描速度,120KV高压发电器匹配V8大力神球管,800mA峰值输出,能够满足高速扫描要求,Lightspeed VCT型64排螺旋CT机扫描速度可达0.35s/r,分辨率达到44ms,实现了全身性快速的扫描[12]。(2)重建图像立体清晰,64排容积探测高达58368个探测器单元,能获取高精准度高质量图像,图像精准度达到0.30mm,对病变血管进行全方位细节观察,具有灵活性,让医生对患者病变一目了然[13]。(3)辐射量低,可对不同关节,不同程度部位检查进行X线剂量调节,尽量减少患者在检查中所接受的辐射量。
关于64排螺旋CT在各类骨折中的应用:在髋关节骨折中,64排螺旋CT进行快速扫描,无须变换体位,CT能清晰反映出髋臼,通过计算机处理,将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14],隐去无关部位,可以获取目标骨关节图像,对患者该关节损伤情况全面了解。三维图像能多方位显示骨折情况,任意调节观察角度,清晰显示出骨折移位、骨折线走向、骨折部位体积、形状等[15-16]。在脊柱骨折中,它能对患者进行全部无间段容积扫描,可任意角度椎体重建,得到层次分明的三维视图,显示脊椎解剖情况,64排螺旋CT下0.5mm薄层扫描,使脊柱高分辨率扫描趋于常规,对X,Y,Z轴同向性扫描,是脊柱图像重建时边缘光整且无失真,我院研究也显示64排螺旋CT能100%诊断出椎体骨折。在骨盆骨折中,由于该类骨折受外力影响,骨折移位会刺破相临脏器,造成出血,加重病情,64排螺旋CT能快速完成扫描,节约诊断时间,它能分析不规则的骨盆结构,显示复杂的骨折线。其三维重建技术是利用表面轮廓的重建对CT扫描数据进行处理,以不同颜色灰度测量密度,形成清晰立体的三维图像,从而更全面了解骨折类型,对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endprint
[参考文献]
[1] 孙晶,李晓,赵涛,等.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35(12):121-123.
[2] 刘学明,刘树华.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踝关节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6):89-91.
[3] 冯少仁,胡银华,付海洪,等.膝关节应力性骨折的X线平片与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 (12):1910-1914.
[4] 高颖,邢巍巍,马培如,等.多排螺旋CT影像定量测量与中耳手术相关解剖结构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2,40(10):1005-1008.
[5] 唐刚,张勤慧.X线平片和CT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2,38(22):2727-2728.
[6] 唐芳根,金丹,黎健伟,等.数字化重建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型中的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1):1671-1674.
[7] 陈芳妮,李绍林,张锐,等.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突关节病变的 MSCT 和 MRI 诊断[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12(7):713-717.
[8] 骆岩红.CT图像重建滤波反投影算法中指数滤波器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4,41(31):220-223.
[9] 顾国华,吴晓,黄小燕,等.多排螺旋CT血管重建对腹部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5,37(1):90-92.
[10] 翟美玲,叶薇,钱占华,等.多层 CT 多平面重组在寰枢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1(1):232-233.
[11] 王予生,过哲,李端端,等.定量CT腰椎骨密度测量的低剂量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992-995.
[12] 张森,杜湘珂,张健,等.多层螺旋CT评价脊柱融合模型成骨过程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6):424-426,430.
[13] 王新增,胡广书,张辉,等.基于CAN总线的多排螺旋CT控制系统设计[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3,26(4):308-311.
[14] 于京隔,刘鹏涛,刘延军,等.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10):1499-1502.
[15] 沈卫忠.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3,19(3):256-259.
[16] 薛树琼.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8):4114.
(收稿日期:2015-06-02)endprint